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藏族传统陶瓷艺术的起源急?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是一个对日常用具非常讲究的民族。除了金、银、铁、玉、石器和木材,陶器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器皿之一。这些陶器是由藏族民间艺术家制作的。

石涛

根据考古资料,西藏制陶历史悠久。1978在西藏昌都发现的卡若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海拔最高、经度最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这里出土的2万多件陶器中,有1234件能辨认出陶器的形制,分为壶、盆、碗三种。其中,盆的形状一般较大,开口、平底、深腹,制作较为精细,多为容器。少数陶罐表面有烟熏痕迹,专家推测可能是炊具。碗小,敞口平底,可分为两种:直口和多口壶,形状大小差别很大,制作精美。它们可以用来抽水、烹饪食物和储存食物。从形状上看,有小口吊肚罐、小口鼓肚罐、长颈短唇罐、深肚罐、大口罐、单耳罐、双体船形罐、有流罐和有口罐。

用来制作陶器的陶土是和粘土混合在一起的。有纹路和材质两种,所以陶器也可以分为粗砂陶器和细砂陶器。陶器是手工制作的,主要是用泥条,小器皿是用手捏的。陶坯一般从底部制作,出土的陶器是平底的,耳和流很少,所以方法比较简单。从陶器温度低、颜色不纯来看,可能当时没有使用陶窑,而是用明火烧制陶器。

拉萨北部曲贡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碎片全部是手工制作的,其中一些还用慢轮进行了修整。泥质陶和沙陶各占一半,而且火候高,陶胎细腻坚实。陶器的颜色以灰褐色为主,其次是黑色、褐色和红褐色陶器,表面磨光。泥塑抛光黑陶是陶器中的极品,也是最有特色的。它的形状小,壁薄,表面黑亮如釉。陶器装饰图案丰富,以雕刻图案为主。有重菱形纹、三角形纹、直线锯齿形纹、直线交错纹、蛇形纹等。划片线一般是在器件表面打磨后进行,大部分修饰在器件腹部,少数刻在脖子和耳朵上。锥形孔、锯齿图案、弦图案、附加绒头图案、三角形假雕刻孔等。也是常见的装饰图案。器物造型以壶为主,器物组合有碗、豆、壶等。器物多为圆底足,无平底足,耳较发达。

曲公村遗址的陶器在制作技术、陶器质量和器皿类型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进步,应晚于卡若文化,基本可以确定为西藏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种新的独特的文化类型。此外,在西藏其他古文化遗址中也不同程度地发现了陶器遗址,这说明藏族制作和使用陶器的历史悠久。

制陶术

西藏的林州、达孜、尼木、墨竹工卡、贡觉、芒康、洛龙、丁青、桑日、扎囊、乃东、琼杰、贡嘎、丁洁、定日、谢通门、仁布、江孜等地有陶器村,制陶工艺大同小异。基本程序是:

第一,陶器工具。

1,陶瓷内模。从大到小,各种大小都有,有做青稞酒坛子的模具,有做花盆的,有做酥油灯的,什么都有。

2.轴承安装在陶器慢轮的下面,慢轮是陶器的主要部分。除了用手捏的小块以外,所有的东西都应该在上面制作。

3、陶凸。陶器,大的小的,朴素的,是敲打坯件的工具。

4、釉刷,刷毛制成,长15厘米。

5、木棒、木刀、钻棒、木刻刀。

第二,陶瓷能源

西藏地处寒冷,烧制陶器的能量与其他地方有很大不同。西藏南低北高,东南部是林区。制陶时烧的是柴火,而西北要用牛粪或草皮做燃料。

三、原材料:

1.制作陶器的原料是粘土和铝矿粉。粘土可分为石灰土和红土。白色的石灰土在这个地方周围,红色的土壤在狄龙的塔巴山。两种粘土都属于砂质粘土,粘性好,不易开裂。西藏制陶完全由男人承担。陶土也是做陶器的男人选的,而且主要是男人挖,或者用骡马牛运,或者用人力运回家。一些家庭中的妇女也帮助男人挖掘和搬运粘土。往年只有每年交18块陶的家庭才有自由取土,否则挖不到。

2.釉面砖是从墨竹工卡县马江乡挖掘出来的一种铝矿。把铝矿放在挑好的天然石板上,然后用天然圆石打碎,磨成粉,放在铁碗里备用。

第四,陶器制作过程

1,砸土。藏族陶工制作陶器的第一步是将粘土打碎。在院子里或者大门口找一个有石头的凹地,清理干净,背上粘土,坐在地上,慢慢用石头砸,直到全是面,然后用筛子筛,把沙子和残渣拿出来,筛出来的粘土就可以用了。

