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发展史
烟火起源于烟火,烟火起源于火药。中国是火药的故乡,火药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证据。早在1300多年前,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就详细记录了当时火药的成分和性能。直到14世纪,它才从印度和阿拉伯传到欧洲。至此,西方人开始知道有火药了。
隋唐时期,火药发展成为娱乐用的烟火。烟花也叫烟火,焰火。隋炀帝杨迪有诗:灯树照千遍,花焰开七遍。
在宋代,架子烟花或盆景烟花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元宵节期间,达官贵人与美国一争高下。从灯打开后不久,直到它更加残余。诗人辛弃疾曾写过“千树花开东风夜,繁星如雨”这句话,是对它的一个生动形象的描写。
烟花,或烟火,过去被称为西方烟火。它是清朝从西欧回来的。它的发展与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密切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烟花爆竹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它不再仅仅用于节日,还广泛应用于国防和国民经济中,如:照明弹、曳光弹、烟幕弹、燃烧弹、仿教练弹、目标指示弹等等。除军事用途外,各种信号产品还用于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海上运输和内河运输。各种抑烟剂也用于防止局部结冰,研究大气和各种装置中的气流,防治害虫。此外,白色,黑色和其他颜色的烟雾剂被广泛用于制作电影。
烟花的强光来自那些化学活性金属,如铝、镁、钛、锆等粉末。这些金属粉末在空气中与氧化作用结合,剧烈燃烧,温度可高达3000度,从而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些金属粉末被称为发光剂。至于五颜六色,全靠发色剂的威力了。所谓的显色剂,其实就是一些普通的金属盐。原来金属盐在高温下可以分解,不同的金属蒸气有不同的光谱——发出自己固有的颜色光。例如钠蒸气产生黄色光谱,所以用草酸钠、氟化钠、冰晶石或硅氟化钠作黄色显色剂;锶蒸气产生红色光谱,所以硝酸锶、碳酸锶、草酸锶可作为红色显色剂。其他如:绿光用氯酸钡、硝酸钡;用于蓝光的碳酸铜和孔雀石;金光用金粉,白光用铝粉等等。有了这些基础色,搭配各种颜色自然不难。看,节日的夜空多美啊!无论是过年过节,结婚,上学升职,甚至是楼房落成,店铺开张,人们都习惯放鞭炮庆祝。它代表快乐、兴奋和和平。在古代,鞭炮被用来赶走鬼神以维护和平。
这一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荆楚时代的故事》曾记载,正月初一,公鸡第一声啼叫,大家就起来在自家院子里放鞭炮,赶走瘟神邪气。
当时没有火药和纸张,所以人们烧竹子使其爆裂并发出声音,以驱逐瘟神。虽然这只是迷信,但反映了古人对安泰的美好愿望。
唐代的鞭炮又叫“爆杆”,是将一根长竹竿一段一段地燃烧起来,发出连续不断的爆破声。南昌诗人赖虎的诗《早春》:“新历只开一半,亭子依旧爆棚。我写的是春节烧竹竿的场景。后来,炼金术士经过不断的化学实验,发现硝石、硫磺和木炭放在一起可以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把火药装在竹筒里引爆,声音更大,使古老的烧竹习俗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到了北宋,已经有了用卷纸包裹的烟花,有了单环和双环之分。改名为“炮战”,后改为“鞭炮”。
鞭炮又称“鞭炮”、“鞭炮”、“鞭炮”,是中国的特产,起源很早。如果我们追溯鞭炮的起源,就会明白古人放鞭炮的初衷及其演变历史。
据《神经》记载,在古代,人们穿过深山扎营,晚上燃起篝火,一是为了做饭取暖,二是为了防止野兽入侵。但是,山里有一种动物,它不怕人,也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吃。为了对付这种动物,人们想到了在火中燃放鞭炮,利用竹子的爆裂声来驱赶的方法。这里说的动物叫“山嫂”。古人说能使人忽冷忽热,是鬼使人得了忽冷忽热的病,吓走了山,也就是驱除了邪灵,使人得了吉祥平安。唐初,瘟疫遍地。一个叫李益的人把硝石放在竹筒里点燃,使它发出更大的声音和更强的烟。结果,山岚的瘴气被驱散,流行病被制止。这是最早的鞭炮原型。后来火药出现了,人们就在竹筒里装满硝石、硫磺、木炭燃烧,产生了“爆炸战”。到了宋代,人们开始用纸管和裹着火药的麻杆制作“炮”(即鞭炮)。关于鞭炮的演变,《优秀流行编曲》记载:“古鞭炮。都是用真竹流行的,所以唐诗也叫爆杆。后人为之卷纸。叫做“鞭炮”。
