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讲稿: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
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
《戊戌变法》是新编教材第二章第七节,其内容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先进的日本人民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延续: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遭受痛苦和屈辱的同时,希望通过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来寻求救国之路。但最终,由于改革思想的宣传和改革措施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改革运动被扼杀了。这一结果进一步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反思,为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戊戌变法”也标志着中国人开始跳出“中体西用”的迷局,开始超越学习“器物”的层面学习西方制度,这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又一重要步骤;同时,戊戌变法也是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
考虑到这个课程内容比较多,背景,崛起,高潮(百日改革),成果,评价等。改革后,本课程准备用两个课时。1类主要解决改革的背景和兴起;第二节课,继续完成改革的高潮、结果和评价。为了教学内容和过程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我们应该安排一系列的课。
本课有两个要点。一是康、梁的变法思想。康、梁的变法思想是中国人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思想。它继承和发展了早期的改革思想,它的产生和发展也表明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学习这一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变化,也有助于了解康、梁等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品质,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人格。
此外,改革的内容也是重点。通过学习内容,学生可以理解政治改革的实质,也可以通过比较发现改革思想与政治改革内容的差异。从而了解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社会改革的艰巨性。
从困难的角度来看,康有为改革思想的特点是困难。学生史实有限,很难理解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级改革思想时为什么要用孔子和儒家思想。教学时,教师需要仔细提问,在适当补充信息的基础上,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获得正确认识。
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也是一个难点。戊戌变法的评价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理解、综合和概括能力。而这恰恰是学生的软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和探索,同时给学生一些提示。
根据对本课程教材的分析,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从知识和能力来看:
掌握戊戌变法的背景、兴起、内容和结果。
了解康有为改革思想的特点,以及改革的意义和教训,培养学生的综合和概括能力。
2、从流程和方法上:
通过查找阅读资料,分组讨论相关问题,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发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潜能。
3、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看:
了解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康、梁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品质,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部分是方法的问题。
首先是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在历史教学中确立“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改革思路。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戊戌变法的兴起和内容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对变法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考虑到高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的思维逐渐趋于理性,为这个班级的探索提供了条件。另外,学生对自主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发现,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表达能力,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同时,考虑到教学目标和需求的实现,并考虑到我在课堂组织和多媒体教学方面的优势,本次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为“自主探究法”和“小组讨论法”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然后就是学法。我们常说:“现代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转变为“会学”,从“会学”转变为“会学”,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而且我们经常讲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还要通过学法指导的有机渗透,让学生掌握一把打开知识和智慧宝库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这节课的设计中,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学生可以有效地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历史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讨论中阅读材料、提炼思路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以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为主体,以情境问题为任务驱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完成基本的历史知识,还可以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第三部分是教学过程。
本课程主要是按照“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设计的。从具体的教学过程来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分为创设情境、引入探究——提出问题、初步探究——发现问题、深入探究——总结反思、拓展探究四个环节。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会以一首诗为主线,围绕诗提问,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人文素养。
在进入正式教学之前,老师和学生都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教师要储备知识,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还需要通过观看相关电影和阅读相关资料进行情境准备,通过预习教材进行知识准备,根据要求进行分组。
第一个环节以多媒体呈现诗歌,要求学生背诵诗歌,从而将学生带入19年底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的历史时刻。营造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历史氛围,为学生的探究创设情境,为探究提供素材。
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世纪末的“多事之秋”主要指的是什么?如果有一台时光倒流机带你回到那个多事之秋,你会有什么感受?
将知识引入探究,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探究的动机,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从“多事之秋”总结变法的背景,从“感觉”介绍变法的兴起
第二个环节(提问,初步探究),老师再次提出关于诗歌的问题。
1.为什么故宫日落时分熙熙攘攘?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兴奋点,意味着政治改革运动从改革思想的传播开始兴起。
2.什么是「几个学者」和「呼号」?有人在他们之前提出过类似的呼号吗?他们的观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的动力,明确思考的方向,使学生理解改革思想的内容。康梁的改革思想是重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早期维新派的意见和评价表,利用多媒体适当介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生平,了解康和梁变法思想的基本观点,以及早期维新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对变法思想有更深的理解。
当学生提到康梁的改革思想时,他们肯定会在教科书中找到它。“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理论与传统儒学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清楚,这是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色。然后,让学生看这个问题
3.康有为为什么要在变法宣传上贴上孔子的标签?
这个问题是教材的难点,老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介绍“新学伪经考”和“孔子变法考”。一方面,引导学生明白“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理论与传统儒学相结合”可以减少变法宣传中遇到的阻力,这也与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密不可分;同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康有为和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封建统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他后来政治倒退的一个原因。
另外,可以提问。
4.“几位学者”除了呼号还做了什么?
促使学生掌握变法崛起的其他内容。如“在公共汽车上写作”,创办《中外新闻》,建立强社,与顽固派争论。对于“在公交车上写字”,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并提问: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举人正在给光绪皇帝写信。如果当时你也是候选人,你会签字吗?为什么?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延伸,对变法的认识从思想宣传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老师同时展示了戊戌变法时期社团、学校、报纸分布示意图,进行简要介绍。“改革派与顽固派之辩”要求学生掌握其内容、实质和影响,并注意其在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第三个环节(发现问题,深入探究),关键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深入探究,最终解决问题。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当政改已经兴起,各种准备都已经做好的时候,就意味着政改高潮的到来。通过问这样的问题,
1.“一个古老的声音”指的是谁的声音?为什么最后非要“改变”?
了解高潮的原因。包括康有为的“以圣旨统筹全局打折”,保护国民大会。改革的标志是光绪皇帝的“定国为圣旨”。
另外,变法的内容也是重点,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法内容后进行思考:
2.什么被“改变”了?这些变化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从而引导学生逐一分析改革内容的作用。传递问题
3.“改革”的内容和改革派“呼号”的内容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发现改革思想与改革内容的差异,探究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注意提醒学生光绪皇帝与“维新派”的关系。以便对改革的内容形成正确的评价。
4.“杀”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反映了政治改革的结果——1898年的政变。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过程即可。
第四个环节是总结反思,展开探究部分。在这个环节,教师要结合《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教材,引导学生思考
政治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历史在这里沉思”,沉思什么?为什么「眼角」会「掉下一行浑浊的眼泪」?什么是“难过”?什么是“感动”?从近代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角度思考。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各组代表阐述观点后,教师点评:“沉思”中国现代化道路和近代中国救亡图存之路;《滑一行浊泪》凝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哀思,为进一步探索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通过“感动”和“悲伤”,引导学生形成对戊戌变法的正确评价。最后,拓展学生思维,锻炼分析、理解、综合、概括能力。此外,老师还可以提供一套关于谭嗣同的材料,引导学生对谭嗣同的言行进行辩论和评价,从而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最后,教学预测。本课程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主观参与和探究活动,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试图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组织课堂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期望学生提高辨别能力,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和组织规划能力,同时深刻理解和实际体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