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历史变迁图
在历史时期,黄河在平原上中游也发生了演变,有些变化很大。比如内蒙古河套河段,在1850之前的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条支流,北支为主流,阴山脚下的吴佳,南支为现在的黄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吴佳下游被封堵断流约15公里,南支成为主流,北支成为后桃灌区回水渠道。龙门至潼关的河道也起伏较大。但这些河段的演变对整个黄河的发展影响不大。黄河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流变迁的范围大致是从北部的海河到南部的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1500多次,大改道20多次。
二、黄河口的历史变迁历史上,黄河以“好淤、好决、好徙”著称。
河流下游的变化极其复杂。从金梦到荥阳(南岸)和武陟(北岸),由于河流受到南岸山脉的约束,它只在自西向东的方向上移动很少。金梦古城在这座城市以北12.5公里,古黄河甚至在金梦古城以北。现在黄河离金梦只有2.5公里了。可以看到,这一段河流向南移动了约10公里。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大规模改变方向。
分流不仅频繁,流路紊乱,而且覆盖面非常广。历史上有几十条河流,像折扇的肋骨。
武陟、荥阳为扇钮,扇骨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黄河改道对这一广阔地区的地貌变化有很大影响。
据文献记载,从先秦到解放前约300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3次,平均三年决口两次,重要改道26次。清代初学胡玮炜整理总结了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在《龚宇略》中提出了五大迁徙说。
咸丰五年(1855)后,铜瓦厢决口分流,加上一次迁徙,合称“六大迁徙”。再加上战国前期以前的原始老路,可以概括为七个阶段。
是这样描述的:战国初期见于先秦文献,为人们所熟悉的虞河,就是“龚宇河”。据《龚宇水鉴》一章描述为“东渡洛岭,至于大榭;北方有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逆水入海也。”“洛陵”是洛水入河之地,“大仙”在今河南浚县,表示古河从河南荥阳县光雾山北麓向东北流至浚县西南的西古苏山胥口,再沿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就是取水,“大陆”指的是大陆。说明大河在今天河北省曲周县南部,接受西来东往的漳水,然后北上到大鲁泽。
“九河”泛指多数,指黄河下游在冀中平原游荡流动形成。“逆江”是河口潮汐水的倒灌,在今天的天津东南入海。
古代黄河下游的另一条河流,见于先秦文献《山经大河》,因《山经》中没有河流径流的记载而被世人所忽略。谭启祥发现,龚宇流到河北莘县后,“山经河”分支向北流,汇入脱脱,再向北流到蠡县南部。
西汉末年,文献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流是《汉书地理》和《汉书沟记》中的河流,即《水镜河记》中的“大江俗”。胡玮炜说:“周定王五年(602年前),河道由胥口向东迁移至洛川,至滑台城右,东北至溧阳县南,东北至凉城县,东北至长寿晋。于是河水离开洛川,在东北入海。”水镜”被称为“这条河如此亵渎神明”
认为是大禹治水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这条“大河”的具体径流如下:与、河道相同的苏胥口以上河段,从苏胥口东北流向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胡玮炜有详细描述;过了长寿津,河水向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东经高唐县南,再到东光县西与漳水会合,再向东北流经汉章武县(今黄骅县富义城),向东入海。
谭启祥的考证表明,虽然说这条河始于周定王五年的河徙并不可信,但这条“大江如此凡俗”的形成很可能早于龚宇和山景的河流。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共存,成为主要的。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齐、赵和魏分别在河东西两岸修筑了绵延数百英里的堤坝。
此后,龚宇和山景的河流被切断,韩志的河流一直延续到汉朝。战国中期,下游河道全面筑堤,起到蓄洪拦沙的作用,所以河床相对固定。
其间虽然肯定溢出过九次,但最著名的还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河流定于昝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在东南注入巨野(今山东省西南),达淮、泗”。这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黄河夺淮入海。
洪水“十六郡”持续了二十多年,直到元丰二年(109)才被阻断。几年后,大部分后续的决口都被堵住了,河流恢复了原来的路线。
这条河已经稳定了475年。但到了西汉末年,由于泥沙的长期堆积,“河高于平”,大改道不可避免。
宋初王莽建立三年(11),第二次大迁徙发生。“河决卫县(治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潘清河以东的几个县。
首先,莽恐河在元成(今河北省大明东)绝对是一场深重的灾难,而且绝对是往东。远成不愁水,所以不堵。“山东西部、河南东部水患泛滥近60年,直到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修筑运河、堤防,从荥阳东一直延伸到黔城(今山东省高青县东北),才形成了东汉时期的大江大河,即唐代《水镜笔记》、《元和县志》所记载的大江大河。
