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甲旅》中的“关东”到底指的是什么?
中国东北山海关以东地区
1.明初以前的人名
今天,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位于祖国的东北。自古以来一般称之为“东北”,后来俗称“关东”,至今仍在民间流行。历史上,东北地区有不同的行政区划和名称,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是最可靠的见证。先说历史的源头。
东北作为一个地区,自有文字以来,古籍就有记载。东北最早见于古籍记载,古代中国通过《尚书·龚宇》的介绍划分为“九州”,其中“冀州”已覆盖辽宁西部;“青州”把辽宁南部,主要是辽东半岛,划入州的管辖范围。相传“九州”是禹治水后所设,舜分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冀州“东北”为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青州“东北”分为颍州,也就是今天北镇以东的地区叫辽东。辽西和辽东的分界,一般是以现在的辽河为界。除了愚公之外,还有《尔雅·迪什》、《李周纸坊》、《吕氏春秋游》等书都有类似的记载。其实所谓的“九州”、“十二州”不过是春秋战国时期或以后的知识分子对古代的理想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地理观念。因为尧舜禹三代都不具备组建国家的条件,自然也就没有“周”的行政区划和设置。尽管如此,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在人们的地理概念中,现在的辽宁省已经分别概括在冀州、青州、幽州、颍州的辖区之内。这四个州的设立不包括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土地,仅指“东北”方向的辽宁省的土地。
春秋以前,东北地区尚未建立考史,仅用少数民族的贡赋来确认其土地和居民与中原王朝的政治隶属关系。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早在舜时,北方朝贡民族就有山戎、北法和。谨慎就是谨慎。尧舜时代,他们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因此,周继承了尧舜的遗志,说:“者,颜、郝,我北方之土也。”到了周代,苏神继续进贡。孔子曾亲眼看过他的贡品《雅士篇》,并对陈惠公作了评价。《山海经·黄达北经》中也有关于宿神的记载。在中国东北海之外,在荒野之中,有不咸之山和苏神国。“不咸就是今天的长白山,而且已经证实,苏神人就生活在长白山一带。
上述证据已经超出了冀州等四州的地理概念,延伸到白山黑水,相当于今天的吉林、黑龙江两省。此时由于没有明确的行政区划,当地仍以“东北”方向称呼,同时以民族作为地区名称。
东北正式有了这一地区的名称,与燕国在此建立的郡相关联是在战国时期。燕国地处北方,经常被强敌东胡入侵。赵为王时,修筑长城,几乎把整个辽宁省都划入长城,并设郡治其地。据《匈奴传》记载很清楚:自使阳至襄平,设古、渔阳、幽北平、辽西、辽东诸郡,以避胡。⏱辽西、辽东两县和右北平县的一部分,都在今天的辽宁省。襄平,即现在的辽宁省辽阳市,当时是辽东郡的首府。这是辽宁历史上第一次建县,也是东北第一次建县。从此辽成为辽宁地区的当代名称,世代不变。有时,辽宁一般被称为东北,但其真正的意义仍仅限于辽宁。
秦国结束了战国长期的纷争,第一次实现了大一统。为了防御匈奴,燕赵长城被整合,长城各段连成一个整体。如《史记·蒙恬列传》说:“因地势险要,治塞车,起于临洮,达辽东,绵延一万余里。”长城的辽东段基本上沿袭了燕长城的走向,而辽宁大部分地区仍被包括在长城的围墙之内。辽东、辽西、幽北平三郡是燕制度的继承和进一步完善。
汉朝时,继承了燕秦制度。汉代以前除辽西、辽东、右北平三县外,还增加了沧海县、宣土县、乐浪县、临洮县、范缜县。这些县都是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87年)建立的,其中沧海县仅过了两年就被废除,到汉昭帝五年(公元前82年),范缜、临洮两县分别并入宣土县和乐浪县。这些郡把相当于吉林省的松花江流域和图们江流域以及靠近黑龙江省的地区划归自己管辖,特别是把朝鲜分成四个郡,由汉朝统一管辖。这说明汉代对东北的行政管辖进一步扩大。此后,历代王朝不断扩大管辖范围,设置了越来越多的县州道。随着郡县制的巩固和完善,自然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最终形成。
