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了探讨。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他们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很多老师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往往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忽视了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第二,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只有老师的科学指导是不够的。学生必须有足够的历史学习意识和热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然而,目前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是被动的,习惯于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习知识。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不高,根本就不想花时间去自学,历史学习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一)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

第一,历史是研究人的前世的学科。如果只看课本上的文字资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有必要通过创造生动的场景和使用有趣的语言来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二是初中生缺乏足够的阅历,价值观与历史课本上描述的时代不同,导致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困难。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合理的引导,调动学生的持续思考,鼓励他们积极表达个人观点,以促进他们良好性格的形成。

第三,学生将有不同的方式来归因于他们当前的学习情况。比如,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水平差、学习难是学不了历史的,心理负担重;而一些成绩不稳定的同学则倾向于认为自己运气不好导致了自己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对当前的实际学习情况关注不够。这些错误的归因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老师一定要及时纠正,督促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成败,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以积极的心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二)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学习策略

1.在阅读中培养不断思考的能力

在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中,历史教科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应采取措施,让学生在阅读课本中不断“提问”,深刻理解课本内容。

比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学生了解到“鸦片危害极大,民众禁烟呼声极高”,但会对“禁烟运动”深感不解。这时,老师可以巧妙地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问学生:谁对鸦片的需求最大?通过思考,学生回答:他们是政府官员;第二,再问一句:不抽鸦片的官员支持禁烟吗?答:政府接受了英国鸦片商的贿赂,官员的态度很难说。三、问:除了给政府好处,英国商人还做了什么?a:贩运武器;再问一句:英国商人为什么这么嚣张?答:英国政府支持英国商人的行为,清政府官员腐败,导致禁烟运动效果有限,英国商人肆无忌惮。这样,通过不断的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及其背后的本质根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历史的兴趣得到了培养,这也有助于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培养从历史角度思考的能力。

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让他们用历史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比如在戊戌变法的教学中,学生了解到谭嗣同曾写诗表达自己“无力回天”的心情。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提炼出“不能”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改革为什么失败”,具体涉及到改革派的错误选择、得不到群众支持的原因、自身的软弱与妥协、反对的声音。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学生可以逐渐理解“资产阶级的软弱导致政治改革的困难”这一根本原因,有效提取信息和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创造实践机会,引发持续的探索和创造。

初中生要学会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应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提高自身素质。

比如在原始农耕生活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分别设计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住房模型,总结这两种模型的设计思路和特点。就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逐渐找到了“所在地的自然和天气条件决定了房屋的特点和功能”这一本质原因。而且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把自己在实践中的观点以论文的形式写出来,并对其写作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自主学习知识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快转变思维,认识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用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和反思,从而深刻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迅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