中央电视台中国通史纪录片敦煌音频第49集(解说)
公元1006年,这座戈壁上的城市再次被恐怖笼罩。新疆和中亚的黑可汗王朝占领于阗王国后,可能会继续向东推进。消息传来,饱受战乱之苦的三界寺僧人意识到又一场灾难即将来临,纷纷出门逃难。就在逃亡之前,他们把所有不方便的卷轴、文件、刺绣画、器皿等都藏了起来。进了这个小山洞,然后用泥墙和彩绘壁画把它封住,让一切看起来都无影无踪。三十年后,信奉佛教的西夏王朝终于占领了这座城市。然而,由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这次出逃的僧人再也没有回去过,这个藏有书籍和文献的神秘洞穴成为了千百年来的秘密。
900多年过去了,1900初夏的一天,一个普通的湖北老道士偶然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山洞。当洞穴中的这些文物宝藏被重新发现时,这座几乎被遗忘的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终于告别了千年的沉寂,重新获得了世人的关注。它曾经的辉煌仍在逐渐清晰生动。
《时越居敦煌祁连之间》和《史记·大宛列传》中的这段话,是对敦煌地名的最早记载。后人解释敦煌的含义,即敦、达、黄、盛。战国时期,强大的越人吞并了羌人,秦末又赶走了当地的乌孙人。从此,越人成为敦煌和河西地区的主人。但是,没有永远的强者。公元前209年,崛起的匈奴打败越人,成为这里的新主人,不断入侵汉朝边境。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试图联络岳家攻打匈奴。但此时岳家不悦,张骞只得空手而归,张骞却有了意外的收获。他将向汉武帝提交一份关于这13年任务经历的报告。这份报告成为汉武帝用兵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重要参考。
郑炳林:当时汉武帝攻打匈奴,也就是匈奴和羌人合并之后。河西走廊被占领后,汉政府与世界联系的窗口路线被完全阻断。他别无选择,只能打破匈奴和羌人形成的包围圈与世界联系。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一个很有才华的伟人,派了一个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河西。结果霍去病打败匈奴,河西纳入汉朝版图。为了保证敦煌及河西地区的长治久安,公元前1165438年,西汉在河西设立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进行行政管辖,大规模屯田,敦煌逐渐繁荣起来。从此,敦煌有记载的历史正式开始,中西交通的国际陆路通道丝绸之路也随之开通。
郑炳林:敦煌在这条路线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就是无论你走哪条路线出去,离开敦煌后都要走将近1500里,所以在敦煌出关的时候都要经过首都的准备。回到敦煌一个月,你要休息,于是在敦煌地区,就形成了这个商业城,于是就形成了敦煌城。即具有军事性质和商业性质。
东汉末年,中原军阀混战。虽然在西晋经历了短暂的统一,但很快就变成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然后西晋灭亡,金家南迁,中原进入十六国时期。敦煌还隶属于梁倩、前秦、侯亮、北凉、西凉五个政权。与战火纷飞的中原相比,敦煌社会整体局势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随着中原地区大量家庭和文人的移民,文化逐渐繁荣起来。
儒家经典在敦煌广为流传,一些大学者,如张桓、宋宪、索攻、敦虞、阚奂、刘芳等都曾隐居于此,聚集弟子讲学。其中,刘芸一生著述甚多,有《简牍》84卷,《敦煌写本》20卷。张桓的儿子张芝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草书,被誉为“草圣”,对王羲之等书法家的书作起到了引领作用。敦煌成了人们聚集的地方。一个有文人有文化的城市,山不高才算真正有内涵的城市。经过400年的积淀,文化敦煌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此时的敦煌还是让人觉得还少了一样东西。