东汉大江的位置在西汉的大江以东。它从长寿津开始,告别了西汉的大江,顺着古洛河向东,然后蜿蜒在现在的黄河和马家河之间,直到现在进入宾县以南的大海。离海的距离比西汉的大江要短,河道也比较直。东汉以后,河流的含沙量相对减弱了。
由于这些原因,这条河稳定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期间很少溢流,也没有大的改道。因此,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未能到达运河,《隋书地理》中也没有黄河的记载。
唐末宋初,由于下游河口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出现了多次决口。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唐景福的第二年(。
三。黄河河口变迁史1。战国初,1。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的“雨荷河”,也就是“龚宇河”。
古代黄河下游的另一条河流,见于先秦文献《山经大河》,因《山经》中没有河流径流的记载而被世人所忽略。2.谭启祥发现,龚宇河到达河北莘县后,过山河向北分流,与托比水汇合,再向北流向澧县,在澧水汇合。
2.西汉末年,1,文献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是《汉书·地理志》和《汉书·沟志》中的河,即《水镜河笔记》中的“大江凡俗”,被认为是大禹治水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第三,宋初(1),王莽建立三年(11),发生第二次大迁徙。
“河决卫县(治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潘清河以东的几个县。首先,莽恐河在元成(今河北省大明东)绝对是一场深重的灾难,而且绝对是往东。远成不愁水,所以不堵。”
第四,北宋以后河道1,北宋八年(1048),第三次大迁徙。黄河在涿州尚湖决口,后转向西北,经河南黄河以东,河北大名以西,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沿南宫以东,枣强、武义以西,献县以东,入青县御河,天津自界河入海。
宋人把这条河称为“北流”或“北派”。5.金章宗明昌五年至明朝弘治初年,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第四次大迁徙,合觉吴恙光禄村。
定河后,黄河南移,分别入泗水、吉水旧路,形成南、北新派。河水的二三十分之一从北清河(今黄河)流入大海,七八十分之一从南清河(泗水)流入淮河。
南派水势大于北派,是黄河在山东丘陵南部流行的开始。六、明弘治至清咸丰河道1,明弘治八年(1495),建成断黄陵港,用一条淮河接收全河之水,为第五次大迁徙。
七、清咸丰五年后河道为1,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在杨澜(今河南兰考附近)童瓦室决口,越过山东寿章县章丘镇运河,携带清河入海,第六次大迁徙。百度百科-黄河口。
四。黄河从古至今的变迁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自古以来就是一条浑浊的河流。
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而被称为“浊河”。1世纪初指出“河水重浊,数一石六斗泥”。
唐宋以后泥沙增多。这些泥沙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高度淤积,都受到堤防的约束,长期形成悬河。
秋、夏汛期,防御薄弱,从漫顶到分水不等。据史料记载,在1946之前的三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3次,河流改道26次,决口1000多次。
洪水北起海河,南至淮河,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对我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就黄河下游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战国以前,上限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为两岸没有堤防,河道极不稳定。
据文献记载,黄河多次往返,其中有《龚宇》、《山海经·北山经》、《汉书·地理》记载的三段。前两条路在河北平原西部,沿太行山山麓向北。山经下游一般向北流向永定河冲积扇南缘,向东经过雄县、巴县,在今天津附近入海。龚宇下游在今天的莘县与山景河分叉,经过今天的河北平原中部,在青县以东入海。韩志的大河离开太行山东麓,流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
战国中期以前,上述三条河流要么相互支配,要么同时存在,但它们流经韩志的大河是常见的。在古代,“河”是黄河的专名。
据《汉书》记载和《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有10多条被称为“河”的水道,它们可能都是黄河经过一定的断流和迁移后的老路。(2)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初(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战国中期,下游大量修筑堤防后,固定河道为《汉书2地理》记载的大江,结束了长期多溪分流、频繁改道的局面,我们暂将其视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人烟稀少。当初筑堤时,两岸堤防宽度为50李翰(1李翰,相当于今天的414米)。大流(水的主流)要在堤防中游走,河流的蓄洪能力强,不容易决口。此后,牙数与日俱增,在大堤内河航道两侧淤塞的一大片沙滩上进行围垦,筑起人民的堤防自卫。离得远的,离水也就几百步。
