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地理水系历史概述
太乙山脚下有一条南北向的断裂带,沿这条线由于地壳过度沉降形成一个低洼带。大约11000年前,由于地球进入晚冰期,气候变暖,海水上涨,济宁西部和整个华北平原大部分淹没在汪洋大海中。
直到大约7500年前,海水开始退去,在裸露的大平原中间形成了一个大湖,古代称之为小野泽。小野泽东一直在嘉祥城附近至今,北至王楠、梁山、郓城,南至巨野县,即“百里方圆”。
当时西方的很多河流都流入小野泽,包括古代一条比较大的河流叫吉水。吉水发源于开封、商丘,一般沿黄河南岸向北流经定陶、菏泽,流入奥诺泽。这条河在梁山附近出现后,流经固戍城,转向东北,经东阿、济南入海。
文水发源于泰国莱山,流经泰安、东平,在凉山东北与古吉水汇合,东与吉水一起入海。泗水在东南流经路桥、南阳、鱼台,转向南,经胡灵、沛县东、柳城、徐州,再南下淮阴与准河汇合,向东入海。
在历史记载的几千年里,这两条河流有着非常稳定的流量和丰富的水资源,这使得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可以从事水上活动。司马迁《史记·龚宇本纪》记载“浮于霁水”(船从古霁水到北方雒河再到黄河),“浮于淮泗”,“浮于温泗”,也就是说,在龚宇时代,就已经是与河流相连的航运水网了。
春秋时期,著名的吴王夫差开渠(即连接长江和淮河的江淮运河)。应鲁国要求,65438+万大军从水沟乘船到淮阴古泗水水道,一路北上,在莱芜艾陵大败齐国。吴王有了这个经验,第二年就开了合水河(即鱼台到定陶的运河),再次率军经固始水到鱼台,再沿合水河到定陶,再转到今天商丘西南“黄池”的吉谷上游,与晋国争夺中原霸权。
秦汉时期政治中心西移,以上河流都成为向关中进贡的重要水路。隋唐时期,杨迪开通了济渠,将南北运河移至开封,济宁处于次要地位。
在此期间,由于黄河泛滥,西部地区的地貌发生了变化。自汉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后,菏泽周边地面普遍淤塞,小野泽大部分淤塞,原有水系完全淤塞,被打乱。
北宋时期,只剩下小野泽东北角的两山坡和王楠附近的毛都湖。当时有一条河是人工开凿的(因河宽50尺而得名),在开封府经过、曹吉、云后进入水下段,以此向京都进贡(年水运量约60万石)。
北宋末年,黄河夺淮,张武河全部淤塞。同时,梁山泊和毛都甸湖淤塞,只剩下梁山泊东北角的一个鞍山凹陷。发源于东部山区的两条大河泗水和文水,变化不大。文水仍在东平附近大转弯,沿吉谷水下段向东北流动(集集水下段改名为大清河,集水之名不再出现)。泗水仍按原路线流动,但宋末以后,黄河从徐州夺取泗水,进入淮河,于是古泗水改在徐州以西,流入黄河。
虽然这两条河流的下游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黄河淤积的影响,但这条天然水道有“大江截流,水涨船高”的优势,所以顽强地维持着通航。
元朝定都北京后,在南北大运河重开时改道山东,使济宁的地理水系和自然面貌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