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作品赏析

架空历史小说的新尝试——评《新宋》

苏湛

一个现代的小人物,因为各种离奇的原因回到了古代,把自己变成了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角色——这不是一个标新立异的主题,无论是马克·吐温的《亚瑟王圆桌上的康涅狄格佬》还是《寻找XX》,都在中国这类作品中占了先机。本以为这样的作品不会给人带来什么惊喜,没想到看了三四章就放不下书,废寝忘食。

如果对比三首作品,会发现新歌在气质上或许更接近亚瑟王圆桌上的康涅狄格佬。并不是在不与正史相矛盾的前提下,为自己的虚构找到一个自圆其说的解释,而是在时间之河的一个分叉点,将历史引向另一条道路,创造另一段历史。所以准确来说,只有《新歌》《亚瑟王圆桌上的康涅狄格佬》等作品才是真正的架空历史小说。

从立意上看,三者的区别也是鲜明的。类似《寻找XX》题材的作品,往往被写成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下如何向上爬,一个女人如何拥有一屋子黄金的故事。所以江淹就算做梦,写着写着也写不出一个“小”字。类似的例子还有日本的《龙与狼的传说》。然而,新歌和亚瑟王圆桌上的康涅狄格佬讲述了一个人如何影响一个国家历史的故事。笔法的核心在于历史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无疑远大于此。同时,它还有一个非常功利的优势: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命运远比一个野心家的个人命运更容易牵动读者的心。

亚瑟王圆桌上的新歌和康涅狄格盖伊的区别在于两位主角的性格和行为。马克·吐温笔下的主人公是典型的美国佬,野心勃勃,跃跃欲试,迷信科学和武力,试图用科学技术让古代世界实现社会发展的大跃进。这个传统作为经典套路,后来几乎被所有类似题材的作品所采用,包括前面提到的《寻找XX》。

但《新歌》中石悦的性格却充满了中国文人特有的矛盾与无奈:有时优柔寡断,有时赴汤蹈火,有时义无反顾,有时又是一种书生意气之怨。初去宋朝,他没有个人志向,只有一片惘然。俗话说“不要闻达为诸侯”,我却要“乱世孤注一掷”。即使他在宋朝站稳了脚跟,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谋生,结果还是在宋朝。但在目睹了这个民族精英的消沉和堕落后,他终于忍无可忍,在几乎没有成功希望的情况下毅然踏上了改变这个国家命运的征程。

另一方面,虽然《新歌》作者无法避免让石悦把“初步物理”和“初步算术”带到宋朝...总的来说,石悦影响历史的不是一项或几项科学技术和知识,而是先进的政治理念和哲学思想。这种想法绝对是此类作品中的创举,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更深刻的理解——真正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绝不是有限的知识和技术,而是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相比之下,他带给宋国人的技术和知识只是这些哲学思想的副产品——甚至这些副产品并不是石悦直接带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沿着石悦指引的方向获得的。这一度体现了这部作品对此类题材传统的个人英雄布局的超越——“在他看来,播种火种比做官更重要。”

从中可以断定,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真正了解历史的人。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在国内外其他著名的奇幻作家中,田中芳树是唯一一个真正了解历史的人。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所有优点的根源也在这里。

首先,因为作者了解历史,所以在一部虚构的历史的每一条缝里都有一个“真实”二字,而人物塑造的真实就是这个字的最好体现。在主角石悦之后,《新歌》有几十个主要人物,有些是史记中的真实人物,有些则完全是作者虚构的。每个人都有鲜明、丰富、深刻的个性。其中以和桑最为成功,他们不仅描写了人物多层次的性格,还描写了人物性格的微妙变化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无论是老经典的《康涅狄格佬》,还是半新不旧的畅销书《寻找XX》,都远远不能与之相比。这无疑得益于作者对历代历史传记的熟悉。这个人物可能是虚构的,但他的性格和经历可以在真实的历史中找到。正如亚历山大、奥古斯都甚至希特勒的影子在银河各处都闪烁着英雄们的传奇色彩,在新歌中,作者也有意无意地暴露了曾国藩等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灵感。这些虚构的人物和人们熟悉的真实历史人物是一个档次的,甚至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当然,这并不是说作者没有处理好真实的历史人物。相反,作者对真实历史人物的处理就更好了,因为与作者创造的、受其创造者摆布的虚构人物相比,要猜测这些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灵魂在这个新世界的行为就更难了,他们必须像作者一样对自己的事迹和人格有深刻的认识。

其次,过去的架空历史小说往往习惯于把故事的逻辑基础建立在某一场战争结果的变化上。从蒙古日落到高堡名人,都是以这个路号为蓝本,甚至刘的《西征》也是以郑和继续西进,横扫欧洲各国为蓝本。通过打赢一场战争来改变历史,大概是普通人提到架空历史小说时自然而然想到的。笔者过去常常幻想,要想改变宋朝的命运,恐怕要从赵光义躲在牛车里乱窜的幽州之战说起。反方向,不流血很难实现干坤颠倒日月。但看完之后,你不得不信服:真正的历史,恐怕也不过如此吧!如果不是一个对历史有深刻理解的人,这样的知识是永远不会有的。

当然,在这部作品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年轻:现代人穿越时空漫游有着明显RPG风格的古代剧情,一看就知道年轻作者喜欢,但如果作者年纪够大,恐怕也不会选择这个让人感觉很累的逻辑起点,直接拿历史当刘的《西游记》可能更好。但瑕不掩瑜,作者出色的讲故事能力早已让这个小瑕疵带来的负面影响荡然无存。历史上的人物如何在这个历史舞台上博弈,是所有历史小说能够吸引人的根本原因,而《新歌》的作者恰恰抓住了这些元素。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算是一部成功的历史小说,但我可以肯定,这绝对是一部成功的历史小说。但或许,所有成功的架空历史小说,首先应该称得上成功——或者至少是一部合格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