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上经常提到土地兼并。这是什么意思?
土地兼并意味着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地主和官僚手中,而农民越来越失去土地,甚至根本没有土地。
封建社会的经济形式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形式的特点是分散的个体农业和以一户为单位的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它是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经济基础。这种以经济为基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就是土地私有制和买卖自由。由于自然经济的本质是农业经济,封建统治阶级出于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必须维护其统治的经济基础和农业经济,因而提出了以“以农为本”为主要经济指导思想的主张,表现为经济政策上的“重农抑商”行为。关注农业的发展本身无可厚非。相反,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的稳定和封建国家的经济发展。然而,抑制商业严重阻碍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在这种经济政策下,原本是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商业,变成了“最后一份工作”,成了被人看不起的劣等职业。商业管理被认为是“靠手工谋生的人”,封建统治者对其课以重税,强迫他们从事“自己的事业”。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自然成为封建社会个人财富的象征。官僚、地主甚至经营有方、略有盈余的个体农民,都把土地作为唯一的投资对象,纷纷购买土地。结果,越富有的人,拥有的土地越多;土地量越大,地租收得越多;收取的地租越多,个人财富就越多。获得的财富全部用于消费,剩下的用于购买土地,以维持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如此循环,导致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最终大地主、大官僚广泛购买漂亮的房子、肥沃的田地,而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农民却没有“立足之地”,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