2、和泥。与泥浆混合前,将过筛的粘土清洗一次,洗去杂质后再与泥浆混合。制陶者还要根据陶器的不同用途来区分陶土和粘土:花盆是没有外加剂的陶土;为了使炊具受热时不易开裂,要加入一定量的沙子、木炭和云母,这就是夹砂陶器。当粘土与泥混合时,粘土在加入混合物和水后浸泡,然后像面团一样来回揉搓,直到均匀揉搓。把整坨放在塑料袋里,晒醒,随时取用。拌泥是个重活,一般都是家里没技术的人干,还要请他们去捡牛粪、铲草皮、磨铝矿粉、送工具或者干其他粗活。

3、球拍底部。以家庭为单位,工作场所设在院子里或大门前的空地上,是石头砌成的天然作坊。陶工都是男人,再热的太阳顶在头上,拿在手里都干得恰到好处,只有下雨下雪的时候才能不干活。

制作酥油茶壶时,用木刀切一块好泥,放在陶模上。左手转动陶轮,右手用木刀轻敲陶土,时不时撒些混有云母粉的白石灰土,使之光滑。然后把陶模和陶坯倒过来,拿出来,左手抵住内壁,右手用木棒拍打器底,基本成型后,左手转动陶轮,右手削去毛刺。

4.贴纸墙。砌墙的方法是取出一块粘土,揉匀拍成饼状,在模具上拍成碟状后取下,用食指从里向外在中间戳一个小洞,用手将卷起的部分用水擦拭,砌墙基本成功。切掉毛刺,压在器件底部。对齐缝好后,用左脚将陶轮向右转动,然后同时用力挤压左手食指和右手握着的木拍,用木刀刮掉。

5.安口延。底和墙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口边了。先取一块陶土,揉匀,放在模具上,左脚转动陶轮,左手协调旋转模具上的陶土使其不会脱落,右手握住木拍,使陶土由圆饼状拍成开口碗状,然后翻转过来,取下模具,将木刀蘸水,切去毛刺, 然后蘸水,用木刀背刮去边缘,壶嘴就基本完成了,再用木棒穿起来。 口边做好以后,用鬃毛刷蘸水在墙顶小口周围,把做好的口边放上去,沿着接缝把内外口边贴合在一起。具体方法是:左手持木棒托住内侧的泥块,右手或木刀在外侧挤压,由上至下拍打。至此,酥油茶壶的口沿就做好了。

6、安壶嘴。首先用木制的穿孔器在壶壁上打一个洞,摇动穿孔器使洞扩大到伸入食指的程度。放下穿孔器,用右手食指翻出打孔时卷进去的部分泥土,然后用水打磨,准备安装壶口。取一块泥,揉匀,拍成三角形,绕在一个牛角上,把泥缝压紧,蘸水打磨,用木刀在上面画一个圈,挑掉上面,拔出牛角,放在壶壁口用木刀压住壶嘴根部,再用木刀磨平打磨,壶嘴就装好了。

7.安装水壶的把手。安装好壶嘴和壶嘴后,手柄就是最后一个配件了。切一块泥,揉匀,拍成长方形,中间略窄,两头宽,中间薄两边厚,泡水后贴在壶嘴正后方的壶嘴下端,自下而上贴,然后翻过来贴在器皿壁上。左手拿着毛坯,右手拿着木刀把刀柄压平打磨,就算做好了。有些陶工这样做的时候,是用木刀在刀柄上压两个对称的记号,有些人不是。随心所欲,有的用小木刀在壶腹和手柄上刻花。

8.在阴凉处晾干。准备好的坯体要阴干,有的放在地下窑里,有的放在墙角的专用木架上,防止人畜打扰。一般三天就能入窑。

9、击发。如果没有专门的陶窑设备,需要烧陶的时候,就放在土堆下面烧。一般我们选择在村子附近平坦通风的平台上搭起三块石头或者陶垫。先把小陶坯放在上面,再把大陶坯放在上面,小的在里面,大的在外面,留一定的空隙。最后,我们应该在一个大陶罐上放三块石头,以保持火焰的进出和保暖。一般我们一次放二十块,铺上草皮或者牛粪,然后用麦草生火,一般从中午开始。

10,二次燃烧。锅和酥油灯因为长年与火打交道,越来越坚固,不需要再烧了。青稞坛和背斗比较重,容易开裂,需要重新烧制。需要第二次烧制的器皿,量少时应与第一次烧制的器皿混合,量多时集中烧制一次。方法和时间同第一次。