然后,佛教来了,这是敦煌一直默默等待的。大约从公元前260年开始,佛经被天竺僧人带到西域,西域成为佛教的第二故乡,是当时佛教最繁荣的地区。敦煌是佛教传入中原的第一站。佛教传入之初,敦煌有很多著名的高僧。魏正始年间(240-249),月氏朱法虎在敦煌出家。晋武帝时,随师游历西域各国,带回许多佛经,在敦煌、长安、洛阳等地翻译传播。因为朱发住在敦煌,所以人们称他为“敦煌菩萨”。朱法虎的弟子朱法成也是敦煌的高僧,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他的师父。
这是敦煌特有的佛教祈福仪式。每年春天,敦煌的僧侣们都会在城东建于公元386年的白玛塔前举行一场法式活动,以纪念著名僧侣鸠摩罗什心爱的坐骑。
十六国时期,龟兹和尚鸠摩罗什来到中原传教。他骑着一匹名叫“天骐”的白马向东,去了敦煌。白马突然生病了。传说白马死前当夜在鸠摩罗什托梦,说自己入关了,前面是阳关大道,敦煌是自己超然的生死之地。他今后不能再陪他继续前进,并叮嘱鸠摩罗什一路保重。之后化为彩霞,上天去了。为了纪念和他一起生活的白马,鸠摩罗什通过施舍建造了这座白马城。一千多年来,白马塔巍然屹立,成为这座古城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和见证者。
十六国时期,由于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倡导,中原地区的佛教越来越兴盛。越来越多的西域高僧历尽艰辛在中原弘扬佛教,敦煌仍是他们的第一站。敦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几百年的准备似乎就是为了这一刻。
公元366年,一个叫乐觉的和尚西行至敦煌,地点在城东南鸣沙山东麓。突然,他眼前一亮,三围山上出现了万道金光。金光之中,隐隐约约出现了一千尊佛像。乐协相信这就是他要寻找的佛教圣地,决定留在这里修行,并在三味山上挖了第一个禅洞。这件事远近传开,虔诚的男男女女都来这里朝拜。多年以后,法亮禅师从东方来到敦煌,在旁边又挖了一个石窟。从此香火更盛,信佛的人多了,开了更多的石窟。于是高僧大德,王公贵族,各种肤色的普通市民,不分高低贵贱,男女老少,争相在三危山上挖掘大大小小的石窟。根据他们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他们做着不同的工作。莫高窟是一代又一代人智慧的结晶,孕育着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郑涛:抄写经书是有功德的,挖山洞可以消除我们的烦恼,这在经典里有记载。这些行为可以增加我们的幸福感。这个过程首先是一种修行的方法。
莫高窟每天都回荡着钟声、鼓声、钟声。一群群善男信女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香炉、花束或乐器,口中念诵佛号,从一个山洞拜佛到另一个山洞,口中喃喃许愿,每个山洞中香烟缭绕,每个坐像前都有长明灯。
隋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但在敦煌佛教传播史上却可以写得很详细。因为短短37年间,莫高窟留下了94个石窟,平均每年完工两个半以上。有些洞穴太大了,一两年内永远也完成不了。
勒温:敦煌佛教在隋代有很大发展,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整个背景。隋朝的两位皇帝,即文帝和杨迪,尤其崇拜佛教,以至于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崇佛的氛围。另一个是敦煌,地处边陲。再加上地处中西贸易要道,所以来往的商贾其实一路上并不安全,也面临着很多危险,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因此,他们在到达敦煌时也需要祈求佛陀的保佑。
敦煌之外,丝绸之路漫长,无人区。敦煌既是起点,也是终点。商人从这里西行,经过阳关和玉门关,是茫茫戈壁和一望无际的沙漠。只有两样东西可以支撑旅行者走上这条危险的道路,甚至可能有一条不归路,那就是金钱和信仰。敦煌不仅是中西贸易的中心,也是佛教的圣地,就是这个道理。
公元633年,敦煌正式改名为沙洲。随着盛唐的到来,敦煌迎来了最辉煌的时代。唐朝如日中天,唐太宗被西域各族尊为天可汗。唐朝为了控制西域,保护商路,在安溪设置了龟兹、于谦、焉耆、疏勒四镇,史称四镇。