随着时间的推移,鞭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和颜色也越来越多。湖南浏阳是中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广东的佛山、东姚,江西的宜春、萍乡,浙江的温州也是著名的花炮产地。浏阳生产的鞭炮不仅畅销中国,还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放鞭炮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不仅在春节燃放鞭炮辞旧迎新,还燃放鞭炮庆祝重大节日和喜事,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结婚、建房、开业等。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一位炼丹师在长期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发现的。公元808年,唐代炼丹家清徐子所著《太上老君仙丹秘方》,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药文字记载。之后的一千多年里,火药的用途除了武器,几乎只作为鞭炮使用。燃放鞭炮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除了过年过节放鞭炮,喜庆和悲伤的事都要放鞭炮,只要是大事。
中国烟花爆竹的发源地,据说是江西上栗、湖南醴陵、湖南浏阳。这三个地方都历史悠久,有1300多年的历史。起初,人们燃放鞭炮来辟邪。后来,燃放烟花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在古代已经非常流行。逢年过节,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喜欢燃放鞭炮、燃放烟花,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曾在《元月日》诗中描写过年放鞭炮的情景:“鞭炮声一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总以新桃换旧桃。”清代潘荣弼在《景帝岁时纪胜》中也对除夕的鞭炮声作了如下记载:“除夕子夜相会,宝炬门外争,玉河竞。而鞭炮,如浪如雪,遍布朝野,彻夜不眠。”从这里可以看到旧时春节燃放烟花的盛况。可以说,在1300多年的发展中,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成为一种习俗,更成为一种文化,延续至今,并在中世纪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而走出国门,传播到世界各地。鞭炮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最大限度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国工业编年史》中有一句话:“湖南省制造鞭炮始于唐代,发展于宋末,发源于浏阳。”盛产烟花爆竹的浏阳人据此认为,最早发明鞭炮的是老乡李毅(江西上栗人)。
李彝、唐出生在与江西上栗、湖南浏阳相邻的街,被后人尊为花炮始祖。
唐《陌记》记载“李妙在中,邻钟左家受山人所崇。她住在庭中有竹的火中,鬼惊而随,黎明时,悄悄附。”根据传说,李益是一个猎人。他曾向当时的方士、药王孙思邈学习火药的使用。
“药王孙思邈曾隐居浏阳,留下了孙阴山、洗药井、洗药桥等诸多传说和遗迹。”浏阳烟花燃放专家李新谷介绍了一些民间传说。相传孙思邈当时隐居在浏阳孙阴山,在一口洗药井里洗药炼丹。李毅去寻求帮助。孙思邈给了他一包火药,叫他放在一个小竹筒里,点燃后会爆炸,发出很大的响声。李毅回家后,按照孙思邈的方法做了实验。历史上最早的鞭炮诞生了。
但是竹筒做的鞭炮声音大,但是危险,容易伤人。李毅希望改进它。他苦思冥想,通过不断的实验,终于成功地用纸管包裹火药——两头用泥封住,一头插上导火索。这样就生产出了真正实用的鞭炮。
