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渡烧酒作坊遗址的发现

中国灿烂酒文化最真实、最完整的证据——李渡九韶作坊遗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中国和世界的财富。

2002年6月,江西丽都酒业有限公司对老厂无形堂生产车间进行改扩建。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铲子碰到了硬物。挖开周围的泥土,发现坚硬的物体竟然是一个陶罐。我们不敢大意,小心翼翼地挖着,初步判断挖出了古代酿酒的遗迹。丽都酒业公司立即上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经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文献,报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李渡烧酒作坊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发掘,一个完整完整的酿酒遗址让世人惊叹:元代的陶罐、酒窖、水井,明代的炉灶、晾堂、蒸馏设施、沟渠、墙基。出土文物350余件,其中陶瓷酒器70余件。整个场地呈凸形,面积约654.38+0.5万平方米,开挖面积约350平方米。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的发现,再次见证了江西悠久的酿酒历史,丰富了李渡酒的文化内涵。北宋诗人晏殊写过《浣溪沙》,“岸边虎杖花浓,春水绿波东流,船轻易追。渔翁醒了,再拨,鸳鸯飞去又回头,一杯酒消眉。”就像抚河两岸的景象,反映了李渡古镇与酒的渊源。杭州商学院食品学院副院长、教授邓认为,杜丽烧酒作坊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在中国酿酒史上有三大意义:一是中国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蒸馏酒作坊遗址;第二,站点在技术和布局上不缺物品;第三,是沿用至今的酿造作坊。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具有其他遗址不可比拟的价值。从时间上看,杜丽酿造烧酒自元代开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不仅是中国第一,也是世界上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酒文化载体。方水晶始于明朝,剑南春始于清朝。从规模上看,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是目前国内发掘的最大的酒窖作坊遗址,已发现的地下遗存面积至少有1.5万平方米。加上地面上的街区、餐厅、商业港口,* * *形成了充分体现中国古代酒业发达状态的遗产格局,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河北徐水、方水晶、四川成都、剑南春、绵阳等地只有地下酿酒作坊,没有酒厂等遗迹。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不仅是南昌和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李渡烧酒作坊,历经700多年,见证了人类的繁荣、沧桑和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