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笔下人物的生活

光绪十年二月初一,生于江苏常州十字街6-8-18号鲁故居董宅。

光绪十五年(1889),我丑,陪伊学年信读书,读《通鉴集》、《水道大纲》、《读史地纪要》。

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吕思勉研究的还挺早,而且说这个时候和史学有关。那一年,母亲和姐姐给讲解《正史简编》,父亲让他读《日知录》、《二十二史注》、《史静文编》。

光绪十八年(仁臣,1892),吕思勉选择到江浦县任教,家人随他而去。他于1897年回国,吕思勉在江浦生活了4年。晚年写了《青春的回忆》,记录江浦早年的生活。

光绪十九年(1893,圭司),吕思勉家境开始恶化,于是不再耽误老师教学,而是父亲自学。父亲太忙的时候,母亲和姐姐帮他解释。母亲开始教《说文解字》。

光绪二十年(1894,吴佳),吕思勉开始阅读新书和报纸。他读的书有的《瀛寰志略》、魏源的《海洋地图集》、邹的《五洲万国图》、日本冈本监的《万国史记》、蔡尔康译的《泰西新史》、王韬的《普法之战》等。

光绪二十二年(沈冰,1896),我在父母、老师、朋友的指导下,阅读了儒家经典的子集,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吕思勉开始读梁启超主编的《泰晤士报》,梁启超的所有著作都是必读的。当时我最相信康梁的理论,深受影响。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吕思勉能够写字了。从父亲的命令来说,他的所作所为是由于石泉先生和薛亦庄先生;还看了兄弟们的《通鉴集锦》,大概半年就看完了。

光绪二十五年(1899,己亥),吕思勉赴江阴小试,考入阳湖县学堂。吕思勉的父亲叫他多读书,文末不要兢兢业业;我开始阅读官方历史,以及子同治建,斯Ku全书摘要,通点,通知和赵温明选,并写了几部史书和历史散文。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吕思勉开始写日记,取名《丈量里记》,以后每年改名,冠上有小序,沿上有例。然而,大部分日记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毁。那一年,吕思勉开始学习填词和作诗,并自学古代史名著。

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吕思勉说:“我们此时所向往的,其实是旧社会所谓的经济之学(按‘经世济民’和‘经世济国’的意思)。在一切政务中,我们都知道大纲,但并不深入和详细。”那一年,他写了《关于鲁夫汀的笔记》(在吕思勉编年体丛书上发表)。

光绪二十八年(1902,任印),吕思勉从早年就开始关注国计民生,从水利、税收、吏治到百姓衣食住行、物价的变化,都一一记录下来。大部分收集的资料在抗日战争期间被销毁了。

光绪二十九年(桂茂,1903),吕思勉赴金陵考课后,许多文章都是在场的几代人写的。因为我从小喜欢下棋,所以下完之后不马上回公寓,而是会去夫子庙茶店看人下棋,很晚才回来。吕思勉不仅精于棋艺,还深入研究了棋局、棋谱乃至棋史。他收集了一生的棋谱,说“只缺三种”,但都丢了。

光绪三十年(1904,陈佳),听信元史专家屠呦呦,受其影响,关心民族问题。与于玲女士(又名蔡澜)结婚。俞祖籍常州,历代为官:祖父俞应熙为浙江衢州知府,父亲俞为清末进贡学生。石喻机敏而善于观察,做事细心,做家务也极其努力。光绪三十一年(1905,义四),65438年10月至次年2月,吕思勉在长洲私立西山两级小学教授语文和历史。

光绪三十二年(1906,丙午),吕思勉的父亲于165438年10月5日去世。读正史。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丁伟),65438年10月至6月,在苏州东吴大学任教,“暑假因气味不同而辞”;

当年(65438+10月至1909,65438+2月)被屠孝宽(屠吉之子)聘为常州府中学教师,教授历史和地理。

光绪三十四年(1908,戊申),吕思勉母亲于11年8月去世;与朝鲜学者秋景秋交往。

在(1909,)元年,与陈、王冠石、和钱淑玲组成诗社,互作诗文,这是第一次。当时先生对写诗作词很感兴趣,常有佳作。晚年,吕思勉选择了自己的诗作,由家人编辑成《真挚的诗》手稿,油印成书,分发给各大图书馆和亲友。

宣彤第二年(1910,耿武),应馆长屠呦呦邀请,在南通市汉语言文字专业馆任教,教授公文写作。

在宣彤的第三年(1911,辛亥),他与朝鲜学者金毓麟交往。当时,王先生十分重视民歌的收集和研究,从常州、南通等地收集了许多民歌和谚语,并一一圈定、评论,写成短文,在报纸上发表,供广大爱好者欣赏。

