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大链条”解决动力电池回收痛点

2021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这是动力电池回收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明新能源汽车后端回收的政策引导力度开始加大。动力电池的回收可分为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两部分(阶梯利用和循环利用),可有效降低电池组装制造过程中的高能耗和碳排放,回收镍、钴、锂等有价金属资源,减少报废电池随意处置造成的环境污染。作为实现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路径,推进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对我国顺利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建设进程

中国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历史较短。2014年首次布局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示范研究项目,2016年首个兆瓦时梯级电池储能系统投入试运行。同年,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标准条件》,但并未明确回收和综合利用中的权责划分。国务院办公厅2017发布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方案》规定,由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负责建立废旧电池回收网络,率先在深圳等城市开展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标志着我国正在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第二,动力电池回收仍面临三大痛点。

回收渠道建设仍需完善。我国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由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梯级利用企业通过自建、共建、授权等方式建立。据工信部统计,截至目前,回收网点已达1.31.45个,但大量废旧动力电池流向非正规回收渠道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吸引了非正规企业哄抬废旧电池回收价格,争夺有限的电池资源;另一方面,目前的回收渠道无法有效整合多元主体,尤其是“生产企业-消费者-回收企业-综合利用企业-生产企业”的闭环链条,多方权责没有划分清楚。

综合利用环节很难盈利。与回收环节类似,当前市场充斥着大量非正规拆解作坊,通过不规范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流程获取成本优势,压低产品均价,造成正规企业无钱可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此外,废旧动力电池的拆解、筛选、重组和整合仍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和环境挑战。在电池价格整体下行的背景下,迫切需要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实现成本控制,为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探索新的利润空间。

要素支撑体系还不完善。在政策方面,我国对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推广主要以示范试点的形式进行,普遍的财税激励政策相对缺乏,“以旧换新”、动力电池押金制度等政策工具并没有起到推动动力电池回收的作用。平台方面,虽然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控及动力电池回收追溯综合管理平台已成功上线运行,但企业覆盖率仍有待提高,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未实现共享和互联互通,对构建完全透明、可追溯的动力电池管理体系支撑有限。

三、构建“四大链条”解决动力电池回收痛点

整合回收产业链。针对目前多方争夺动力电池回收的现状,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联盟的资源整合能力,通过网点共建、渠道共享等方式,协助动力电池生产、整车制造、第三方回收、物流运输、梯级利用、回收等企业开展供应链和产业链合作,通过探索废旧电池在储能领域的梯级利用,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明确各环节权责划分,共同抵制非正规渠道的电池回收处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利共赢。

打通动力电池数据链。依托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控和动力电池回收追溯综合管理平台,督促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梯级利用企业完成厂商代码备案和信息上传,鼓励整车和回收企业完成注册登记和信息上传,构建贯穿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覆盖动力电池所有参数的数据链,确保报废动力电池信息可追溯。加强数据分析和信息披露,为梯级利用企业评估退役动力电池安全性和剩余寿命提供数据支持。

创新全生命周期技术链。上游设计环节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出发,大力推进绿色产品设计,充分考虑动力电池易拆解、易回收等特点,降低后期回收拆解过程中的难度、运营成本和碳排放;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中游的集成应用,鼓励企业结合动力电池数据链建设,创新负荷预测、电池能量管理云平台、灵活容量分配等动力电池服务模式;在回收和综合利用末端,加快精细拆解、剩余寿命评估、绿色清洁回收等技术研发和创新。

完善回收政策链。构建动力电池回收“法律法规-激励政策-技术标准”自上而下的系统性支撑链。在法律法规方面,制定并不断完善电池专项法律,推动动力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回收纳入循环经济促进法,更好地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相协调;在激励政策方面,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旧换新”、动力电池押金制、电池生产企业提取电池回收资金等制度,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正规渠道回收报废动力电池;在技术标准方面,进一步推进动力电池规格、动力电池拆解、梯级利用技术等领域的标准化进程,引导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