就地域名称而言,从秦汉到明朝中叶,还没有一个能涵盖今天三省区的通称,但辽东、辽西郡的名称沿用已久,以辽泛指今天的辽宁。前面提到的“东北”只有方位的意思。秦汉以后,三省逐渐设置郡县。但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不一样,行政区划也不一样。也就是说还没有统一,所以很难用一个名字覆盖整个地区。作为一个地区,必然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上形成一种普遍的认同,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名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从古代一般称之为“东北”,后演变为辽东和辽西,实际上是一个地区的两个部分,所以后人把辽宁和东西合起来统称辽宁省为“辽宁”。这与行政区划体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没有行政区划,就无法形成一个有身份的区域。
今天辽宁燕县的建立,对东北地区的形成无疑具有开拓意义。秦汉在此基础上扩大。魏晋南北朝时期,东北的行政区划基本沿袭秦汉的设置,实行县制。这些县(州)位于今天的辽宁省和朝鲜部分地区,但不如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对于居住在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和今内蒙古东部的东夷族、鲜卑族、乌桓族,还有东夷都尉、胡鲜卑都尉、胡乌桓都尉等其他辖区。这些民族与中原王朝保持着朝贡关系,保持着稳定的局面。
从隋唐到辽金元,700多年,是东北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突出表现为中原王朝将东北的行政区划由原来的南向北发展,即吉林、黑龙江两省,完善了整个地区的行政区划,从而确立了中原王朝对整个地区的统治,特别是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元三个朝代,对整个地区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隋朝存在了30多年,对东北的贡献并不明显。仅设立北平县和辽西县,管辖范围为河北省东北部至辽宁省西部。因为高句丽处于战争状态,隋对东北的行政管辖有限,高句丽没有灭亡,只是短命而死。唐朝以后国力迅速增长,高句丽最终被灭,行政建制推进到黑龙江流域,开启了区域发展的新时代。
高句丽毁于唐高宗通章元年(668年)。当年12月,唐朝定都安东,恢复中央对辽东故里的行政管辖。不仅如此,位于朝鲜半岛、汉江以北、日本海以东的朝鲜领土也被划入中国版图,置于安多胡夫管辖之下。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政府的不断内迁,管辖范围逐渐缩小。上元三年(676年),政府从平壤迁到辽阳老城,再到新城(今辽宁抚顺高尔山城),再到幽州、平州、严俊,直至迁到辽西老城,即隋朝辽西县,在辽宁义县大凌河以东王民屯附近。安东多次内迁的一个最重要的后果就是放弃了中国本应拥有的朝鲜北部领土,在汉魏时期回归辽东郡管辖,沿袭了唐以前历代王朝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在今天的辽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是契丹人聚居的地方。唐朝时,这里有营州、松木州,下有17契丹州。严格来说,契丹聚居地行政机构的建立始于唐代,这说明契丹民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已经进入了中华民族的行列,同时也与东北地区的发展紧密相连。
