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游戏散文赏析
童年总是离不开游戏,无忧无虑的孩子每天从早玩到晚,乐此不疲,不!如果他们累了,他们会继续玩,但永远玩不完。他们在演奏什么?
打玻璃球、打耳光(扔纸壳)、跳橡皮筋、挂老宝、铆雪橇、玩捉迷藏、三个字、堆雪人、打雪仗、老鹰捉小鸡、扔沙袋、扔手帕、打冰、捉蜻蜓、踢羽毛球、摇呼啦圈、石头剪子布、让世界和平、跳房子,等等。
哇!数不胜数!这些游戏大部分都流传到了今天,有些孩子还在玩的游戏,我们成年人经常会看到,让我们产生怀旧的感觉,怀念小时候的游戏。
记得小时候,游戏总是离不开白杨。60年大洪水后,西湖老城区出现了许多茂盛的杨树,杨树叶中产生了“挂老宝”。每年秋天来临时,大量丰满的杨树叶吸引着孩子们去采摘,然后摘下来,用茎钩住。谁不把它们挂起来折起来,谁就是老宝。有的人为了把梗变老宝,就在墙上磨,在脚下啜饮,不管多脏。为了成为老宝藏,他们想尽办法改造它们。
以前的折叠游戏,不是现在孩子在书店买的一些折纸。那时候,我们会把手帕折成“老鼠”,把狗尾草折成“小狗”,把杨树叶折成“小包”(那是过家家时妈妈胳膊上的篮子和钱包)。
“铆爬犁”是老人的名字,现在叫滑狗爬犁。以前一般的穷人家不叫它爬犁,但是天性爱玩的孩子总是那么聪明——偷偷拿出自己的铲子或者脸盆,背着大人在黄土堆上滑行。冬天天黑得早,听到大人叫,也不会马上回家。等你家亲自出来找,就该挨打了,因为脸盆磨破了,铲柄坏了,棉裤的‘后屁股’又湿又粘的黄土。一顿暴打后,你会偷走这些财物,到外面去铆雪橇。
“天下太平”是用木棍或石头在土地上画出“天”字的游戏。先在格子里写上“天下太平”四个字,然后获胜者通过“石头布”写一笔。写好后,在“田”字周围,会分别画出小笼包和小旗,斜着画“住安白”。这种游戏反映了过去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温饱”的需求。现在,找块地玩这个游戏不容易。如果找到了还需要粉笔,那你只要去商店买个塑料地图玩玩就行了!
“伊嘎啦哈”是汉族的传统游戏。“嘎啦”是猪的关节。这个游戏需要猪的五个关节。人们编造了许多“通行证”,看谁的技术好就能通过比赛。现在市面上卖的塑料加拉哈,不像真猪的骨头那么好玩,因为塑料太轻,很难控制抛向空中的力度。
回顾过去,游戏是一项贴近自然的活动,非常简单,免费,没有任何费用。现在的孩子会吵着要父母买这样那样的玩具,但还是觉得自己有的玩具不好玩。现在孩子想要的都有了,但是为什么不那么开心呢?因为他们缺少玩伴,最重要的是他们很少有机会和小朋友一起玩。除了补课就是训练,家长也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出去玩。小时候,家人不在乎我们去哪里野,只要我们回家就好。
最后,我想说一下女生的游戏“蹦极”。传统的蹦极伴随着许多时代的歌谣,如:
“南京路上有八家公司,一条裤子穿九年,前三年后三年,缝完三年。”
——《好八连》
“江姐是为江姐好,你为人民流血牺牲,献血不是白献血。我们一定要报仇!”
——《江姐》
我发现现在的女生跳橡皮筋的时候,只是傻笑着跳来跳去,那些优美的传统歌曲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多可悲的事啊!
记得当时著名学者王蒙来本溪做“和谐文化”的论坛,说现在的作品没有历史感,历史是时代的烙印,就像有些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熠熠生辉,不仅在于它的“历史性”,还在于它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我实在受不了现在的人连孔子是谁都不知道。”我也很无奈现在的孩子连《好八连》《江姐》这种游戏歌都没听过。游戏和文学艺术一样,它的发展和传承需要一定的传播者。我觉得最直接的沟通者应该是孩子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