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学好历史
第一,注意利用教材中已有的插图、挂图、地图集等资源。如“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引导学生观看有趣的时局地图,其中以动物为代表的国家和被占领的地方在学生脑海中形象地反映出来,学生更容易掌握帝国主义夺取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在中国进行瓜分的情况。再比如,在讲北伐战争的时候,用战况挂图来说明战争进程,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为战争离不开地理位置的变化,即使老师讲得再多,学生也还是很模糊,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心理学认为视听学习效率最高。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时,通过图片、剪辑过的视频图片等,将无法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或接近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比如说到129学运,将电影《青春之歌》中的一个片段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感知一个生动的历史形象的同时,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再比如,谈到中国敌后战场的游击战,其中涉及多种游击战战术,如地雷战、地道战等,通过影片剪辑,让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联系实际,调动积极性
多年来,历史普遍被中学生忽视和厌恶。原因之一是学生觉得学历史没用,课本上提到的历史事件离我们太远,觉得没意思。只有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一,在教学中适当讲授乡土史。因为乡土史的内容是当地和附近的历史,直观,学生兴趣浓厚。比如讲到抗美援朝,给学生介绍泰兴特功杨根思的事迹;在谈到唐高宗六次赴日时,鉴真指出,其中三次是从扬州南郊的瓜洲渡口入江的。在谈到太平天国时,他指出江北营设在扬州,让学生体验身边的历史。
第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比如中东问题,印巴矛盾,都有其历史根源。结合这些热点,教授历史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学生很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第三,联系相关学科。历史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尤其是语文、地理和政治。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科知识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谈到段政府制造的“三·一八惨案”时,提到这是中国教科书中“勿忘”的历史背景。这样历史科目和语文科目相互参照,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
第三,学生参与,培养自学能力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言堂是最常见的,而学生厌倦的是教师的全勤,他们迫切要求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更高的层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引导学生学会阅读。“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阅读课本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注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知识点。比如科学文化知识很琐碎,我们会通过让学生看课本,自己总结知识要点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答案。
第二,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可得或不准确,就没有历史。”文学是学习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重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在现行的历史教材中,基本上每一课都有一些原始史料供学生阅读,这些教材都是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的。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如在《南京条约》附件中谈到“片面最惠国待遇”时,引用史料说明“大皇帝将来若有新恩施等国,也应允许英国人分享”,以深刻理解“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概念。再比如,谈到鸦片的危害,用书中的一段史料来说是非常有害的,“其毒于世,法当严之。若仍任其发展,将使中原兵少御敌,无钱支付。”让学生先用现代汉语翻译一下,然后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再举一些具体的例子,让他们深刻体会鸦片的巨大危害。通过这样的史料分析,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三,老师确定讨论的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比如在谈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讨论“你认为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比较难的。有同学提出美国人扔了两颗炸弹,有同学说苏联红军消灭了日本关东军主力,有同学说是中国人民抗战。学生之间发生了争执。在此基础上,我提醒同学们,内外因素放在一起,这是主要原因,同学们共同得出结论,这是中国人民的团结抗战。在讨论中,老师一方面是讨论的参与者,另一方面是引导者。讨论中得出的结论不是老师直接做出的,而是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出来的。通过讨论,学生充分参与了教学过程,增强了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从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