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历史电影500字。

“弱国无外交”

——评现代历史片My 1919

电影My 1919以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法国召开的凡尔赛会议为背景。讲述了中国驻美大使、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之一顾维钧在会上与法、英、美、日斡旋,向中国要主权,但最终外交失败的历史故事。这部电影详细描述了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历史和失败的外交,使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相对于从课本的简单叙述中获得的知识,电影给我提供了一个认识历史、对待历史人物的视角。

这部电影的男主角顾维钧年轻英俊。他似乎具备了所有的优秀品质,他的所作所为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无可指责的爱国青年。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统一起去拜访法国总统克列孟梭,克列孟梭为人谦逊,深受克列孟梭赏识。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两国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看似公正友好,表示不会夺取山东主权而只是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却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捡到一个钱包,拿着空钱包把钱还给失主,愤然离去;面对一个大国的困难(中国代表团被要求在下午3点前说明对山东的看法,得到通知时已近下午2点),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斩钉截铁地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言语惊艳,赢得观众一致掌声。

但也正是因为应验了那句“弱国无外交”,他的努力才一次次的白费。东道国法国权衡各种利益,最终只给了中国两个席位。在山东问题上,英法美权衡,最终决定牺牲中国获取自身利益,将山东转让给日本。这一切早已不是一个外交官所能控制的了,虽然直到陆征祥的挫败和绝望结束,他仍然相信“我们还有机会为之奋斗”,但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他和顾维钧可以单独力挽狂澜,无论他多么优秀和辉煌,因为他的背后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

爱国有很多种,爱国的人也有很多种。至今我还分不清顾维钧和萧克俭的爱国方式孰优孰劣,但他们都有那种爱国热情,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不知道历史上是否有过萧克俭,因为找不到真实的资料,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想说,我们在评判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时候,也许应该把自己放在历史的本来位置上,还原任务所在的具体环境和位置,这样才不会一棍子打死所有人,看到历史的真相。这是我们面对历史时应有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