在Xi人居住的劳哈河谷,有一个位于劳勒的州长办公室。镇兖州、居兖州地处西拉木伦河以北、大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属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但是,设置在十卫部落居住区的行政机构,却渗透到了今天黑龙江省的腹部。据研究,石维部落的主要居住区在嫩江流域。大约到唐朝中后期,在这一带设置了侍卫长。尤为显著的是,从建国初期到中期,唐朝在黑龙江流域的人民聚居区设置管辖机构。比如著名的黑水都督府就位于黑龙江下游黑水所在的区域;呼罕州位于今俄罗斯沿海地区东南部的沿海地区。渤海王国建立时,其国王被唐朝任命为渤海郡王,成为唐朝管辖的东北地方政府。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 * *有五个都城,十五个府县,六十二个州,隶属于原黑水都督府,直到辽东地区并入其下属。
唐朝统治时期,特别是高句丽失陷后,在现有建制的基础上,在东北三省,包括吉林、黑龙江两省西部的内蒙古部分地区,进行了全面的政治建制,其系统性和完备性,远远超过了唐朝以前的建制规模和水平。虽然在渤海国的统治下被兼并,但在唐朝仍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代在东北建立的大规模政治体系,有力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同步发展。今明两天,这种时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名称,也就是说,还没有一个地域名称可以覆盖三省。
在这种情况下,辽国统一北方时,人们的地理观念发生了变化,即把三省看成一大片。这从辽朝的军政建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据《辽史·兵》记载,分为“东北路招募司、东北路统军司、东北路女直军司”,各系统下辖各种族政事务。他的《正史》有“长春道的师部控制东北各国”的说法。显然,在辽代,地理位置——东北被引为组织名称,并被广泛使用。金朝继承了辽朝的成语,仍然以“东北道”设置官职和机构。实际上,辽金王朝把东北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所以其军政机构都以“东北”命名。相对于建制完备、名称各异的唐朝,确实是一种进步。这说明辽金人已经把同处一个地理位置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视为一个整体,并首次以“东北”作为建制名称。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改变,更是人们地理观念的飞跃。
-
元朝不仅确认了辽金人的东北地域概念,而且进一步巩固了这一概念。如《大元统一录》说:“开元路,南有白山,北有鲸河之海,三井故国,五国故城,亦为东北大都会。这里所说的“东北”,正是来自于今天东北地区的大范围区域。所以“东北”这个概念既指方位,也指地域。
“定位”就是把原来区分位置的菜都摆好,对于官方行政来说更准确。“地理的意义,首先是确定位置,这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常识。据说“东北”是祭祀八卦放在八个方位之一的。前面引用的李周把当时称为幽州的辽宁省东部的北镇和医巫闾山统称为“东北”。后来随着疆域的扩大和发展,“东北”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最终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概括在“东北”的范围内。但随着元代以前各朝代官制的继承和不断完善,人们对该地区的认识大大丰富。自辽代以来,地理方位的原始名称一般称为地域名称。
从明朝开始,中国东北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关东”。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山海关以东的地方,站在河北和辽宁的交界处,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通称关东。还隔着山海关,所以是关内(内)和关外的别称。关东这一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与长城,尤其是细长的山海关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弄清关东这个名字的由来,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长城本身的历史。
