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山东人(和一些河北人)北上关东。是什么时候?和当时的政治有关系吗?谢谢你

作者:来源浣熊牙牙学语

-上映日期:2004年8月22日6: 56: 00。

勇闯东北(在旧中国的东北勉强生存)

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北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

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是破关流民最多的地方,山东最多。

关东的“擅闯”,说明是越轨行为,违反禁令。事实上,近代咸丰十年(1860)以后,去关东谋生不仅不合法,而且合法。“闯关东”这个词在近代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它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已经确立。“穿越关东”历史悠久。

早在宋辽金元时期,就有汉族流民外出寻物,来去自由,无需“闯入”。清初不存在难民“闯关”的问题。相反,他们受到了清政府的鼓励。关东地广人稀,加上开国战争的影响,人往死里逃,“民畏入关如猛虎。”福临入关建都京时,随军入关的满族人多达90万。于是,关外“荒无人烟,满目疮痍,良田千里,地无一人”,一片荒凉。广东是一个“繁荣之地”。清廷为了固本培元,屡下诏令,命令地方官员“招徕流民”,开垦荒地。顺治十年(1653),设立辽阳府(下辖辽阳、海城两县),颁布《辽东招民垦荒条例》,宣布辽东开疆,奖励官民征集和响应。《条例》规定“招人培养达一百人者,赐知县衔、驻军衔;六十余,文授州同州,军授将军千余人;五十以上,文颁于郡,军颁于总;招人多的,每100人加一级。每个新兵给一桶月粮,每块田一个,种子六升,每百人二十头牛。”在这种优惠政策的“鼓励”下,“路演穷骄”的人很多,但规模有限,仍然是涓涓细流。尽管如此,清廷还是相当不安。《辽东招人垦荒条例》(15)颁布后,即康熙七年(1668),山海关大门关闭,条例作废。清廷封杀东三省,当然有很多原因。比如关东是人参的起源地,百姓的生计就是以此为基础的。进山偷采的难民有几千人,屡禁不止,只好关闭。另外,东北有个围场供皇室狩猎,但围场地面辽阔,不可能禁止“游民,以开荒为名,非法穿越禁地,私自猎捕藏匿动物”,简单取缔。此外,清廷关心百姓生计,恐流民如刺猬聚集,抢夺百姓饭碗,“必然导致生计萎缩。”虽然这些理由很充分,但在我看来,“闭关(山海关)”的深层原因是为了保存满族固有的文化。圣旨明确规定:“我满洲等人,不得不在汉朝居住,但来乌拉、宁古塔等地的士兵,不会改习满洲。”如果今天提倡文艺,我们稍微开明一点的孩子都会专心读书,不关注军事装备。.....把我的圣旨告诉乌拉、宁古塔等人,并向黑龙江将军学习,互相勉励,但不要起一点疑心。”:“盛京吉林是王朝兴盛之地,若听流民杂居之地,则与满人风俗密切相关”;吉林是我们国家的基础...难民们偷偷溜走了...刚开始他们做帮工,后来逐渐把亩田分给了旗人;既然佃户种类繁多,旗手又咸又舒服,又不知道名作,必然导致生计萎缩,而且习惯了中国的风俗,也就不再懂得骑射之术,难以还手。类似于圣旨,经常颁布。在清廷看来,满族的武艺不能丢,满族的风俗习惯不能杂。满族如果不“习惯中国习俗”,不被中原文化同化,就不得不封闭自己的“自我”。在满族贵族心中,“满汉观”很深,恐怕没人质疑。或者可以说,“闭门造车”是“满汉观”主导意识下的“理性”行为。“满汉观”的产生,除了文化固有的排他性外,主要是因为战争的阴霾。“扬州十日”、“嘉定大屠杀”、“留发无头、留发无头”等一系列暴行,造成了深刻的民族矛盾,汉人多次反抗,“反清复明”不绝于耳,“满汉观”更是举步维艰。乾隆五年(17),上谕令流民住在奉天府,试送,...定下十年的期限,让他们陆续回国。乾隆十五年(1750),难民返回故土的期限已过,随即发布严令。当然,清廷也知道单靠“闭关锁国”不足以抵御“汉关”的入侵,流民可以漂洋过海到辽东,经蒙古进入关东腹地。有鉴于此,康熙花了几十年时间设置“柳条边”,“私越者,从重处罚。”

清廷虽煞费苦心,却无法禁止。相反,来自北方的难民越来越多地进入海关。康熙五十一年(1712),上谕说仅山东流民就超过十万。据估计,乾隆四十一年(1776),华北农民(包括已改流民身份定居关东的)有180万人。因此,“尽管清王禁止中国人进入周皇帝的家乡,尽管他们设法阻止自己的旗手离开满洲,但他们最终无法阻止H. G. Wells对中国垦殖文化的所谓“大力传播和扩张”。满族人为了种族关系而保护祖籍的行动,不过是胜利者失败的滑稽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