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口述历史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86岁的越南华侨廖桂林先生。以下将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更好地还原老人的精彩故事:

我在越南海防出生长大。我的祖籍是广西北海合浦县。我父母很早就来越南定居了。长大后在以前的西贡市,也就是现在的胡志明市定居。随着1955越南战争的正式开始,我曾经在美军的后勤部队工作了四年。

1975,这是我命运改变的一年。我今年44岁。正是在越战结束的那一年,越南北部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华运动。北方华侨大批回到祖国南方,一路从广西北海等地,政府也为他们建立华侨农场,让他们在当地安居乐业。南方的华侨就没这么幸运了。越南统一前,我们属于战败方,所有财产都被新政府没收。在我的财产被没收之前,我决定卖掉我所有值钱的财产,离开越南。至于我的房子和船,我不得不放弃它们。

我带着老婆和十几岁的儿子,登上了一艘只要两辆大巴、容纳200人的船,一家人去了马来西亚。当时天气不好,海面也不平静。据说,和我们一起离开越南的大约8万名中国人最终葬身大海。外媒事后报道了这件事,说我们是“驶向汹涌的大海,没有退路。”

到达马来西亚后,我们乘坐大船抵达香港,停留了几天,然后飞往美国开始新的生活。和很多在越南的中国难民一样,我们没有多少钱,能做的工作也极其有限。我们只能选择做服务员,去餐馆洗碗。还好我还有一些日常英语,无法交流。

当然,旧金山的华人很多,这里通行的语言是粤语。说到这,我还得感谢我老婆,她是潮州人,会说一些粤语,所以我们决定在这里扎根。

当然最初的日子很辛苦,找房子,找工作,给孩子找合适的学校。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利用我的技能,开一家以法国菜和越南菜为主的餐馆。

几年后,我们的生意做大了,有人建议我们去隔壁的奥克兰,那里气候更好,房子也更便宜。所以我们把餐厅开到奥克兰,一直住在那里。

到了退休的年纪,我决定把餐厅的运营交给下一代,我踏上了回国寻根的道路。令人高兴的是,我的回家之旅也促进了北海和奥克兰之间的交流,最终双方签署确认成为友好城市。

今年是2017。20年来,我往返于中美之间数十次,为祖国尽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这次是应邀回广西参加世界广西同乡会。也希望看到更多的海外华人团结起来,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迅速。作为一个海外华人,我也很高兴看到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这是全世界华人都应该感到骄傲的事情。希望以后的侨胞交流活动越来越多,越办越好,发挥侨胞的力量,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