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励志人物及其事迹。

励志人物——牛根生

牛根生,从事乳品行业27年。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个人全部股份成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牛根生于1999创立蒙牛乳业,在“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使蒙牛如今拥有“一个全球样板工厂、两个国际示范牧场、三个全国销售液态奶”。目前,蒙牛在14个省级行政区建设了20多个生产基地。产品覆盖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所有地区。开发的产品包括液态奶、冰淇淋、乳制品等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蒙牛速度”在中国商界引人注目。CCTV200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在牛根生的获奖感言中写道:“他是一头牛,但他跑出了火箭的速度!”蒙牛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如:荣获“中国成长性百强企业”称号,中国乳业竞争力排名第一,拥有中国最大的“国际示范牧场”,首次引进挤奶机器人,成为中国乳业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蒙牛抱枕产品销量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消费者综合满意度”同类产品第一,也是2003年香港超市唯一获奖的内地品牌。蒙牛也是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乳企,一举获得“2004年最佳IPO”称号。牛根生信奉“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和“富则聚人,富则聚人”的经营理念。他带领的蒙牛与亿万消费者、数百万股东、数百万奶农、数十万产销大军形成了同命运,被称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饭碗企业”,由此诞生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每户一头牛,每户一头牛。一家有两头牛,不用愁吃穿;一个有三头牛的家庭,三年五年就会盖一栋洋楼;一家的牛比蒙牛的老牛还牛。”1978成为呼和浩特市大黑河牛奶厂的牛工1983内蒙古伊利集团(原呼和浩特市惠民牛奶食品厂)厂长1992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1998 1998年底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职务,1999年起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牛根生获得以下荣誉:“2002年中国十大企业家”;“2002年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导者”;“2003年中国新企业领袖”;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4年“中国规划最高奖”等。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1999年8月由自然人出资成立。目前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成立短短几年,蒙牛业务收入从1116上升到全国乳企第二。

采访

虽然可能有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但牛根生和郑俊怀,一起共事多年,在拳台上打拼多年,对财富的态度却截然不同:郑俊怀似乎想带走不属于他的东西,而牛根生却把原本属于他的财富拿出来。

近日,牛根生发起“老牛基金会”,牛根生透露,该基金会已在呼和浩特注册。除了他,还有奶协、政府官员、蒙牛中层领导,但三年内,其他机构和个人最多只能给基金会提供1元人民币。目前主要资金为牛根生2003年分红的565,438+0%,约300万元。

12 18下午,本报记者在蒙牛集团总部与牛根生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独家对话。它的办公室比较简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牛”多,屋内摆放着三件牛形工艺品和三幅“牛”画。

很难做出决定。

《中国经营报》:做成立基金会的决定容易吗?

牛根生:2002年底,我在想这个事情。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并且重复了几次。那时候我也静下心来看了一段时间书,看的最多的是道德经。2003年底开始运营。但在我做出这个决定后的一年里,我体验到了我这辈子从未体验过的快乐,一种超越的快乐(此时,牛很快松开了她的领带)。我现在也很踏实,不担心别人的恐吓,对自己疯狂追求财富也没有误解,所以孩子找个人会是真的。

中国经营报:你家人同意吗?

牛根生:现在我老婆和两个孩子都签了协议,但是2003年底我跟他们说这个想法的时候,家里人和亲戚都很矛盾。在我们家,大家都认同,只是理解的深度。

《中国经营报》:你已经上了富豪榜,但我听说你不认为自己是富人。为什么?

牛根生:在我创办蒙牛之前,我还以为自己是有钱人。当时我有654.38+0多万元从伊利股票变现。在内蒙古,我可以过得很舒服。但是现在,我欠了200多万的外债。至于我拥有的股份,只是一个数字,我可能永远也花不完,因为在极度敏感的港股市场,我可能一辈子都不敢把股份变现,因为这对企业股价的影响非常不好。我为什么要让那个数字束缚我一辈子?