早在战国时期,北方的燕国为了防御“东胡”入侵,就修建了长城。当时,赵修建长城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但与东北直接相关的是燕长城。据考古学家测定,这段由严修筑的长城从今天的张家口出发,向东北方向,经内蒙古多伦、,河北围场县东经,进入今天的辽宁省,经建平、北票、阜新、彰武、法库、开原,渡过辽河,再转向东南,经新宾、宽甸,向东到达鸭绿江。秦始皇一统一天下,就把燕、赵等国的成果结合起来,把长城各段连成千里。如《史记·蒙恬列传》说,“因地形,塞车险止,灯火通明,直抵辽东,绵延千里。”其中辽东长城基本沿袭了燕长城的走向。秦始皇修长城的主观意图和颜、赵一样,都是为了抵御北方劲敌匈奴的不断入侵。辽东在长城之内,内外不分。
自汉代以来,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金,元,除了唐,元,长城都属于它,没有修建的必要。北宋时期,北方,主要是东北,先后被辽金占领,无条件修建长城。其余各代继续修筑长城作为保障,但在秦长城的基础上,或修缮或扩建,总体格局不变。值得注意的是,南北朝时期,北齐天宝三年(552年),长城从西河(大同西北)总经理秦书开始修筑,东至渤海,也就是现在的山海关所在地。这是一段新的长城路线,为以后在这里修建山海关奠定了基础。需要指出的是,北齐修建的这一段长城,第一次将辽东故里与内地分隔开来,成为“塞外”之地,与吉林更远的疆域黑龙江省处于同一位置。
明代修长城、筑山海关,对东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尤其是赋予了东北新的名称。
明朝统一全国后,遇到了两大劲敌,对其构成了严重威胁:一是北方的蒙古,即元朝残余及其后裔。袁被驱逐出北京,从长城北迁,至今仍散居在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他仍然处于与明朝对抗的状态。明朝末年,双方一直是战与和交替,这是明朝北疆不能长久稳定的主要原因。其次,女真分散在东北,明初还算稳定。明朝统治集团视蒙古为主要敌人,实行“以夷制夷”的国策,即利用女真人对付蒙古人。然而到了明朝中期,在金死后沉寂了二百多年之后,女真又重新崛起,不断造反袭扰,引发了一系列纷争,直至不同规模的战争。明朝后期,女真变得更加强大。各部在努尔哈赤统一后,公开武装反叛,双方开始长期对峙。明朝的两个对手主要集中在辽东、西部及其西部和西北地区,而蒙古有相当一部分活跃在长城以北和西北各省。明初我学的是长城专业,主要是防御蒙古的防线。当辽东地区受到女真侵扰时,明朝修筑并加固辽东长城,修筑城堡,建造城市,防止女真人为。
在前北齐,明帝朱元璋作出了一个决定,等待长城到渤海沿岸。在这一段长城的基础上,不仅进行了重建,而且进行了整修,并在这里修建了关城,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这是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命魏王徐达主持创建关城,也就是现在的山海关。关城建成,山海关设立,重兵驻守。山海关与一般城市建设的区别在于,它将一座城市与尤里长城连接起来,体现了新防御体系的思想。冠城背靠雄伟的燕山山脉,面向蔚蓝的渤海。所谓“金莲沧海枕青山”,山海关的名称就衍生出这个意思。
山海关一旦建成,很快就显示出其在政治上,尤其是军事上的战略地位。山海关位于河西走廊的咽喉。从此辽宁锦州直抵山海关,长约400里,背靠医巫闾山,前有渤海湾,山海之间,仅一线之隔。这条狭长地带位于辽河以西,因此被称为河西走廊。山海关就像一把大锁,牢牢锁住了东北到华北的陆路通道。在军事技术和交通不发达的三代,确实是不可逾越的屏障。后来的事实完全证明,这个雄关的伟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金在辽西游荡了二十多年,两代人都破不了这个大关隘的防御,只能望洋兴叹,走走停停,几次回来都没有成功。难怪古人自称公布:“两京锁钥无双,万里长城第一关。”明朝视山海关为天命之所系,正如明朝一些军事家所说:山海关“拱起内圣都,防御外敌入侵,最严密的地方“圣都”是指首都北京。伊指东北的女真,陆指北方的蒙古人。在明朝,山海关被用来保卫北京的和平,维护其统治。由此可见山海关在明人心中有多重要!
山海关的出现第一次把华北和东北分开,从此成为两个地区的天然分界线。到目前为止,辽宁省和河北省的边界仍然大致以关城及其相连的长城段为基础。确切地说,山海关是包括在河北省内的,其省界一直延伸到山海关以东约30华里。一座关城成为华北与东北、辽宁与河北的总分界线,这恐怕是朱及其部下徐达所始料未及的!