李益用鞭炮的巨响和硫磺的气味驱散瘴气,吓跑鬼怪,被后人尊为“鞭炮之祖”。今天,中国三大鞭炮中心浏阳、醴陵、上栗等地的许多鞭炮作坊,依然供奉着李毅的牌位。在“爷爷”生日或其他重大节日,人们会点上蜡烛,点上香祭拜“爷爷”。李益据说是烟花的始祖。但是鞭炮烟花成为一个产业,却是在明清时期。
浏阳
相关历史文献可以作为证据。据《浏阳县志》记载,浏阳在清朝乾隆年间成为“湖南鞭炮制造中心”。咸丰同治年间,“浏阳鞭炮村广泛分布于省内各重要口岸,广东、山东、山西等地的顾客来湘贩运。”当时浏阳有句话叫“十家九爆”。东、南、西三个乡镇从事鞭炮生产的人数超过65,438+万人,城关镇有300多个作坊,工人超过2,500人。
晚清时期,浏阳鞭炮的名声远播,产业也推广到周边县。后来这些邻近地区生产的鞭炮,如江西醴陵、萍乡等地的鞭炮,也运到浏阳,都贴上了“浏阳鞭炮”的标签。“所以,世人只知道浏阳鞭炮。”
清朝光绪初年,浏阳鞭炮开始出口,从上海或港澳转口,出口南洋。到1911,出口量增加到4.8万吨,价值92.2万两白银,全县有30多万人从事鞭炮生产。
在随后的65438-0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浏阳花炮作为手工艺品参加了博览会,并获得了奖牌。浏阳的烟花爆竹被更多的人知道。
上栗
2009年6月,经中国日用商品流通协会批准,江西省上栗县被授予“中国烟花爆竹之乡”称号。
上栗的烟花爆竹生产工艺获得了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2065438年4月18日至2010日,上栗县成功举办了2010中国上栗国际烟花文化节暨烟花产业交易会,大大提高了上栗及上栗烟花的知名度。同年4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向江西省上栗县授予“中国烟花爆竹之乡”牌匾。在古代,有一种凶猛的怪物散布在深山老林中。人们称他们为年。“年”外表恐怖,本性凶残。它只吃鸟兽、鳞虫,每天变换口味,从磕头虫到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年”每隔365天(或366天,即一年)就要去一个人多的地方品尝新鲜的食物,它出现的时间是在天黑以后,黎明时公鸡一叫,它们就回到山里。男男女女把这个可怕的夜晚当作“除夕”,想出了一套“除夕”的方法: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关好火,把炉子打扫干净,然后把所有的鸡笼都捆好,然后封好家门,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因为这顿晚饭有不祥的意义,所以很丰盛。吃完饭,谁也不敢睡,就坐在一起鼓足勇气聊了起来。天快黑了,年逃出了深山老林,摸到了人聚居的村子。只见家家户户的家门紧闭,门前堆着芝麻秆,街上却一个人也没有。转了半个多晚上,一无所获,只好啃点芝麻秆充饥。过了一会儿,公鸡叫了,这些残忍愚蠢的怪物只好怏怏而归。熬过“年关”的人都很幸福。他们要感谢天地之祖的保佑,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兽”吃掉,开门放鞭炮迎接邻居亲戚来祝贺。
过了许多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人们放松了对年兽的警惕。有一年的三十号晚上,年兽突然逃到了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个村子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对红帘红衣的新婚夫妇安然无恙。也有几个童心未泯的,在院子里点了一堆竹子玩,火红了。竹子燃烧后爆炸,年兽见火掉头就逃。从此,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噪音。每年年底,家家户户都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放鞭炮,让年兽不敢再来。在《诗经·潇雅·汀寮》中,有“庭辽之光”的记载。所谓“亭寮”,就是用竹竿之类的东西做成的火把。竹竿燃烧后,竹节内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噼啪作响,这就是鞭炮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