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历史评价
学者们普遍认为《晋书》在二十四史中算不上杰作,比不上《史记》、《汉书》、《三国志》。不过是元末编的三史中最好的一部。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说:“《金史》叙事最详,文笔极洁,优于宋元史。”(《二十二史注》卷二十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说:“元人经营此书已久,与宋辽之时仓促撰之者不同。故此书首尾完备,章法工整,简而不漏,周而复始,是宋辽金三史中最完美的一部。”的确,与宋辽史相比,其优势更为突出。首先,在编纂体例和内容上,有许多超越以往历史的独特之处。如《晋史》不仅记载了建国后120年的历史,而且为了具体记述的生平事迹,还对建国前的女真族历史进行了回顾,从而保存了女真族早期历史的珍贵资料,为今人所重视;每部编年史的末尾都设置了一篇“世纪副刊”,专门记述几位未即位但被后人追认的皇帝的事迹,在体例处理上十分恰当,为后世史家所继承;此外,在《金史》的末尾,有一篇专文《金国语释》,用汉语标注女真语称谓,如官衔、人事、物件、姓氏等。是阅读《金史》和研究女真语的重要材料。《晋史》还根据具体需要创制了《交战表》,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录了晋朝与周边国家(如宋朝、西夏、朝鲜)的和平与战争,形式新颖,内容明确。
其次,在切割记录史料方面,也处理得当。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一般都有详细的记载,从而反映其历史全貌,避免像《宋史》那样细节不当、不平衡的现象。也更加客观审慎的记录历史事实,所以真实性更可靠。特别是这本书的表格和记录,用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系统全面地记录了金代的规章制度。如礼制、乐制、鱼凫制、食品制、选举制、关白制等。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女真的远祖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慎。唐朝的时候叫钹。五代时,契丹称黑水莫红为女真。女真人从始祖韩璞到蜀八代,没有文字记载,那么自然也就没有历史事件的记载。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后,起初没有文字。完颜阿骨打的侄子严敬·韩综将军喜欢看望女真人老人,所以他必须先照顾别人。后来,女真统治者逐渐吸收汉文化,设立国史院,设置史家监督国史的修订,并开始编纂史书。金太宗六年(1128),徐、叶略扩国史。、徐等人将从《祖下十帝》中所学的内容整理成三卷。熙宗八年(1148),许等人入《太祖实录》二十卷。当他在金世宗时,他编了一本宗瑞的记录。世宗让历史校订者拿着修复后的《宗瑞实录》去请教老臣嬴稷,嬴稷纠正了很多错误。所以金代的“记载”还是比较详细的,从祖先的书信到对祖先的悼念,再到第十九代* * *,一般都有记载。当然也有不靠谱的,但都是晋代人转述的,比后世真实。金死后,所有的“记录”都保存在顺天张()的家中。张是晋京使臣,后降蒙古,是先行者。1233年,参加攻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之战。破城后,“不取金帛,独入史馆,取《金史录》,藏秘府书”。元世祖统一后的第二年(1261),张柔向朝廷呈献了金唱片。的谋士,如刘、王鹗等,都曾求过《金史》。当我在元英宗的时候,我又看了一遍黄金历史。有了以上编纂的基础,到了元顺帝,自然有了丰富的史料,也可以很快地写一本书。
在此之前,元好问(于之)是金朝末年的一位学者,他曾试图利用《晋书》编纂《晋史》,但未能成功。但《中州集传》和《仁臣杂编》保存了他收集的大量金史史料,这两部书也是编纂金史的书籍。此外,晋末士人刘启(景叔)目睹了金的亡国。他从汴京到故乡浑源,行程两千多里,写成了《归钱智》一书,记录了作者所熟悉的人和事,对了解晋末的文人和社会情况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所以元史馆的朝臣说:“刘的《归》和的所编两书虽略有异同,但晋末之乱,仍是人之常情。”(金史卷一五女神传)这些都为《金史》的修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元人编纂的三史中,《晋书》是较好的一部。