其实在明初修建山海关和长城的时候,人们就有了新的内外有别的地理概念:山海关的东部叫辽东,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山海关的西部,也就是长城的内侧叫“关内”,后来逐渐叫“关内”。在《明实录》等明朝的官方文件和官方书籍中,关外也被称为“冀东”、“JD”。COM”,意思和“专员”一样。
明代东北的行政建制实际上分为南北两大行政区。南部行政区,北起开原(今辽宁省开原市),南至旅顺;西起山海关,东至鸭绿江,相当于今天辽宁省的疆域。这个地区,明代称为辽东,是历史演变而来的传统名称,也单独称为“辽左”。因为位于首都的左侧,所以被视为一个人的左臂,不可或缺。明朝为了保卫蒙古,在长城沿线设置了九个军事重镇,辽东被列为“九边”重镇之首。这里实行保健的制度,大的是保健,小的努力,属于保健。将军管辖该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称为“辽东司令”,简称辽东司令,设在辽阳。整个地区有25个警卫,各种部队驻扎。辽东是军事重镇,所以其行政设施具有军事管制性质。与内地相比,这里就像一个军事“特区”。
北至开原,东至黑龙江两岸,东至乌苏里江的大海东,北至兴安岭,这一大片地区都归位于黑龙江下游特林的努尔干都斯管辖,有400多名禁卫军。与辽东不同的是,朝廷不派官员,而是以当地少数民族的酋长为禁卫军司令等官员,管理当地各民族。他们定期向朝廷进贡,与明朝保持着政治上的隶属关系。因此,它只是一种试图赢得这一地区保健中心的企图。也就是说,明实行的是“以夷制夷”的政策,间接统治。这样,在整个东北地区,两大都城分为南北,构成了明统治东北的政治军事体系。从两个首都及其辖区的划分来看,民族之间的根本划分体现得很清楚。辽东都司所辖地区为汉族聚居区,开元以北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明朝的这种划分,最生动地体现了“华夷之辨”的传统思想。因为开元以北的吉林、黑龙江两省不是明朝直接管辖的地区,所以当时的“关之以东”、“关外”一般是指辽东都司管辖的辽东地区。不言而喻,“关东”这个名字在明朝中后期曾经的叫法非常有限。
从秦汉到明朝,东北的行政区划、机构、名称自然不一样。明朝与前朝的区别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内外界限严格。它让蒙古人保持高度戒备,也对女真保持戒备,严格限制她们进入辽东地区,只设立三关作为她们的进贡道路。这三关是:东南的广顺关,又称南关;北关,开元以北的城镇,称为北关;开元西的新安关。前两关是海西女真进贡的路,最后一关是蒙古乌梁哈三卫进贡的路。明朝发给他们的诏书是有限制的,只有持有诏书的人才允许入关纳贡。其他女真或蒙古人不得随意进入辽东。如果进入辽东,只能从以上三关进入。除了这种严格的限制之外,在辽东边境地区,如广宁(辽宁北部城镇)、开原、抚顺、庆云(开原西部),还设立了马市,或农牧市场,允许少数民族来到这里与汉族人进行贸易。开市和闭市是有时间限制的。等行情结束了,他们必须回到自己的地方,不能留在辽东。
-
入侵中原前28年(1616-1644),满清为争夺东北与明朝激战,1644年,以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政权为契机,入侵中原,占领北京。经过几年的英勇抵抗,南明政权终于失败,全国沦陷。
清朝是满族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全国建立了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政治制度。东北是它的故乡,被清朝统治者尊为“龙兴之地”,所以受到特别的重视,很快就建立了官制并逐步完善。清朝自定都北京后,以盛京(沈阳)为首都,文武大臣“自山海关以东至首都”,统一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ԋ这是清朝的开始,当时首都负责三个省的所有军事和政治事务。顺治三年(1646),改为奉天昂邦张静,掌管三省。未来三省将一分为二,各有独立的行政机关。今顺治十年(1653)初设吉林省,称宁古塔昂邦张静,兼辖黑龙江,即两省归一机构管辖,治所设在宁古塔(黑龙江宁安)。康熙十五年(1676),将办公地点迁至乌拉城(今吉林市)。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称“镇守吉林等地地方将军”,简称吉林将军。今乾隆十二年(1747),辽宁省简称改称“镇守盛京等地将军”。黑龙江省的设立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对俄反攻前正式设立的,名称为“镇守黑龙江等地将军”,简称黑龙江将军。办公室最初设在爱辉市(即老爱辉)。康熙二十九年(1690)迁至莫尔根(今嫩江县),三十八年迁至齐齐哈尔,为将军衙门常住地。
