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南禅寺建于何时?南禅寺历史介绍。

五台山南禅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整个寺庙的建筑风格和格局都是唐朝的风格。它是由木头制成的。几千年来,佛教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1,南禅寺建于什么朝代?时代:唐朝;大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

南禅寺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唐代建筑的代表作。

大殿和殿内的唐代雕塑是国宝,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1961年。

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南禅寺简介南禅寺位于五台县柏杨乡李家庄村西北,距县城22公里,距五台山台怀镇87公里。寺庙位于小银河东岸,红墙绿瓦,松柏苍松,古韵犹存。优美的风景,优雅的环境,衬托出这个“世间无”的“宝”。

南禅寺始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距今已有1237年的历史,比著名古寺北寺的建立早了75年。

布科吉是中国建筑师梁思成在1937年根据敦煌壁画线索发现的。南禅寺是乡下的小庙,拿不到敦煌壁画,所以当时没有找到南禅寺。

并称北幸为“第一国宝”。

大佛殿里的斗拱

佛殿是寺庙的主要建筑。大佛殿的“大”就在于,它其实只是这个寺庙里其他建筑的一个小厅。它的表面宽度是3个房间,

15.6m;3房进深,13.9米,基本呈方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厅堂,却处处彰显着中唐木结构建筑的特色。它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典范,是研究唐代建筑发展史的重要对象。

大佛殿里的释迦牟尼佛

寺内有泥塑佛像,现存14尊,放在一个凹型砖坛上。祭坛的上后部中间有一尊释迦牟尼像,庄严肃穆,总高近4米,基本保留了原有的面貌。是中国唐代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之一。

佛殿里的彩塑

南禅寺的建筑和雕塑是唐代文化的丰碑。它记录的不仅仅是文化本身,对研究当时的经济、社会、生活、佛教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为它的完整存在,称它为“世界的财富”并不夸张。

3.历史介绍宋元元年(1086),南禅寺正殿大修,两根梁的底皮上有明代书法题字。

元三年(1343),南禅寺造像修复。

明朝隆庆元年(1567),龙王殿建于南禅寺。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和同治十二年(1873),南禅寺进行了两次大的修缮,主要是对正殿前檐的砖门和彩绘进行修缮。[6]?

1953期间,山西省文管会派员在南禅寺进行前期调查。同年5438年6月+10月,文化部社会管理局和山西省文管会组成调查小组,再次对南禅寺进行了详细调查。

1966邢台地震后,南禅寺正殿东室砖券倒塌,整个梁架明显向东南方向倾斜,构件严重榫卯开裂,得到及时抢救。

1972年,国务院下发73号文件《关于云冈石窟等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紧急修缮保护的批复》,其中确认并批准修复南禅寺大殿。

1973年8月,国家文物局再次组织对南禅寺进行实地考察,讨论最终的保护方案。

1974,南禅寺保护工程开工。

1975年8月,南禅寺保护工程竣工。

五台山景区门票价格:/trip /trip/19828.html

五台山景区交通路线:/trip/43402.html。

五台山景区介绍:/trip/37333.html

五台山景区附近美食推荐:/石梅/116425.html

五台山景区附近住宿:/trip/1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