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英勇牺牲的故事
她先是被关押在国民党的“青香司令部”,怕有人抢监狱,后又被转移到长沙陆军监狱。转移时,牌子上注明:“最严重的政治犯是杨开慧,女党员,小孩,女工”。
她把她的大儿子毛送进了监狱。面对长沙国民党“铲屎官* * *队”和警备司令部的种种威胁、利诱和酷刑,她不屈不挠,大义凛然地说:“想打就打,想杀就杀。如果你想从我嘴里得到你满意的东西,那你就是妄想”。
中国地下党和杨开慧的亲戚也四处营救,很多名人也出面保释。迫于压力,何建向下属解释,只要杨开慧同意在报纸上发表声明说自己与毛泽东离婚,就可以取保候审,其他问题不能问。
杨开慧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快死了,希望润之的事业早日成功!”“要我脱离毛泽东,除非海枯石烂”。
1930 114年10月14日,杨开慧在浏阳城外的识字岭壮烈牺牲,享年29岁零8天。
杨开慧,1901,湖南长沙县板仓人。他的父亲杨昌济是三湘有名的学者。他有先进的思想。杨开慧虽然是女儿,但是他爸爸也给她起了名字,起了字,起了号。1904年,带着救国救民的志向,杨昌济漂洋过海留学,杨开慧在母亲向振熙的抚养下度过了童年。
1908年,杨昌济从国外来信,催促杨开慧母亲送开慧上学。然后杨开慧破例进了长沙市第四十小学。当时的板仓女生没有上学的先例,杨开慧成了学校第一批女学生,也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
在苗小学学习了三个学期后,杨开慧转到了板仓五里路的储能学校。
辛亥革命后不久,杨开慧回家动员不识字的母亲上学,于是她和母亲去了离家二十多里的恒翠女校。她妈妈在工业班学习,她在附小班学习。当时她母女在同一所学校读书,这是一段佳话。后来因为恒翠女校要搬到长沙,杨开慧转学到马林桥附近的县城第一女子学院,一直读到毕业。
1920年冬天,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了。1922年初,他们加入了中国* * *制作党,成为毛泽东的助手。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在井冈山根据地开展斗争。杨开慧独自带着孩子,参加组织领导长沙、平江、湘阴武装斗争,发展党组织,坚持革命三年。
1930 5438+00年6月,杨开慧被抓。她拒绝退党,坚决反对脱离毛泽东的声明,随后被杀害。1957年,毛泽东为纪念杨开慧写了一首诗《死华莲答李淑一》,赞其为“焦阳”。
百度百科-杨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