这就是清代东北三将军的由来。“三将军”虽然不是省的名称,但实际上是三个省,不同于内地设立的总督、巡抚,具有军事管辖的性质。清代仅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设置将军衙门制度,凸显了边境地区的重要军事地位。还必须指出的是,三将军管辖的地区和名称与今天的吉林、黑龙江、辽宁是一致的,但各自的辖区、领土、大小确实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清代,吉林的疆域南北长,东西窄。东至日本海,东北至库页岛,南至长白山,西至威远堡,西南至银阁门。全省领土比今天的吉林大很多。尽管如此,东三省还是正式成立,体系完备,奠定了当代东三省的版图。
清朝执政,反对“华夷之辨”,主张“中外为一”,“满汉为一”。事实上,汉人处于奴隶制状态,在一个政权的统一治理下,没有内外之分。所以入关后,长城没有修建。以康熙三十九年(1700)颁布的不修长城的圣旨为标志,这个从秦始皇开始延续了一万多里的人工防御工程,维持了2000年,现已正式废止。
清朝废除了长城,但没有废除山海关。这个大关隘,对清朝来说,仍然意义重大。它守着山海关。一是考察商旅,收税,有利于国家保护其“龙兴之地”,禁止外省人经山海关进入东北,以免破坏其“龙脉”。从康熙开始就禁止了,大约200年都是严令禁止,以供后人效仿。山海关成为清朝封禁东北不可逾越的屏障。显然,在长城人无所作为的情况下,只有山海关及其相邻的一段长城在新时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换句话说,山海关仍然是屏障内外的地标。盛京、吉林、黑龙江三省作为清朝的政治经济“特区”受到严格保护。
如前所述,明代形成的“关东”地域概念主要是指其直接管辖的辽东地区。到了清朝,关东的名称已经扩大,也就是说,已经远远超出了关东即盛京的范围,包括了吉林和黑龙江。
早在努尔哈赤叛乱的过程中,女真就先被吞并了。其次是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后金政权建立前后,散居在辽东以外的女真族大多已被吞并。进入辽东地区时,居住在这里的广大汉人也成为了后金贵族的涂层。他的儿子皇太极继位后,多次攻打黑龙江中上游的胡尔哈人和索伦人(实际上是女真的不同部落)。这些部落后来发展为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到1635年底,皇太极宣布废除沈竹的氏族名称,改称“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现代满族的最终形成。
满族登上历史舞台,进入中华民族行列,彻底改变了明朝东北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的分散状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民族。由此引起的地区关系的巨大变化是彻底废除了明朝修建的辽东边墙和开放三关的屏障。内外不分,整个东北地区在政治上、民族上是连为一体的。在满清的心目中,盛京、吉林、黑龙江算是她的出生地。因为他们的祖先确实发源于黑龙江流域,所以从故土南下,经过吉林,进入朝鲜北部,最后迁回辽宁省,定居在新宾的赫图阿拉(今称永陵乡)。黄父子编修《太祖武帝纪》时,明确东北名山长白山是他们祖先的出生地。所以长白山和努尔哈赤开创的赫图阿拉一样重要。也就是说,在清朝的地域观念中,广袤的东北已经被视为一个完整的区域,没有区分。清初盛京大臣主管全区,就是这种地域观念的具体体现。之后不方便管理东北广大的领土,然后整个地区就折成“三将军”了。但总的来说,清朝把三省列为“禁”区,受到特殊保护。这使得东北地区在中国所有水管站中处于特殊地位。是清朝的政治经济“特区”。
由此,大连也应纳入关东范围。
参考资料:
/view/58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