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釉陶的历史传承

会理绿陶的繁荣不是偶然形成的。哪里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哪里就有陶瓷的生产和发展,会理绿陶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

会理制陶业历史悠久,自汉代就有陶器。目前,会理县南阁乡雷家山西汉墓葬,占地约4200平方米。一座残墓出土文物70余件,其中陶器30余件,主要有易拉罐、高足杯、雕像、纺车等。装饰图案为三角邮票图案,描绘和弦图案和水波纹。可见,自汉代以来,会理陶器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根据考古资料,会理县老街乡石场村5组位于凉山亮子南坡万场湾瓷窑遗址,总面积9311平方米。窑建在长山梁子的三个山脊上,窑为龙窑。有碗、盘、杯、碟、饰品等等。初步确认此窑址烧制应始于南宋末年,盛于元明时期,属南方龙泉窑系。

会理县路畅镇路畅瓷厂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会理县志:山川》(清代同治版)记载“白尼山,三里一鹿厂”。厂区后方的白泥山粘土储量约455万吨,老贡山的孔雀石、沙河铺的方解石、明星村的白硅石、凤山营的赤铁矿、厂址附近的赤泥、白泥等辅助资源也极为丰富。据旧书记载:“民国三十八年,陶器企业48家,工人127人,年产值48500元”。产品以青瓷为主,年产日用陶瓷30多万件。产品不仅供应本地,还远销元谋、永仁、禄劝、西昌、德昌、宁南等地。解放后,陶瓷工业进一步发展,购置了球磨机、练泥机、压滤机等机器代替人力和畜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前夕,陶瓷专家对建三、四川美术学院师生进行技术指导,艺术陶瓷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1982年,路畅瓷厂产品荣获省级旅游产品金奖、银奖。1984年获轻工业部和四川省政府优质产品奖。时任省长蒋明宽为瓷厂“雄踞天下”题词作为鼓励。《四川画报》、《民族画报》、《四川日报》等各大媒体对瓷厂美丽陶瓷进行了专题报道。到1985,路畅瓷厂年产陶瓷1.57万件,产值58万元,其中工艺陶瓷产值1.8万元。产品销往省内外,并出口到国际市场。

1958年,会理县政府在原陶瓷专家向建三创办的华宁瓷厂的基础上,成立了易门瓷厂,并将原鹿厂瓷厂命名为陶瓷生产合作社并入作为车间,发展成为拥有三个生产基地、五个车间、740名职工的规模。后来因故解体,鹿厂瓷厂恢复集体所有制,改名会理县美术陶瓷厂。此外,会理农村还有传统手工艺品,如制作粗陶器和其他季节性副产品。几十种坛、坛、盆、罐、砂锅等。都是用土著的方法烧制的,其釉色为棕黄色,也有未上釉的土陶,呈原色,造型古老原始,与出土文物相似。

古往今来,青陶一直使用天然矿物作为釉料和原料,包括草木灰和其他成分。经高温烧制后,密度高,无铅无毒,耐酸碱,各种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呈色、混合、结晶,可谓“窑中一色,炉中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