11,玻璃窗。一般做出来的器皿都要上釉。具体做法是:取一个碗,加入少许铝矿粉,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成流体,用刷毛刷在陶瓷坯体上。对于只烧一次的器皿,如酥油灯、花盆等,可以直接在陶瓷坯体上刷上铝矿粉,放入窑中。但如果青稞酒壶需要烧两次,第一次入窑时不会上釉,第二次烧成前会上釉。如果只用一种铝矿粉施釉,烤出来的陶器是红色的,看起来单调。陶工们把掺了水的铝矿粉放入窑中,用陶器烧成块状,再捣成粉末,用铝矿粉按3: 7的比例上釉,烧出来的器皿呈红色和绿色。墨竹工卡塔巴乡用这种方式烧制的器物,是陶器的上品。

12,桃村风俗。按照过去当地政府的规定,陶工家有耕地,陶工没有耕地。陶工的生活来源靠卖陶器换取粮食、茶叶、盐、青稞、酥油等生活必需品或现金。西藏民主改革前,每户只要有一人有制陶技艺,从事制陶,就要向主人上交18件陶器,这是他们所交陶器的差价。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陶工,你要付两个。事实上,为了减少工作数量,家庭总是说家里只有一个人造陶器。

裸村制陶技艺的传承一般是世代相传传下来的,或者是从兄弟传下来的,由男传女,女性不练制陶技艺。如果一个人家里不会制陶,那就很简单了,跟老师学,或者去亲戚家学,或者找同村技术比较好的人当老师,帮师傅,打打杂,跟别人学,送点礼物给师傅作为感谢,看家里的经济能力,等技术学会了,能独立制作的时候。但不管家里多穷,一条哈达都要给。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从此可以自己创业,做陶器了。

在世俗者眼中,陶工往往被视为泼妇,像铁匠、理发师、天葬师等职业一样被人看不起,不与他们同桌吃饭。究其原因,据说是因为陶工在制陶的时候,把泥土里的幼小生物烧了,他是一个有罪的人。这种观点由来已久,尤其是在选择丈夫娶女人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想嫁给陶工,所以在过去,陶工的社会地位比较低。

卖陶器

制陶工人把准备好的陶器带到拉萨,卖给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风景名胜区公园里一度摆摊的卖陶器的人。卖陶的有的是从农村来拉萨打工的农民,有的是拉萨居民。这些卖陶器的人沿着公园的外墙搭起临时帐篷,在帐篷前摆摊,打牌,喝酒,很自在,不急着看有没有顾客来。

从江孜卡麦乡回来,路过日喀则,在街上遇到两个卖陶器的。他们带着自己的产品,走了很长一段路在城里卖陶器。时值正午,烈日当空,他们不得不放下陶器,靠在树上。人们坐在树荫下的地板上,面前放着几个香炉,眼巴巴地看着行人,渴望早点卖光他们的货物。

我记得在从江孜到日喀则的路上,我们从窗口看到两辆装满陶器的马车迎面而来,直到擦肩而过,消失在尘土中。第二天,在回拉萨的路上,我们去了仁布县和尼木县交界处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在我们脚下汹涌澎湃,让这座山显得更加险恶。突然,我们听到了由远及近传来的驴铃声,却看到一群驴驮着一批陶器沿着陡峭的山路,不知向何处去。

使用陶器

藏族陶器贯穿三个方面:日用陶器、宗教陶器和建筑陶器。

家用陶器的种类有:酥油壶、陶罐、酥油茶壶、热茶炉、酸奶壶、青稞酒壶、坛子、花盆、小便器、保温筒、陶模、陶轮、陶托、陶热。

黄油罐,椭球体中间有一个口,口沿外侧用三圈钻石装饰,颈细有装饰。两边各有一只耳朵,耳朵上刻有斜纹。手柄一端与墙壁连接,另一端与口沿连接,也有雕刻图案。椭圆体的前端饰有玫瑰花结。这是江孜地区用来提取黄油的多产黄油桶(藏语叫秀秀)。年长的人把它放在马扎或枕头上,轻轻来回摇晃,使里面的牛奶和水分离成黄油。这需要耐心和时间,而且停不下来。非常适合老年人操作。老人一边摇着,一边念着经,转动着经筒,以此来打发漫长的岁月。

酸奶罐,大肚子小嘴巴,对称的耳朵,带提手的盖子。这是存放酸奶的专用陶罐,双耳有浮雕装饰。

酥油茶壶,开颈大肚,有与壶嘴对应的把手,壶嘴有盖。壶嘴和手柄上有浮雕图案,有的是素色的,有的是装饰性的,因地而异,主要用于盛刚产的酥油茶。

酥油茶热茶炉,开颈,大肚,圆脚。炉腹腔有相应的孔作为气孔。有两个对应的耳朵,两个耳朵都是浮雕的。炉颈上有三条小溪,是放酥油茶壶的支撑点。这种器皿里装满干牛粪粉,上面覆盖一层暗火,然后蹲在上面,可以长时间保温,无烟。既经济又实惠。

