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历史和历史价值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它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是明朝皇帝朱迪以南靖宫为蓝本,用了1407-1420年的时间,招募了长江南北的能工巧匠和仆从。
历史价值包括:北京故宫35万件,一级品1100余件,二级品约5.6万件,上世纪以来从全国110余座窑中收集的陶瓷标本3万余件。
北京故宫收藏历代青铜器15000余件,其中先秦青铜器约10000件,有铭文的1600余件,均占国内外传世和出土总数的1/10以上。是国内外收藏中国青铜器最多的博物馆。
扩展数据:
故宫被一堵高10米的城墙包围着。长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外有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故宫整体布局对称、严谨有序,每一寸砖瓦都遵循封建等级礼仪制度,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故宫被称为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国克里姆林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评价:故宫是中国五个多世纪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其园林景观和拥有9000间包含家具和手工艺品的巨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期中国文明的宝贵历史见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北京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