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历史的问题

第一,岳飞

十二道金牌把他召回临安的时候,不知道他有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条通往坟墓的路。我认为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岳飞看来,他不贪金钱,好色,军纪严明,建军累,忠于南宋朝廷。没有理由杀他。“精忠报国”不仅刻在岳飞的背上,也刻在他的心里。也许正是这样一种信念,当赵构和秦桧主张和平时,他几次要求北伐。其中有一次,岳飞问赵构,“比起睡在亭子里的生活,绍说神圣的休息已经确立了。为什么还没有决定?”岳飞敢这么做,是因为他的自信。据宋人《岳飞传》记载,赵构曾把岳飞叫到卧房亭,对岳飞说:“中兴之事,我们应该任命一个官员。”。皇帝在寝殿阁召见大臣,就像我们把客人带到寝殿一样,关系自然非同一般。你可以想象,赵构是如何拉着岳飞的手,恳切地把一项重要的任务托付给他的。在那个年代,那叫巧遇。岳飞受此折磨,怎能不激动,至死不渝?!只不过他的忠义之道不是一般的顺从,更多的是基于自己的想法,从宋朝的长治久安和中兴的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不顾自己的利益去实现自己的想法,甚至不惜牺牲赵构的意愿,但在他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忠义。但是赵构不想这样。他想要的是一个完全服从的奴隶。而且他考虑的不是整个宋朝的中兴,而是如何稳坐自己的宝座。他不想让父亲和哥哥回来,所以当岳飞的军事胜利足以让他坐上王位的时候,他想求和。这时候主战的岳飞就成了一个讨厌又不听话的冗余,自然要杀了他。

岳飞当然想不到这一点,他只是靠自己的信念支撑着。虽然他也有疑虑,但还是几次要求解除兵权。在被十二金召唤后,他首先提出解除兵权,但不被允许。尽管赵构和秦桧怀疑他,但在他屡有建树的情况下,向全世界解释他的立场有点困难,所以他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干脆杀了他。想当婊子和树的政客!

可怜的岳飞图大叫:“天地在我们身后,你却能表现出这份心!”到时候,谁还会在乎你的忠肝义胆!

二、于谦

岳飞没想到自己会被杀,但是于谦,我想他应该能想到自己可能的结局。他的石灰毒素可能是这种意识的反映。我只是对自己的道德很有信心,愿意付出生命。“不要怕被砸成碎片,在人间保持清白。”

于谦做了一系列的事情,也只是遵循了自己的理想和道德。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他反对迁都南京,主张立新皇帝,就是为了摆脱以皇帝为威胁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被瓦拉俘获的英宗和被晋国囚禁的秦晖是有区别的。徐进想侵吞整个宋朝,抓到第二个皇帝只有一步之遥,没什么好谈判的。瓦拉只是想用皇帝谈判的条款来要挟明政府签订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也就是说,如果当时的明政府答应了瓦拉的条款,那么英宗可能会早一点被释放。于谦建立新皇帝,一方面断绝了瓦拉的希望,另一方面很可能让瓦拉一怒之下杀了英宗。所以,于谦的意见实际上已经得罪了被囚禁的英宗,可以在此基础上给他贴上“不忠”的标签,后来也确实以谋反的罪名被杀。但是于谦并没有在意这些可怕的事情,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事实证明,于谦是对的。瓦拉失去了威胁,加上于谦的有效抵抗,她终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后来瓦拉哄他和明朝和好,愿意送他回英宗。于谦也劝景帝接回老皇帝。景帝怕老皇帝回来抢他的位置。

皇帝回不来是国家的荣誉。于谦想到了这一点,并没有在意皇帝回来后可能给他带来的灾难。如果他在乎,估计英宗也没机会复位了。因为于谦是内阁大学士(国务院总理),总督的军务都掌握在军权之中,要牢牢盯着无兵无权被俘虏释放的太上皇,只是小菜一碟。明朝的特务机关在中国历代都是独一无二的。或者把他远远地赶到首都南京,打入冷宫。

英宗因为谦虚,终其一生得以讨回,后来复辟成功,于是忘恩负义,杀了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