郝:在安西都督和安西四镇建立之前,西域曾被少数民族政权控制,敦煌成为边疆。现在有了安西四镇和安西都督,敦煌成了大后方,所以初唐的时候,有安西都督存在,敦煌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据唐代杜佑《通典》记载,天宝年间,敦煌人口6395户32234人,茫茫戈壁上的敦煌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唐朝的近300年中,人们在莫高窟中开辟了279个洞穴,这是历代最大的。到目前为止,三维山莫高窟南区的洞穴密如蜂窝,很难找到开洞的地方。这里终于成为了拥有1000多个石窟的佛教圣地,所以也叫千佛洞。莫高窟现存洞窟870余个,其中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件。规模宏大的莫高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艺术瑰宝,还包含了中世纪中国和西域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由于其壁画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以及多彩的造型艺术,赢得了世界美术馆、墙上的博物馆和真正的艺术珍品的美誉。
赵胜良:汉唐是中国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那么,在哪里可以找到唐朝的东西呢?他们已经不在大陆了,就在敦煌。所以敦煌很重要,它代表了中国艺术史的一个重要方面。
172窟是盛唐古典绘画中的杰出代表作品。此洞南北壁的主要内容是“观生不尽,观经典变”。北墙的经典画,以西方净土为主,以佛为中心。这是三维复原的结果,周围绘有场面宏大的寺庙建筑。它雄伟、壮丽、英俊、庄重、大方,整洁而不刻板,华丽而不精致。宏伟的阳台亭矗立在碧波荡漾的七宝莲池中,是唐代壁画中建筑群的典型代表。
赵胜亮:对了,这幅壁画不仅建筑画的好,人物也很好。佛菩萨都很奇妙,尤其是前面那些供养菩萨,小菩萨,各种手势。有的人好像是在冥想的状态,有的人好像是在听佛的说法,一种欢喜的状态,有的人好像是在动看跳舞的状态,每个人都把一个佛国画的非常生动。天空中仍然有苍蝇,飞来飞去。这时候你看到飞的很小。远远看去,好像是从楼后飞过来的。在亭台楼阁的背后,我们还发现有一点来自屋后的风景。在这种情况下,它有深度,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空间。这幅画有精神,有气势,然后画一个有精神魅力的人,是一种艺术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不是说它精妙的地方很像,中国画一直讲究追求,这是艺术真理。
第96窟建于延载二年(695年),主像为弥勒佛,高35.5米。据说莫高窟的第一尊坐佛也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在石窟里,很多人在仰望和赞叹这尊巨型弥勒佛的雄姿时,都会想起自称弥勒佛,在很多方面都有辉煌成就的武则天皇后。第130窟还有一尊27米高的南大像。走进这个幽深的洞穴,仰望这座雄伟、饱满、雍容、庄严的弥勒佛雕像,让人感受到来自盛唐的自信与从容的时代精神:盛唐气象。
赵胜良:其实我们要想想古代人对佛教的信仰。他进去的时候是想拜佛的。他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他抬头看着佛像。那时候他感受到了佛,他的眼睛向下看,慈悲的感觉,你被呵护了。所以现在我们欣赏敦煌艺术,还是应该去思考,还是应该去体验,去感受那个宗教的情怀。没有宗教情怀,我们很难领略敦煌最美的地方。
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佛教的大智大慧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相遇后,逐渐实现了自身的完美蜕变。
杜从事莫高窟彩塑临摹、复制工作已有20多年。他一直在研究丢失的敦煌彩塑。100多年来,许多艺术家为敦煌彩塑奉献了一生,他们都在试图破解盛唐彩塑的密码。目前,敦煌有3000多件彩塑。这些彩塑千年不绝,色彩鲜艳,工艺精湛,世所罕见。在杜看来,他的方法和思想更接近古人。