结果河床受迫,河体曲折,淤积迅速,险情连连。西汉末年,今天河南浚县的河道,“河高于平地”,显然已成为“悬河”。
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公元11年,王莽东破黄河,河与淮河之间的洪水持续了60年。
③1至10世纪(东汉至唐末),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元城、魏县(今河北省大明东)上方决口,河水泛滥到清河县以东的几个县。当时因为河水决定向东流,王莽不主张堵口,因为他在元城的祖坟没有受到威胁。公认洪水历时近60年,导致黄河历史上第二次大改道。
此后近千年间,黄河下游相对稳定,偶有漫溢,无大规模分流。原因如下:第一,东汉时期,大量游牧民族开始在黄河中游定居,退耕放牧,次生草原和灌木取代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
第二,公元70年,在王景的领导下,西汉后期泛滥的河水得到了综合治理,然后修了一条新的河道,大致流经冀鲁边区,从长寿津(今濮阳西王滨一带),从西汉的大河,顺着古洛河道,经过今范县南部, 在今天的阳谷县和古洛河之间改道,经过今天的黄河和马家河,然后在山东利津县入海。 第三,当时黄河下游支流众多,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还有一些湖泊沼泽,都起到了分洪、排沙、调流的作用。
④经过10世纪至1127(唐末至北宋末)近千年的积累,黄河下游逐渐淤塞。公元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改道近百里。
到了五代,溃口频率明显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到11世纪初,在今天的山东商河、惠民、滨州等市县,河面已是“高楼大厦几乎超过了丈”。
此后,溃口位置上移至赣州(今河南濮阳)和滑州(今滑县东老城)一带。总的趋势是河流逐渐向北摆动。
五代末北宋初定的池河、恒隆河,都在唐代大河以北。1048年,商(今濮阳东昌湖姬)决口,其北流经过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今南运河)与界河(今海河)在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校”。
这是黄河历史上的第三次大改道。(黄河北流有三次:上湖昆、小武昆、内黄口)⑤ 1128 ~16世纪(金元至明嘉靖万历年间)1128(南宋)
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循化、滑溜一带的旧路,不再进入河北平原。随后的700年间,流入东南的淮河。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也是黄河第四次大改道。
君与滑之间的河道,曾经是黄河下游的一条狭窄河道。由于这一段航道的控制,下游航道的摆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太行山以东、山东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离开这一段河道后,下游河道转向东或东南,由豫东北向鲁西南摆动。晋代有记载的12决口中,决口后的河荡占该地区的10。
1286.
动词 (verb的缩写)黄河入海口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第一节黄河的变迁中国文化的摇篮,黄河像一条金龙,横亘在祖国的北国大地上。
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一、历代对河源的探索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对这条象征着中国古代文化摇篮的河流发源地进行了长期的探索。1.“河出昆仑山”“流溪重”的古假说,早在《尚书·龚宇》中就有“引江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
说明早在公元前五、三世纪,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中原地区与西部河源地区没有直接接触的时候,我国人民就已经知道黄河发源于今天青海东部的积石山地区。写于龚宇之前的《山经》说:“昆仑山,...河水流出”。
二丫石水:“河水流出昆仑。”淮南子:“河水从昆仑东北流出,流入渤海。”
据胡玮炜考证,“汉代以前,已知昆仑在中国西北,而在外国某处未知”(3)。说明当时被戎、羌民族占据的黄河上游源区的真相还不清楚。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可能是间接的传言,也可能是一种猜想。
汉朝通西域后,“汉朝使河源穷,河源自山。其山多玉,天子录古书,名河出之山,名昆仑云。”(1)从此,新疆西部的和田河被认为是黄河的源头,从和田河流出的于阗南山被称为昆仑山,成为河水从昆仑流出的理论依据。
张骞向汉武帝报告西域传闻,说于阗河中,“盐东流,盐潜地下,南从河源流”。后来班固更进一步说:“蒲长海也是一个盐罐。
到玉门和阳关有300多里,阳关有300里宽。其水亭,冬夏不增不减,以为潜行地下,南因积石,为华河云。"
(3)“引河积石”、“河出昆仑”等古代传说,就这样与西域流传的“暗流再起”之说混杂在一起,发展成“暗流重源”的谬论。2.对晋唐时期青海源区的初步认识。魏晋时期,内地民众逐渐意识到,河流的源头不在新疆,而在青海。
晋代张华《博物志》首次提出“源出于星”。杨迪大帝五年(609年)平定吐谷浑后,在青海贵德以西黄河上游源区设立河源郡,也说明当时人们对河源所在地区的确认。
