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主要理论是什么?

一.乐观

尼采不是悲观主义者,而是极其深刻的乐观主义者。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尼采从“悲剧精神”这个概念入手。二。悲剧精神

尼采的美学观集中在《悲剧的诞生》这本书上。尼采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悲剧精神,以及两个子概念:阿波罗情态和酒神情态。尼采认为,希腊悲剧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是两个成分(日神情态和酒神情态)的有机组合。前者代表的是沉默之美,是人们用冷静的理性观察世界的态度;后者代表活力,是人们创造世界和生命的无尽动能。当美和力量结合在一起时,就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形式(悲剧)。在悲剧中,前者激发生命力,后者唤醒梦境之美,两者互动。希腊人用它来净化世界,美化生活,扫除悲观的阴霾。但苏格拉底的出现打破了上述两个成分的和谐平衡,因为他发扬了日神的情态,抛弃了酒神的情态。希腊文化中的生命消失了,只剩下不流血的理性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尼采称苏格拉底为颓废者,认为当代人的任务是提高生命力,重振雄风,为理性文化注入沸腾的血液。

表面上看,尼采的悲剧精神是理性与生命力并重,但实际上,他强调的是后者。尼采从悲剧中看到了个人的毁灭解除了所有的痛苦,消除了痛苦的根源,从而获得了与宇宙融为一体的狂喜。同时,他意识到个人的毁灭并没有影响到不可阻挡的、无穷无尽的生命现象,顿时生出由衷的快意。这是生命力的丰满,也是最高的美。因此,获得快乐而不是失望,肯定生活而不是否定生活,是尼采悲剧精神的精髓。

尼采将人们的目光引向希腊悲剧,认为其中有最高的美,目的是肯定人及其存在和价值。尼采认为,为了肯定生命,人需要悲剧精神,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的生成和变化过程,使现实世界艺术化,把人生的苦难变成审美的快乐,把个人的悲剧变成世界的喜剧,抛弃基督教的悲观主义,从中体验到作为生命和生物的快乐。这是悲剧给予的“形而上的安慰”,也是对于生命的终极意义。尼采说:“只有作为审美现象,存在和世界才总是正当的。”

尼采悲剧精神、日神情态、酒神情态的内涵和区分,都取决于直观的观察点。可以说,是直觉主义让早年循规蹈矩的神学和古典语文学学生尼采成为激情狂野的坚强意志和超人观念的始作俑者和倡导者。

三。生命哲学和宇宙学

尼采说:“对生命的肯定,甚至是对其最奇妙、最困难的问题的肯定,是在追求最高形式的过程中,为自己无穷的生命力而欢欣鼓舞的生命意志——这就是我所说的酒神情态。”尼采所谓对酒神情态的肯定,是对痛苦、罪恶以及生活中一切可疑的、陌生的事物的肯定。尼采一生的工作就是提升人的生命力,肯定酒神情态。尼采所谓的“上帝死了”,是要求传统理性主义死亡,代之以本能的生命力;所谓“重估一切价值”,就是从生命力的角度重新评价历史上所有对人生问题的看法;所谓“坚强的意志”,是生命力的凝结;所谓“自由人”,就是摆脱理性束缚,回归酒神情态,主宰自我的人;所谓“自我主义”,就是酒神情态支配自我而不做理性的奴隶的行为模式;所谓“超人”,就是那些不断超越自我,重建生活繁华,重新建立酒神情态的人。尼采认为,自基督教以来,人类一直生活在最悲惨和最黑暗的境地,因为理性压制了酒神情态。尼采也认为,人是桥,不是目的,也就是说,人必须抛弃自己。在尼采看来,超人不仅以前不存在,现在不存在,将来也不会存在,因为人是原材料,是需要反复琢磨的丑陋的石头,是永远不会成熟的东西。人类只有保持酒神情态,才有希望。

尼采的人生哲学是以世界观为基础的。

尼采认为,物(包括人)作为个体,必然有一个产生、存在、消亡的过程,但作为范畴,却是永远存在的。也就是说,事物的存在只是同一范畴内的循环。这是其中之一。第二,这个东西消失了,它的遗迹变成了其他东西的母体。所以“万物分而合”。前者是同一物种内的永恒轮回,后者是不同物种间的永恒轮回。这两个轮回不仅改变了事物的种类,也改变了宇宙本身。但是,如果一个东西再变,只要它的本质没有变,它还是这个东西。此外,事物的分离和结合是频繁的,但由于它们的变化都是宇宙本身变化的表现,所以仍然呈现出原初状态的重复。所以尼采说轮回之门是敞开的,是变化的,但其中任何一个都是宇宙的中心,因为他们是变化前的定态,让他们可以无限追溯到自己的前世,前世。

尼采强烈地将酒神形态融入他的理论。尼采说:“对自己强大的命令和所有造物强大的信念是酒神本质的主要特征”,也是永恒轮回理论的主要特征。意思是:宇宙是永恒轮回的强大意志,万物都在不断消失,但又在不断生成,正是在生成的过程中,生命体验到巨大的喜悦;所以,永恒轮回说恰恰证明了力量的丰裕和生命的不可毁灭。

或许,尼采的人生哲学和宇宙观可以这样表述:尼采不仅肯定了死亡的必然性,也肯定了生命的必然性;尼采既肯定了坚强意志(酒神)的永恒,也肯定了现象的永恒;尼采肯定了人可以从无穷无尽、不可阻挡的生命现象中找到生命意志的力量和坚韧,从而进入昂扬乐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