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宗祠的历史沿革

1924至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东省总工会、汕头区委、潮阳县委领导以祠堂为据点,组织领导潮汕人民开展革命活动。

65438年至0937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领导人马世春、吴英、姚念以祠堂为潮阳青年抗日救国会的会址,领导潮汕人民进行抗日救国运动。

在20世纪30年代,这个大厅被用作“乐毅小学”的旧址。

1946至解放前夕,祠堂为“朝阳联众”、“朝阳一中”校址。由于建设周期长,祠堂损毁严重,破败不堪。

1994年,经中央统战部批准,祠堂交由瑶族人管理使用,并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缮后的大宗祠严格按照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建筑形式和结构的原则,仍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其精美的木雕、金漆彩绘、瓷嵌、青石雕刻等具有潮汕宗祠古建筑的艺术特色。

1995新加坡爱国华侨领袖姚志腾先生呼吁海外华侨华人和台港澳同胞不忘祖国和家乡,鼓励海外儿女回乡寻根,联络家乡朋友,为家乡建设事业做出贡献。他带头捐款568万元,并亲自不厌其烦地督促海内外老乡齐新,齐心协力,赚钱,下大力气整修祠堂。改造工程从1995开始,历经十年,于2005年全面竣工。

2011年3月,在新局和潮阳区人民政府、汕头新局和汕头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姚氏大宗祠和明代“潮中三凤”伊万、姚艾、姚绍墓,经汕头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汕头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2011 5月18日,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石爻大宗祠(潮阳青年抗日救国会旧址)举行剪彩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