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印度公司在世界公司发展史上的地位。
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管理成为英国文官制度的雏形。
1813公司垄断地位被打破后,公司逐渐从贸易业务中分离出来。
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后,该公司也将其管理事务移交给英国政府,印度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1860年代,公司在印度的财产全部交付给政府。该公司只帮助政府从事茶叶贸易(尤其是与圣赫勒拿的贸易)。《东印度公司股利赎回法案》生效后,公司于6月1874+10月1日解散。《泰晤士报》评论说: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没有一家公司承担过的任务,将来也可能不会承担。
1,扩张大英帝国的版图。
2.殖民掠夺与商业资本积累。
3.战略位置北指阿富汗,南指东南亚,东临中国。成为强大的战略支撑点。
4.深化殖民,成为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支持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殖民浪潮。
5、排挤欧洲其他殖民强国。
6.东印度公司的统治为日后帝国政府的直接统治和管理积累了经验。
东印度公司与今天的跨国公司不一样。东印度公司是从自己的政府那里得到的。
东印度公司在英国的总部大楼。
拥有独家贸易权的殖民机构,军队(包括舰队),在殖民地建立政府机构,对殖民地进行残酷的政治统治和经济掠夺,甚至贩卖奴隶和毒品。它们产生并存在于16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在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6年底17年初,葡萄牙、英国、荷兰、丹麦、法国等国在东半球的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亚等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
至于为什么都取名为“东印度公司”,这与哥伦布误把美洲当成印度并四处传播有关。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今天中美洲的西印度群岛,误以为是印度,把土著人当成了印第安人(今天美洲土著人还叫印第安人,和英语中的印第安人是一个字)。后来人们发现他们错了(哥伦布本人到死都不承认自己错了),但他们还是错了,把真正的印度(甚至一些东南亚国家如印尼)称为“东印度”,把美洲加勒比海的岛屿称为“西印度”,这些殖民公司的名字由此而来。
荷兰、英国、法国为什么要在东半球成立东印度公司?这是因为在17-18世纪,这三个国家是世界上主要的殖民国家(还有西班牙,但它主要是在西半球扩张),他们在东半球的竞争尤其激烈。竞相建立东印度公司是他们竞争的重要表现和手段。最后英国赢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是最有名的。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逐步完成,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成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这个享有特权的公司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18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被各国政府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