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经典小说作者及内容简介

1,三国演义

全称:通俗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著兼才子,名气大,知名度高。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戏剧家。罗贯中出生在元末的社会动荡中。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认同世俗,参加了反元起义。明朝建立后,他致力于文学创作。

内容介绍:

《三国演义》的故事以黄巾起义开始,以司马氏灭吴金凯告终。它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吴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展现了东汉末西晋初近百年的历史风云,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2.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1296-1370),《水浒传》的作者是谁,一直有争议。目前,最被广泛认可的观点是作者是施耐庵。历史上还有其他几种观点,包括罗贯中说、石慧说、郭训用别称说、宋代说。

内容介绍: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代白话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以宋江率领的起义军为主旋律,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揭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酷,揭露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3.[文学作品]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1501年-1582),射阳山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他出身贫寒,从书生到商人。吴承恩自幼才气横溢,《淮安县志》记载他“敏感睿智,博学多书,使其成为文学家。”

但他科考不利,直到中年才补上“岁贡生”,然后长期在南京生活,靠卖文献补贴家用。晚年因家境贫寒,成为长兴县丞。因为不喜欢官场的黑暗,很快就愤然辞职,死于贫困。关于《西游记》的作者也有一些争议,但目前普遍认为作者是吴承恩。

内容介绍:

西游记前七回描写了孙悟空出世的故事,如大闹天宫。之后写了孙悟空跟随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驱魔克难的故事。书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形象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西游记》富有佛教色彩,寓意深远,众说纷纭。

可以从佛、道、俗三个角度来欣赏,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西游记》在明朝初年出现时,就被列为禁书,因为书中充斥着崇佛抑道的思想,与当时明朝皇帝信奉的道教思想相冲突。

4.红楼梦

原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月亮的故事》等。

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3),本名詹,本名,本名,本名,本名秦璞。清代小说家、诗人、画家。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院经历了奢华浪漫的生活。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被劫家产,曹雪芹随家人搬回北京旧居。

后来,他搬到了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帮助朋友为生。曹雪芹思想开放,爱好广泛,学过金石学、诗歌、绘画、园艺、中医、织补、工艺、饮食。他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多年的艰辛,终于创作出了一部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高鹗(1758——约1815),本名云石,本名丘福,别号舒兰,邢熠,红楼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传播史上的第一部印本,是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校勘、出版人之一。出生于沈阳三台子,清代曾在高鹗、铁岭、高鹗、奉天等地工作。

他的前任清初住在北京。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升官,乾隆六十年(1795)进士,历任内阁官职、中书武官、内阁主簿、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刑官。有一些代代相传的作品,如《月山楼最后的手稿》《墨香词》《蓄草》。

从乾隆五十六年(1791)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高鹗受好友程维元之邀,协助编辑、整理、出版《红楼梦》程家本、程一本。自胡适考证以来,红学界长期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到了21世纪,这种说法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批判。

2007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红楼梦》不再使用“高鹗作品”、“高鹗续作”等字眼,更新为“佚名续作、程维元、高鹗编曲”,这标志着高鹗续书理论发生了动摇。红学家俞平伯的遗言:“程维远和高鹗拯救了红楼梦!”

中国红学会会长张青山指出:“高鹗不应该是《红楼梦》的续集,他应该是《红楼梦》最终出版的组织者...《红楼梦》能流传,高鹗是第一功臣。”

内容介绍:

《红楼梦》是一部有章有章的小说。早期只流传前80篇手稿,80篇之后部分未完成,手稿丢失。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程维远邀请高鹗协调出版全书第120回,并命名为《红楼梦》。还有一个版本的“金玉缘”。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讲述了发生在一个虚构朝代的封建家庭里的人和事。通过对一些日常事件的描写,以金陵十二钗为主体,反映了贾府大观园所有的女人的爱恨情仇。

同时,从富贵华丽的贾府到衰败没落的副线,折射出一个大家族的没落,以及这个看似华丽的家族内部的丑陋。

扩展数据:

1,水浒传

创作背景:

南宋时,梁山好汉的故事广为流传。当时画家、文学家龚凯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序》说:宋江等三十六人的故事已传遍大街小巷;画家也为他们写画和阴影。《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代的《宣和遗事》,以杨志卖刀、晁盖帮抢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为主线。

林冲,jy,和陆也有所描述。在宋元时期,有许多根据《水浒传》改编的故事。元杂剧中,梁山好汉从36个发展到108。施耐庵在撰写《水浒传》的过程中,对水浒故事和人物进行了整理和加工,并忠实地接受了民众的观点。

2.三国演义

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经过多年的战争,朱元璋消灭了英雄,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这一时期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剧作家和说书人,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疾苦,期望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以底层知识分子的身份思考,希望结束动乱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产生了以东汉末年历史为蓝本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3.[文学作品]西游记

创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高僧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旅行。他从长安出发后,经过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最后到达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在一次佛教经典的大型辩论会上做了一次演讲,受到了好评。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长安。

带回了657部佛经,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了他的《西游记》,被弟子们编成了12卷本的《大唐西域记》。但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路上看到的各国的历史地理交通,没有故事。玄奘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玄奘的经历中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

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时期有唐代三僧诗,晋代有唐三藏、潘,吴长岭有唐三藏《西天取经》,五明时有《大圣》,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吴承恩正是在中国民间文学、剧本和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作,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有争议)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经历了孝宗弘治、武宗世宗嘉靖、穆宗隆庆和宗申万历五个时期。

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与建国初期大不相同。政治上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不断激化,变得日益尖锐。思想文化启蒙运动兴起,人类解放思潮兴起,市民文学日益繁荣,小说和戏剧创作进入全面繁荣时期,资本主义在经济上萌芽。

4.红楼梦

创作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的清政府闭关锁国,举国上下都沉醉于康熙、康熙、乾隆之梦,走向中国。这个时期表面上看似太平,骨子里的各种社会矛盾却在激化,整个王朝到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康雍时期,曹家祖孙三代表四人在江宁工作了58年。曹家在全盛时期,曾做过四次大范围的接送司机。曹雪芹生长在南京,青年时代经历了富裕富足的贵族生活。然而,这个家庭逐渐衰落了。雍正六年(1728),曹雪芹举家回京。

回京后,他在一所皇家学校“右翼宗教学”做负责文墨的杂工,家境贫寒,生活艰难。晚年,他搬到了北京西郊,生活更加贫困。他“满嘴茵陈”,“全家经常赊着粥和酒吃”。《红楼梦》是曹雪芹破产后在贫困中写成的。创作时间为乾隆初年至乾隆三十年左右。

《红楼梦》第一段是曹雪芹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曹雪芹以一个真实的人出现,告诉读者写作的起源。据他自己说,这本书是他根据早年在南京的繁华旧梦写的。我突然回忆起年轻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子,因为我当时住在北京西郊。

感觉他们远比自己有见识有才华,不禁自怜。我的祖上九死一生才建立起这个家业,但是他们有福气,却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不听父母老师的管教,以至于从小一无所有,潦倒半辈子。曹雪芹把这段经历和忏悔写成小说,就是想告诉读者,虽然她的罪孽不可避免,但那些姑娘都是生活中真实的人。

千万不要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将他们的事迹埋没在默默无闻之中。想到这些,我的心里荡漾满满的,一切困难都不是问题。更何况农村生活无忧无虑,景色宜人,使他思如泉涌,写如天神。曹雪芹的谦虚使他不懂学问,所以他要用白话文写这篇小说,意在为那些姑娘们立传,解除他的苦恼,给读者提供乐趣和欣赏。

百度百科-四大经典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