与辽代相比,金代的修史制度要完善得多。医院有纸条,手掌修复。局长有一个工务局来管理日历;还有国史馆,负责记录和国史。其实编纂最全的,除了太祖以下的魏王绍和金爱宗,都有记载;此外,还有《第一王朝实录》三卷,记载了统治者的前辈。世宗的生父宗瑞和章宗的生父宪宗,他们在死前都没有自称为皇帝,也有记载。此外,还有国史,包括帝王列传、英雄传;金宣宗年间,金因害怕蒙古军队再次进攻,从中都(今北京)迁至开封,这些历史文献也被带到了汴京。蒙古人征服汴京后,当时依附于蒙古并参与进攻汴京的汉族地主兼军阀张柔高瞻远瞩。当其他蒙古人正在争夺黄金和丝绸宝藏时,他来到了金历史博物馆,并将金朝回忆录和其他秘密政府书籍运回家。这些书籍和文献是在钟同二年(1261)呈献给朝廷的。天兴三年(1234)正月,蒙宋联军攻克蔡州,金朝灭亡。元朝建立后,金代遗孀王娥不仅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修辽金史的建议,而且开始收集整理金代史料。没有记载邵伟的朝代,现在《邵伟传》的所有材料都是王鄂在统一第三年收集的。晋朝迁都蔡州后,由于王鄂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拥有《汝南遗事》四卷,使他能够记录这次亡国的全部历史,史书记载中断。因此,金代的历史文献比辽代的更为完备,金代的其他学者也注意搜集金代的史实,如金末学者刘启的《归钱智》和元好问的《人臣杂集》(现已失传),等等。可见,元末金史的编纂以实录和国史为基础,并有王鄂等人的搜集和补充,以及刘启、元好问的著作,可以直接借鉴,依据比辽史的编纂丰富得多。此外,这些资料经过多人加工整理,便于编纂者下手,不同于撰写《宋史》时一堆庞大而杂乱无章的原始资料。因此,晋史优于辽宋史是有道理的。
除了张的《实录》之外,还有两部晋末学者的著作,分别是刘启的《归》和元好问的《仁臣杂记》。金死后,元好问以修史为己任。他听说《金石录》在张家,就告诉他愿意研究《金石录》,希望能见到《金石录》,但没有如愿。但是,他不死心,说:“不要让一代人的痕迹消失。”于是我在家里写道,“金元君臣遗言尽数背出,集而听之,所得录于寸纸,至一百余万字。”叫做《野史》,也就是《非臣杂编》这本书。刘启的《归钱智》也是元代编撰《金石》的主要史料之一。元好问和刘启亲身经历了晋末的丧事。他们在书里说的话,有人听,有人听,文笔不错。所以《晋史》中关于晋朝末年历史的记载非常生动,让人读起来历历在目。
正因为《晋史》一书是元末很久才写成的,与仓促写成的《宋史》、《辽史》不同,所以分高低。《四库全书总目》中称赞《金史》说:“首尾完备,章法工整,约而不疏,远见不轻佻,三史之中,独一为佳。”这个评价不错。比如书中对金战争的记述,生动而不繁琐。晋朝的战争很多,如果你一个一个的描述,很容易写的繁琐冗长。但在晋代历史上,每一件大事都只在一两个主事的传记中有详细记载,其他的事和人在其他的传记和传记中也只是从侧面补充。这样你才能有纪律性,有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对辽战争是由完颜阿骨打亲自指挥的,而《晋书》在的传记中详细记载了这场战役。以后再说。《韩综》、《王宗列传》记载,金擒辽帝,擒宋帝。
在写作风格上,《晋书》也有所创新。本书第一卷并非以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开始,而是以《世纪》开始,记叙了完颜阿骨打前十代的事迹,方便读者对女真祖先在氏族部落时的社会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这部编年史的最后一卷中,增加了世纪增刊,以描述宗之父帝、之父和之父宪宗。这三人以前都是大臣,但因为儿子当了皇帝,不方便列入大臣列传,所以对天下做了补充。这种风格后来被袁氏和史明模仿。还可以看到《晋史》中的任命表,记录了晋朝与宋、西夏、朝鲜等国的和平与战争,以及他们之间的交往,一一记载,一目了然。
《晋书》以“实录”为基础,史料准确可靠。比如在描写金与辽的交往和战役中,可以如实描写金朝统治者所使用的阴谋诡计;金朝统治阶级的残暴、放荡、争斗也可以充分暴露出来。
《金史志》的内容更为详尽,共有39卷,占全书不到三分之一。其中有五篇写得很好,能反映出金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当然,黄金历史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一些重要的人物没有被列出,甚至没有被记录。比如晋初被完颜阿骨打称帝的渤海人杨普,就是完颜阿骨打身边的重要谋士。建国之初,“万物创新,求偶制度由他一手创造”。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人物在《金史》中没有被提及?大概不是失察,而是不愿意把完颜阿骨打称帝是晋朝的创始人说成是渤海人的想法。有些重要事件没有记载,如天惠十年(1132)伪齐迁都支,金十二年(1134)伪齐兵伐宋,都是晋国的重要事件,晋史上什么都没有记载。此外,《金史列传》中还有很多乱名、一人多名或译名不同等现象。
《元本东拼西凑本》(其中初刻80卷,元代再版55卷)是金代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