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哪些师团可以算是主力师团?

李三万

师团是日军的基本战术单位,是日军固定编制中最高级别的单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师团编制。二战期间,日军有很多不同的师团,那么主要是哪些师团呢?

图1:哪些日军是主力师团?

师,这是日军特有的说法。后来深受日本影响的朝鲜和韩国,在军队编制上也采用了师团的名称。师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师级编制。在日军中,师是基本的战术单位,也是日军固定编制中最高级别的单位。师以上、军以上、军以下、将军以上都是不定期编制的单位。

明治二十一年(1888),日本将原来按地区划分的六个台湾镇改名为师团,这是日军历史上最早建立的师团,编号从1到6,外加一个近卫师团。此后,第7至第20师相继成立,期间共撤销了4个师。到1937年抗战爆发时,* * *已有17个师。随着战事的逐渐扩大,日军也开始更大规模的动员。整个二战期间,日军先后建立了156个师团,加上之前的17个常备师团,总共* * * 173个师团,其中105个师团已经出现在中国战场上。1946年8月,日本投降,日军共有168个师,其中中国战场53个师。

在战争中,日军的师团非常复杂,包括四个师和三个师。有A类、B类、C类、D类之分;根据马的情况,有拉马师和驮马师;根据设置有常设分部、临时分部、附加分部和补充分部;按用法可分为警卫师、留守师、陆战师,令人眼花缭乱。

图2:战争中日军师团的建立极其复杂。

日本师规模比较大。以常驻师为例,他们通常下辖两万多兵力,各兵种齐全,包括步兵、炮兵、骑兵、工兵、辎重部队等。是一支多兵种战术兵团,战斗力相当强。当时中国陆军一个师不到65438+10万人,7000到8000人就很不错了,很多师甚至只有5000人左右。而且师里绝大多数是步兵,编制里只有几个炮兵和工程兵。所谓的辎重,不过是手无寸铁的搬运工。所以日军的一个师基本上只在编制上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军。如果综合战斗力比较,中国陆军一个军还达不到日军一个师的水平。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日军主要师团是17常备师团,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建立的。具体数字为:1,2,3,4,5,6,7,8,9,10。就连这些17的常备师也分两种。1至6、1888成立的警卫师称为一等主力,其他相继成立的10师称为二等主力。这17师,是一级师,按四四制编制,战斗人员约2万人,师司令部等非战斗人员总数约2.8万人。由于是在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建的,所以没有被废除,过了很长时间才成为军队。它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所以对日军来说是真正的主力,战力不容小觑。

图3:日军主力师团战斗力很强。

很多人说4师是17主力师中战斗力最弱的,其实不然。第四师主要受到日本和中国作家的攻击。边肖个人认为第一师最弱的两个师是有四国士兵的11和12师。11师的日俄战争在东鸡冠山要塞群面前打得很惨,128年8月和19365438、1937两次与日军的战斗也很差。齐国的大本营在占领上海后,立即将11师调至关关。

12师从1936开始一直驻扎在东北,直到1944才调到台湾省。最后在台湾省投降,所以没打过仗。1931的12月28日事变,抽调四个步兵旅(四翼各1旅)组成第二十四混成旅参加上海战事,但表现一般。不管怎么说,一个旅正面冲击了中国陆军第5军的防线,只能说勉强。混成24旅最大的问题就是给中国军队一个庙行大捷和一个拆弹三勇士。

图4:12师在一二八事变中产生了一枚炸弹和三个勇士。

在一级主力的七个师团中,二师算是精英中的精英,可以算是日军的头号王牌。他在中国参加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九一八事变,还在1937全面抗战爆发后奔赴中国战场,可谓罪孽深重。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被调往太平洋参战。最后在1942年,在瓜达尔卡纳尔岛被美军打残。

所以除了11和12师,其余15师的战力都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