民国元年(1912,壬子),1914年6月起在上海私立A级商学院任教。当时,很少有人能教这样的课程,但吕思勉是。

民国三年(1914,甲寅),农历三月初一(3月27日)生下一女吕伊人(在此之前,吕思勉有两子一女,均已去世)。当年春夏,与诗友关大儒、王、赵景谋、丁在沪成立诗社,名为“心社”,每半月一集。后来庄桐柏、陈、李、周启贤、张治廷等人加入,“每二十七集就退学”。1996年7月至民国七年在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

民国四年(1915,)农历九月二十七(10,31),鲁出生,本名星宝。

民国八年(1919,不再)八月至二月,吴经介绍,到苏州第一师范学校任教。那一年,吕思勉经谢观(亨利)介绍,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谢是武进名医,曾邀请协助编纂《中华医学大辞典》。吕老伯·西米安是一位儒家医生,他从小就熟悉传统医学书籍和经典。正是在去年夏天,他写了一篇《中国医书源流考》,其实是一部以医书史为纲的中医史。

民国九年(庚申,1920)6月1日至2月1922日在国立沈阳师范学校任教。首次发表学术论文《致廖和的一封公开信》并参与学术讨论。

民国十年(1921,心有)撰写《旧书整理方法》(原载于《沈师大周报》第4041期,并刊于《吕思勉遗风集》);中国古代哲学与道德的关系(原载《沈阳师范大学周刊》第31期第32期,刊于《吕思勉遗著集》);答程路雨之书(原载于《沈阳师范大学周刊》、《吕思勉年表集》(附节选),刊于《吕思勉遗风集》);《布吉考(日文译本)》(刊于《吕思勉年表》,译者出版);谈牛:(1)性格,(2)资本制度,中国医学的变迁(以上文章均发表于沈阳师范大学周刊)。

民国十二年(桂海,1923)二月至七月,1925,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授专业课,受校长王聘请,教授语文和历史课程。吕思勉的第一部通史著作《白话文通史》于年出版,该书在内容、体例、方法和写法上都有所创新,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大的中国通史。顾颉刚称该书为“通史写作的新时代”。

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撰写《更新初中史(四卷)》(商务印书馆第一版)。新学制高中国史教材(第一版商务印书馆,1932,165438+10月国难后第一版)。

民国十四年(1925,乙丑),1926年八月至七月,朱经农介绍他到上海私立沪江大学任教,开设中国文字学、宋明理学等课程。民国15年(1926,丙寅),8月,童非()介绍他到上海私立光华大学中文系任教,光华大学后来成立历史系,即担任系主任、教授,直到1952年光华并入华东师范大学。

吕思勉17岁时,初遇丁桂正(吕思勉母亲小姨的丈夫),“以言求利”,于是研究小学时的《段竹说》,稍作浏览。从1925到1926,讲学之后,吕思勉把历年来的研究成果写成了四本专著:《中国文字变迁》、《词例简述》、《章句论》、《说文解字考》。

民国16年(1927,丁卯)至1928,抗战胜利后,吕思勉三次呈送《致光华大学行政会书》,表达其在抗战中的远见和决心,并建议兴办学校与社会改革相结合。历史学家钱宾斯“哀叹西京贾超论”。

民国十八年(1929,基斯)至1930年间,吕思勉在江苏常州中学兼职,编写了《中国文化史讲义》。

民国十九年(1930,武庚),吕思勉自称此时进入了他思想的第三个时期。“四十七岁时,我在苏州遇到了老同学马精武君,马君劝我读马列主义的书,但我读得多了一点。在这个教义上,我深信不疑。”农历6月16日(7月11),的儿子陆死于伤寒,现在只剩下一个女儿。

民国二十一年(任申,1932)四月,在安徽大学讲学。八月假期后,吕思勉回到光华教书。

民国二十二年(贵由,1933),30年代初,吕思勉在光华大学开设课程,包括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史、中国国史、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名著研究、文献学等。