唐朝时期,与青海、* * *等地的羌族、藏族人民交往频繁。唐太宗贞观九年(635),侯季峻、李道宗到达河源:“阅月,次游四川,望大白海积石山,望河源。”⑤不要按照《星宿》里的唐朝十路图,把它弄成“星辰之海”。
白海就是现在黄河源头的扎陵湖。扎陵在藏语中是白而长的意思,“白”与“柏”谐音。
吐谷浑被吐蕃兼并后,唐与范往来不断。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入藏时,松赞干布曾“领兵至渤海,迎击河源”。长庆元年(821),大理寺大臣刘结盟使吐蕃,进入黄河上游源头,“镗磨里山”。
据吴敬瑭《西陲史地研究》考证,门莫力山即今巴颜喀拉,对河源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可见,在唐代,处于入藏通道的河源地区已为人所知。
3.元明清对河源地区的考察及其成就。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元世祖派满族人“寻河之源,以招用之,企鹅为虎符”。杜石率领的河源调查队对河源地区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调查。
潘安孝的《河源志》一书记载,他在旅途中,跨越了黄河的两条巨河,阿拉淖尔(指扎陵湖、二灵湖)和霍墩淖尔(指星海)。是我国最早的河源调查珍贵文献。
朱思本,与杜诗同时代的临川人,由皇帝巴尔济苏收藏的梵文本翻译成中文,其内容与潘安孝的《河源志》不同。但他提到“水像井一样从地下涌出,其井100余里,向东北流了100余里,流入大泽,称为‘火墩淖尔’”。
已经明确指出河源来自星海西南100多里,也就是今天的卡日曲所在地。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和尚宗灵来往西域,路过河源。他在《望河源》序中写道:“河源出马鼻里千叶山,山西南部之水流入牦牛河,东北之水为河源”。
藏文称“马比利千叶山”是分割黄河和长江上游源头的山,即巴颜喀拉。牦牛河是长江通往天河的源头。
如今,卡日曲与通天河支流仅一山之隔,两源之差仅十余公里。可见,宗灵所见的河源也是卡日曲,这与朱思本所指的河源是一致的。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以拉郎配、为首的考察组在对河源进行勘探后,发现星海以西黄河有三个源头,“三江源东流扎陵”。五十六年(1717)清朝在全国大规模勘测后绘制的故宫全景图,乾隆二十六年(1761)完成的新故宫全景图,以及当时齐所写的《水道略图》。
乾隆四十七年(1782),阿弥陀佛被派往青海,帮助穷人到达河源。据《湟中杂记》记载,阿弥陀佛“查有三条溪流流出Eduntala * * *。
从北部和中部看,水系是绿色的;西南方向流出的是黄色;.....西边有一座山,山上有一股泉水流出,颜色是黄色的。打听蒙古,范等。他的水名叫阿里坦·郭乐,也就是河源。
根据傅乐焕的考证(5),阿弥陀佛看到的有天郭乐与朱思本、宗灵的发现一致,都是黄河的“卡日曲”。藏语”。
不及物动词黄河的历史背景资料根据各种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是古黄河的孕育期。
第四纪中更新世(11.5万年前~ 1万年前)是古黄河的诞生期。更新世晚期(654.38+万年前~ 654.38+万年前),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在历史时期,黄河在平原上中游也发生了演变,有些变化很大。比如内蒙古河套河段,在1850之前的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条支流,北支为主流,阴山脚下的吴佳,南支为现在的黄河。
1850年,西山嘴以北吴佳下游被封堵断流约15公里,南支成为主流,北支成为后桃灌区回水渠道。龙门至潼关的河道也起伏较大。
但这些河段的演变对整个黄河的发展影响不大。黄河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流变迁的范围大致是从北部的海河到南部的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1500多次,大改道20多次。
内蒙古黄河灌区是我国著名的大型灌区之一。其范围西起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东至呼和浩特东郊,北与狼山、乌拉山、大青山接壤,南与鄂尔多斯地台接壤,包括河套、土默川及黄河南岸灌区。
19跨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和呼和浩特、包头、乌海的旗(县、区)。土地总面积2891万亩,现有耕地1878万亩,灌溉面积936万亩,农业人口201万人,人均耕地9.3亩,其中水浇地4.7亩。
宁夏引黄灌区是中国四大古灌区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灌溉历史。素有“江南”之称,是宁夏粮棉油主产区,全国12商品粮基地之一。
灌区涉及青铜峡市、永宁县、银川市、贺兰县、平罗县、陶乐县、惠农县、石嘴山市和中卫县、中宁县、吴忠市、灵武市的引黄灌溉,覆盖12个县(市)和20多个国有农林牧场。汾河灌区,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太原盆地,位于汾河两岸,北起太原市北郊上兰村,南至晋中地区介休县红巷村,长约140km,东西宽约20km,西以汾阳公路和磁窑河为界,东至三门峡公路,南至同蒲铁路。
灌区横跨太原、晋中、吕梁三市,覆盖12个县(市、区)的488个村和56个受益乡(镇)。整个灌区控制土地205.55万亩,其中耕地1.5684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49.55万亩,受益面积占山西省水域面积近十分之一。是山西省最大的自流灌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