杜:古人用这种矿物颜料,都是从这种天然颜料中来的。他把天人合一是如此自然。他们造像的时候是带着一种虔诚,一种敬畏,一种慈悲,这样他才能造出好的佛像。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河西防御空虚。吐蕃趁机出兵占领凉州,随后甘肃、江苏相继沦陷。公元786年,敦煌被吐蕃政权占领,吐蕃遵守不迁之约,敦煌因此避免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失。当时吐蕃的扎巴是大力弘扬佛教的赤松德赞,敦煌是他要保护的佛教圣城。他继续在敦煌开洞建寺,这一时期进一步发展了佛教。
158窟是吐蕃统治时期在敦煌发掘的一个典型石窟。祭坛上,一尊长15.6米的涅槃佛像静静地躺在那里。“涅槃”是指灵魂离开身体,进入佛教的最高境界。此佛右侧卧,神态安详,嘴角挂着微笑,没有了生命尽头的人世之苦,展现了“以静为乐”的涅槃世界。
与这种涅槃相呼应的是,洞内南、西、北三面墙上的壁画描绘了弟子和世俗人物的悼念画面,表现了他们得知佛陀逝世后的极度悲痛。值得注意的是,北墙的王侯丧图中有一幅吐蕃赞普的图像,旁边是一位身着汉服的皇帝。在他们的周围,有13个中亚或西域的国王,他们采取割耳割面、刺心剖腹等悲惨的哀悼方式。
但是吐蕃奴隶主统治的主旋律最终还是野蛮残暴,敦煌人民为此忍受了近70年的苦难。于是,公元848年,敦煌人张一超率众揭竿而起,赶走吐蕃奴隶主,收复瓜州、沙洲,赶走吐蕃。之后,张艺超多次派人到长安联系,渴望回到中原政权的怀抱。从图中可以看出,敦煌和河西各族人民欢庆光复的盛况。虽然敦煌再次回到了唐朝的怀抱,但此时唐朝已经走向衰落,这预示着敦煌接下来坎坷的命运。
公元1006年,新疆和中亚的黑可汗王朝占领于阗王国后,继续向西推进,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敦煌。三界寺一群吓坏了的和尚把多年苦心经营积累的大量经书、文献、帛画藏在那个神秘的山洞里。这就是我们在本集开头看到的。外界从未停止鼓噪,只有那黑暗洞穴中的卷轴文物在岁月的长河中冬眠。
公元1036年,西夏占领了瓜、沙两州,沙州(敦煌)被西夏政权统治了191年,是敦煌建县以来少数民族统治时间最长的一次。
从1524到1714的近200年间,敦煌一直动荡不安,先后被吐鲁番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使得敦煌的汉唐文化传统因传承的丧失而消失,流行了一千多年的佛教也随之消失。被佛教徒视为圣地的莫高窟不断遭到人为破坏,曾经繁荣的莫高窟变得满目疮痍。
明朝的西部边界是嘉峪关,在苏州以西70英里。敦煌被弃于关外,从此失去了屏蔽河西的重要作用。连接古丝绸之路的交通干线不再经过敦煌,而要经过嘉峪关到哈密。交通枢纽地位的丧失,使敦煌失去了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715年,康熙出兵西征,收复敦煌。之后大量移民定居敦煌,社会经济开始恢复,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重新出现。清雍正元年(1723)“重建沙洲所三年,宣圣所防守”。此后,清朝恢复了对敦煌的统治。清政府大范围移民,修县城,兴文化教育。此后,敦煌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重建和发展,佛教开始复兴。然而汉唐文化辉煌一去不复返,敦煌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就在清朝走向末路的时候,丝绸之路已经成为历史,敦煌也逐渐被人们遗忘。但时间的脚步不会因为敦煌的衰落而停止。
1900初夏,敦煌天气渐热,但莫高窟依然荒凉破败。来自湖北的莫高窟看守人王道士开始忙碌起来。阴历五月二十六日,王道人在16洞清理沙石时,偶然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山洞。正是这个偶然的发现,唤醒了一群沉睡了近900年的长眠者。
这就是今天编号为17的藏经洞。藏经洞内有4世纪末至10世纪初的各种历史文献和文书,共计5万余卷,其中90%为佛教典籍,但也有中国传统典籍、道教典籍、官方和民间文献、档案、乐谱、舞谱的子集。在这个3米见方的山洞里,堆满了一批价值连城、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如帛画、麻布画、木刻、经书、佛像等珍贵文物。
