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评价项羽

写作思路:可以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来描述。首先,司马迁非常推崇项羽,他是推翻秦朝的主力军。在司马迁眼里,项羽是个大英雄,甚至被司马迁形容为舜的后代。

文本:

首先,司马迁非常推崇项羽,他是推翻秦朝的主力军。在司马迁眼里,项羽是个大英雄,甚至被司马迁形容为舜的后代。大力赞扬项羽从没有一寸土地到成为楚国霸主的成就,还说近代以来再无此人。

其实司马迁的评论也不全是他自己的看法。司马迁在很多时候综合了很多观点和评论,给出一个相对中肯的意见。

司马迁以“实录”的态度写史书,透露出司马迁正在贯彻这一思想,尤其是在对人物的评价上。他们不掩饰自己的缺点,不夸耀自己的成绩,从事实出发,给后人还原最真实的历史。

司马迁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名句,短短几句话就充分阐述了司马迁的生死观,歌颂了许多伟大的先烈,讽刺了许多懦夫。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项羽是个英雄。所以在项羽的传记中,描写了项羽个人的勇猛,但英雄并不适合做一个合格的皇帝。因为项羽心里还是有好感的。在主人公生命的最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宝马和美女。这种描述突出了项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而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英雄。

最终项羽没有超过江东,更加凸显了他的友情。虽然深情,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与部下战死沙场。项羽最后一句“天将杀我,非战也”,是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含蓄地说,项只能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一个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英雄,而不能做一个自称为王的皇帝。

因为他连失败的原因都不知道,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政治觉悟。这样的人可以征服天下,却坐不了皇帝。

实际上,司马迁的历史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求真和爱憎分明。无疑,第二项占了项羽战绩的主要因素,“天将灭我,非战也”这句话足以说明司马迁对项羽的偏爱。但即便如此,它还是保持了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这是司马迁传记的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