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学史
古代医学史:引言中国是医学文化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当文明的曙光照耀亚洲大地时,遍布中国的一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及面连成一片,形成燎原之势,逐渐融化成文明时代的光辉。从此开始了中国医学文明史。
中国有5000年的文字医学史。由于东方文化发展的特点、近代西方科学的影响和西方医学的传入而形成的中国特有的理论框架,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层次,在东西方医学的交汇处是复杂的、多态的。
古代医学史: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汉医学历史最悠久,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最丰富。
中医学起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在中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出许多名医和重要流派及名著。
在中国历史上?神农一日尝百草,遇七十毒?传说反映了古代在与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辛过程,也是中医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公元前256年),中国就出现了药酒和汤药。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前)的《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有药物的书。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内经》是哪一年提出的?冷的是热的,热的是冷的?,?入五味?,?五脏苦为补泻?理论,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
古代医学史: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0-220年)许多医学家在收集和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的药学资料后写成的。这本书收录了365种至今仍在临床使用的药物。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医的初步确立。
3000多年前,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中国医疗保健和十余种疾病的记载。在周代,使用了诊断、药物、针灸和外科的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著作《黄帝内经》。这本书是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张仲景的《伤寒论》专门论述了各种杂病的辨证论治原则,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的外科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开始使用全身麻醉?马飞先生?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脉经》总结了二十四种脉象。这本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在国外也有传播。这一时期,医学学科的专业化已经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A&B经典》;《抱朴子》和《肘后》是炼丹家的代表作。药学上,有雷公的烘焙之论;外科有《刘鬼遗》;《病证诸源论》是病因学专著,《颅经》是儿科专著。新修订的《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海印经纬》等。此外,唐代还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方子,如孙思邈的《千女方》、王韬的《外台秘笈》。
唐代(618-907)的经济繁荣促进了中医的发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本草——《唐本草》的编纂和修订。书中收录了850种药物,并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的规模格局。
在宋代(960-1279),针灸教学有了很大的改革。王著《铜仁穴针灸图说》。后来,他又设计制造了两个同样大小的针灸铜人,供学生练习。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一批医学家提出将伤寒、温病、温病分开。到了清代,伤寒理论达到了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病论》等专著。
从明朝开始,西医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主张?中西医结合?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行者。
明代(公元1368-1644年),药理学家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中医巨著,收录了1892种药物,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著作。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药的植物学、鉴定学、化学、药理学和临床医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确立药源、鉴别药材真伪、解释作用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全国药源调查的基础上,于1961编制了全国和地方中药志。65438-0977年《中医大辞典》的出版,使得古籍记载的中药数量高达5767种。与此同时,各种中医药参考书、许多地方中医药专著、与中医药有关的报刊相继出现,各种中医药科研、教学、生产机构纷纷建立。
以上都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古代医学的历史大纲。如此延续千年的医学文化和文明,在世界医学史上并不多见。中国有大量的经典医书,有大量的名医,同时也是世界罕见的。中国传统医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在与现代医学文化发生碰撞、对抗、结合,并注意从国外先进文化中吸收有益的东西后,出现了对中西文化融合编纂的探索。传统医学正在走向现代化。
中国近百年来现代医学、传统医学、中西医结合的格局,将客观再现和评述中国近百年来的现代医学史。
中医史对于中国古代医学研究,对于现代医学,或者与不同医学体系的比较研究,对于医疗、教学、科研、卫生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涉及的时间和空间很长很广阔,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