沙悟天:我们知道正史,二十五史,记录帝王将相的历史,那就是政治史。但是藏经洞记录了普通人的历史,非常珍贵。敦煌资料之所以如此珍贵,是因为它的第一封信,第一手原始资料,还有一封,里面记载了一些正史中被忽略的内容。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莫高窟佛经出土的部分遗书中,有大量敦煌写本。李吉宁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总部研究员。今天,他为我们打开了一幅1000多年前的珍贵手卷。
李继宁:这是一部慷慨的华严经,写于南北朝北魏延昌二年。上面写的是延长二年四月十七日敦煌镇,被关京生和令狐台日抄了。当时,一些官方的抄写员被雇来抄书。在当时我们可以看到它有很强的隶书风格,所以现在我们在敦煌遗书中看到了大量这样的失传经典。
遗憾的是,20世纪初,这些新出土的珍贵文物和遗产立即被西方列强掠夺一空。1907年5月,英国匈牙利探险家斯坦因在莫高窟偶遇道士王。他自称是唐朝高僧玄奘的忠实信徒,跟随他的脚步前来朝拜。头脑简单的王道士深受感动,同意以极低的价格将文书和卷轴卖给他。16个月后,24箱满满的笔记本,5箱满满的绢纸画,在夕阳的余晖中运出敦煌。
接着是法国汉学家博世,他夜以继日地搜寻所有残存的手稿,最后仅用520两银子就骗走了7000多册价值连城的经书和古画。美国沃纳,俄罗斯欧登堡,日本大谷广瑞风闻。他们要么拿走了壁画,要么拿走了文物。敦煌藏经洞5万多卷价值连城的文物被西方列强劫掠一空,剩下的被清政府运到北京,进入了西藏首府的图书馆。
经过一番劫掠,敦煌藏经洞的文物散落在世界十多个国家。有人说藏经洞的文物英国最多,法国最精,俄罗斯最杂,日本最隐秘,中国最散。
目前大约16000份敦煌遗书主要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这其实是冰山一角。
李继宁:此金刚经抄于武则天义丰元年,为父母祈福,所以用好纸,著名书法家,朝廷抄的此金刚经。这张纸很精致。我们在这个高倍放大镜下看这张纸,这个纤维很细,说明很光滑。
藏经洞的发现震惊了世界,从此世界上又多了一个著名的学派:敦煌学。敦煌学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历史地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的学者对敦煌文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近百年来,中国也涌现出许多敦煌学者。带着民族文化和文物被掠夺的耻辱和愤怒,他们潜心研究敦煌的历史文化,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
柴:敦煌学的形成造就了一大批热爱敦煌文化和我们文化遗产的人。他们自觉地为保护莫高窟和敦煌文化宝藏而牺牲。我们最典型的是像常书鸿先生,他在莫高窟待了几十年,还有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以常书鸿为代表,后来是院长段文杰,现在是范德安进士。所以我觉得他们的一种精神就是热爱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投身文化传承事业,这对我们今天来说非常重要。
郝:通过三代学者的努力,我们已经改变了,也就是在80年代,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已经完全改变了。现在我们的口号是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虽然敦煌藏经洞的大部分文物都流失到了国外,但是敦煌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根在中国。三危山上的莫高窟已经屹立了一千多年,脚下的大泉早已干涸,再也无法闪耀出伟大的佛教艺术的光辉,但这里每一寸土地所蕴含的文化瑰宝,都在记录着我们的沧桑和辉煌的历史,记录着我们祖先的无限智慧和伟大信仰。
敦煌文化的巅峰已经不在,汉唐的辉煌不会重现,但敦煌的历史会被写下来。对于中国人来说,传承其博大的精神内涵最为重要。敦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敦煌是我们的文化血脉,敦煌就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