民国二十五年(1936,丙子)前后,光华学生人数大增,学生吃饭困难。吕思勉向学校提出,公共厨房的重建应与饮食习惯的改革同步进行。于是,他写了《饮食革命》一文,主张注意饮食卫生,多吃寒性食物和杂粮。他认为这样的改革可以解放妇女,使生活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形势和节奏。民国二十六年(1937,丁丑),日军侵沪,吕思勉八月回到常州,与家人商议前途。10年6月,随家人回到上海,搬了几次家。一家三口总是挤在一个房间里,两张床,两张桌子,两个书架,一张小方桌。几张凳子是吕思勉一家的全部家具。当年,吕思勉将多年来的笔记整理成一篇名为《颜氏笔记》的文章,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吕思勉从小就开始学习写和读历史笔记,50年来从未间断,总计超过654.38+0万字。吕思勉的论文和著作都是在有计划地阅读和写笔记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研究和整合的。

民国二十九年(陈赓,1940),孤岛时期,吕思勉避开上海租界,以学者报国之志,撰写了大量历史著作和论文,关注时局,关心祖国命运。他写了“野猫”、“乃秋”、“刘墉”、“程云”等许多笔名,渗透着民族气节,暴露着阳光。作家兼记者樊泉称吕思勉为“孤岛上的斗士”。

民国三十年(1941,新寺),1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租界沦陷,光华大学更名为程铮社(原书院)、格致理商学院(主商学院)。吕思勉不仅继续在光华上课,还在沪江大学和无锡国学学校上课。中年以后,吕思勉打算自己写六部断代史(先秦史、秦汉史、晋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辽金元史、明清史),这个计划的第一部书《先秦史》由明凯书店出版。吕思勉对《先秦史》的自我评价:这本书自称在古代史料、古代历史年代、中华民族的起源和西迁、古代疆域和官学制度方面都很好。

民国三十一年(1942,仁武),八月,回到常州老家,老宅毁于敌火。当时,吕思勉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1996年至1932年,吕思勉先后在城外游击区湖塘桥青云中学、坂上镇大刘寺华福中学任教。开设的课程包括中国文化史、中国近百年历史、国学概论、中国文学等。

民国三十二年(1943,桂味)至1943年间,在苏州中学常州分校兼职语文教师,讲授中国古代文学。文史专家黄永年曾问及学习,他说吕思勉的讲座充满了精彩的想法和见解。

民国三十四年(1945,益友),光华大学5438+00年6月复学,吕思勉携女儿益仁赴沪。

在抗战胜利的那一年,吕思勉的精神异常振奋。他先后撰写了《抗日战争与未来政策总论》、《战后中国经济的出路》、《战后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如何同时解决平均地权和改良耕作问题》等一系列文章,既回顾了历史,又规划了未来,对战后国家重建充满期待。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秋,光华大学迁至新校舍,吕思勉一家也搬进了欧阳路新校舍。

民国36年,吕思勉受复旦大学政治部主任耿丹如之邀,在复旦大学讲授中国政治制度史,并应邀在成文书院兼课。《秦汉史》出版。

民国三十七年(1948)《晋南北朝史》出版。1950(庚寅),4月,当选校教育工会主席。

1951(鑫茂)9月,光华大学召开最后一次董事会会议,由吕思勉担任董事会董事兼代理校长,在学生毕业证上签字盖章,处理学校最后的工作。5438年6月+10月,光华大学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吕思勉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搬进华东师范大学村职工宿舍。

1952(任晨),参加过三反和思想改造运动,学习结束时写了三反和思想改造的学习总结。

1953年(圭司),吕思勉最后一部断代史《隋唐五代史》完成,但出版无望。计划中的宋辽金元史和明清史,在史料上已有所准备,但并未最终完成,成为学术史上永久的遗憾。

1955 (B)吕思勉逐渐衰弱,回到常州故居休养。

那一年,吕思勉被聘为江苏省第一届CPPCC的成员。他因病请了长假,一直没有去南京参加会议。

1956()年初,上海市高教局将复兴西路271号二楼一套公寓分配给一家居住,王先生于农历新年前搬进新房。5月6日,吕思勉回到常州,“在家查册至29日”,并将重要的读书笔记和手稿托运到上海,打算作进一步的整理。我于7月8日回到上海,开始了我的研究工作。

1957(丁酉)年,吕思勉的《隋唐五代史》有望出版,编者在10 4上送来作为校对用的校样。从10月4日到8日,10,吕思勉一直在带病复习。第八天晚上,病情急剧恶化,并发肺气肿和心脏病。9日上午病重,被送往华东医院。抢救无效,深夜在医院去世,享年74岁。65438+10月65438+3月在上海万国殡仪馆举行公祭大会,将吕思勉夫妇的灵柩安葬在上海虹桥路万国公墓M区343-344点。该墓在1966文革中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