茶壶,敞口,耳朵,大肚子,圆脚。一般都是上釉红色,布满玫瑰花结,是家家户户捧茶的日常必需品。一般是将一团茶叶放在陶罐或铝锅里煮,直到茶叶变薄呈纸状。即使煮,茶叶也变成酱色,倒入储茶罐保存。做酥油茶的时候马上拿,舀到开水里泡茶,非常方便。

做一个蛋糕模具,圆形,中间凹进去,刻上传统吉祥图案,四周有雕纹。它被用来制作印有吉祥图案的荞麦饼。好看又好吃,是走亲访友的佳品。

青稞酒壶有鼓肚、直颈、宽流。壶嘴呈盆檐状,帽檐与前方水流对接,分两步向后隆起,最后形成尖突。像僧帽一样的壶嘴形状和水流结构,便于注入和流出,具有很高的实用和审美价值。

青稞酒坛子,敞口,直颈,鼓肚,圆耳。颈下有莲花花瓣纹,纹间有青花漆镶嵌纹。这是江孜卡麦乡陶村特有的陶器,主要用来盛青稞酒。灌酒时用一块布捂住嘴。如果亲戚朋友之间有盖房子或者结婚之类的大事,亲戚需要物质帮助的时候,用这满满一坛子青稞酒送过去,是非常体面的。

背酒壶,分有耳和无耳两种。均匀开放,直颈,扁圆形。前者是圆脚,后者不是。前者中间用双鱼图装饰,外围用莲花花瓣装饰,后者中间用麦粒装饰成同心圆。前者用绳子拴着,后者放在后桶里,两者都是外出时装酒的最佳器皿。

保温筒,敞口,直径65 cm,深65 cm,由陶器制成,烧制陶器时盖在坯体上以增加温度。

宗教陶器的种类有:酥油灯、净瓶、擦拭、桑炉、陶罐、香烛等。

酥油灯,开,高脚,红釉,圆脚有莲花花瓣图案。藏族人信教,所以家里的寺庙、神龛里常年有以酥油为燃料的长明灯,称为酥油灯。酥油灯一般由金、银、铜等制成。,造型独特,类型多样。常见的有格桑风、马丁风、土登风等。一些寺庙的佛堂里一排排排列着不同高度和大小的酥油灯,相互辉映,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寺外,虔诚的信徒都手持装满酥油的陶瓷酥油滴,称之为加灯。

净瓶,圆身,鸭嘴,鼓肚,一口一口。僧侣在佛教仪式中使用它,其中含有青稞和两根孔雀羽毛。

擦,有很多方形、长方形、桃形的家具,一般都有玫瑰花结。这是西藏民间佛教工艺品。用浮雕技术制作的小佛像。先将无杂质的黄土磨成粉末,掺入少量细而短的植物纤维和青稞粒,用清水稀释混匀,形成坚韧的泥坯,然后用木、石或铁印模成型,通风处晾干,半干后用雕刻刀稍作修补,完全干透,上色,部分烧制成陶,即艺术品,擦拭一般用于家庭供养,也有信众随身携带牙套,随时瞻仰。

桑炉,小嘴,鼓肚,圆脚。腹部有一个口。庙的入口很大,家却很小。家里在屋顶山墙顶的女儿墙中间放一个桑葚炉,逢年过节或喜庆的时候点上桑葚烟(一种供佛的烟祭)以示庆祝。

锅,闭口,鼓腹,耳朵。用这个做大号(糯米)或者泡茶。家里有人死了,买个新陶罐给死人送死。买锅的时候,告诉卖家这个锅是做什么用的。知道是给死人的,卖锅的当场拿起一块可乐,随便画了个符号,以为是灾难。回家后,我把牛粪放在火上,把糍粑、酥油、糖和蜂蜜混合的食物撒在上面。总是有烟袅袅升起,没有烟认为这是不祥之兆,所以家人格外小心。烟花很盛,直到周日陶罐和烟花被送入拉萨河,桑烟随亡灵向西飘散。

香插造型独特,手工捏制,最有生命力。形状上有狮子、鹿、羊、猴子、狗和鸟。藏香的香插一年四季都供奉在家里的寺庙和神社里。

建筑陶器以琉璃瓦为主,造型多与中原相同,图案多为琉璃滴水、飞天、仕女、狮子、老虎、花卉等。西藏的亭、桥、寺等依山建筑都使用琉璃瓦,如布达拉宫前的萍萍皇家藏经阁、狮泉宫和拉萨刘力桥。六里桥桥顶铺绿色琉璃瓦,接缝处铺釉面砖管瓦,屋檐施琉璃水。适用于北端山檐的滴水有三种,一种是梵文花纹玻璃滴水,一种是普通玻璃滴水,一种是三曲玻璃滴水。四角为龙头飞檐,屋顶中间饰以一米高的玻璃献果脊,形成了一条精美的汉代桥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