《中国经营报》:你希望你的企业家、朋友和同事以你为榜样吗?他们对你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牛根生:没想过,但是说实话,真的很难做到。连我的同事和下属都有不同的看法。

中层以上有“接班人”。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什么对你的企业长期健康运营有好处?

牛根生:我年轻的时候就明白这个道理。我为大家花钱的时候朋友听我的,做坏事的时候朋友听我的。

食品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作为一个不到七年的企业,我们必须在竞争方式和手段上,在管理体制上有新的突破。我应该有外国应该有的,他没有的,我们也应该有。老牛基金会的成立,对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就是这样一个突破。

对于新任董事长兼CEO来说,他不仅获得了应得的利益,还获得了商业上的最高奖项。根据基金会章程:本人不再担任董事长后,本人股份中不足10%的投票权由下一任董事长继承行使,董事长也将拥有基金的控制权和基金会给予的最大份额奖励。不仅有话语权,还有分配权,一定会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谁能给你这么多?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这是打造百年蒙牛的必由之路吗?

牛根生:当然不是,但是我真的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第一财经日报》:打造百年蒙牛能高枕无忧吗?你有其他想法吗?

牛根生:光靠自己是不够的。如果其他的事情都做了,多做一点大概会让蒙牛更健康。

《第一财经日报》:你们成立基金会最大的目的是让蒙牛健康发展,那么有没有考虑接班人的问题?

牛根生:当然,我们考虑过。一般来说,有两三个接班人。我们企业已经确定了两个接班人告诉我,另一个不确定,准备“空降”;董事长的接班人是2002年确定的,候选人在我的副总裁中。

我没有被外资剥削。

《第一财经日报》:有媒体说你当年上市的时候,对一些事情不太清楚,现在被剥削的很惨,是吗?

牛根生:这个说法不客观。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每个上市公司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都有自己的特点。蒙牛是内地首家在香港红筹股上市的民营企业。很多问题,比如所有制结构,都很复杂。想在香港合法上市,只能请别人。既然是邀请别人,怎么能不让我受益呢?况且这些外国投资者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之前和很多国家很多行业的很多公司都有过合作。我们只是其中之一。投资人都是傻子吗?

《中国经营报》:你如何看待2004年和2005年的中国乳业?

牛根生:2004年对中国乳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网上的消息,伊利丢帅,完达山起冲突,三鹿受委屈,三元输换帅。我们也被污蔑,五大外资乳企基本都退出了,这和整个行业的残酷竞争是分不开的。现在有些地方的牛奶价格还没有水价高。我相信2005年是大有希望的,因为物极必反,乳业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反弹。

●1958出生于内蒙古

●65438-0978,呼和浩特市大黑河牛奶厂当牛工。

●1983内蒙古伊利集团(原呼和浩特市惠民牛奶食品厂)厂长

●1992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

●1998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职务。

●1999成立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裁。

●2002年,蒙牛荣膺“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中国经济最具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产业领军人物”,在中国乳企中的排名由1116上升至第四位。

●2003年获中央电视台“中国新企业领袖”和“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称号。

●2004年在香港上市,获得“中国最高策划奖”。

●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个人全部股份成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

●2006年辞去蒙牛集团总裁。

●2009年8月28日,牛根生辞去内蒙古蒙牛董事长职务,由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接任,但牛根生继续担任公司董事。

●期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BA。

行情

“一天一斤奶,让中国强大!”

"我自己的座右铭是以智取胜,以德取胜."

“我对别人看来有风险的事情感到安全。什么是安全?非凡的冒险是安全的。一般人想不到的肯定是安全,因为别人还没想到那个区域,那个区域就是我的!”

“动摇是最大的失败。想失败就要动摇。动摇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失败。不摇,结果有两个,一个是失败,一个是成功。”

“首先要做的是做好工作。人做不好,做的就不是人事。企业家做好一件事有三个条件:第一,懂人性。第二,当总统必须有远见。第三,勇气,总统的‘切割’需要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