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和瓦罐的历史典故

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太注意,经常不经意间泄露一些重要机密,导致大臣们的周密计划无法实施。每个人都很伤脑筋,但很难坦率地告诉韩昭侯。

有一个叫唐的智者,自告奋勇到去,对说:如果有一个玉质的酒器,价值几千块钱,中间是空的,没有底,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你站不住脚。唐火公又道:有个瓦罐,很不值钱,但是不漏。你认为它能装酒吗?韩昭侯说:是的。

于是,唐熙官顺势而为,然后说:在这里。一个瓦罐,虽然不值几文钱,很简陋,但是因为不漏,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质的酒器,虽然很贵,但是因为是空的,无底的,连水都装不进去,更别说人家会往里面倒好喝的了。人也是如此。作为一个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最重要的礼仪的君主,如果他经常透露他的副手们讨论国家的秘密,他就像一个没有底部的玉石。即使是最有才华的人,如果他的秘密总是被泄露出去,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他就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谋略。

韩昭侯突然明白了这些话。他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对,你说得对。

从此,每当要采取重要措施时,韩昭侯对待大臣们策划的计划和方案都小心翼翼,甚至晚上独自睡觉,因为他担心自己在说梦话时会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以致误了国家大事。

唐公导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智慧的人很会说话,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国安邦的道理;一个明智的领导者是一个能虚心接受意见,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