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脱胎漆器是什么?
相传是一个普通的漆匠发明了脱胎漆器这一独特工艺。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叫沈绍安的人,出生在一个制漆世家。他从小就对塑造佛像感兴趣,有一定的塑造能力。有一次,他去府衙修金字横匾。虽然字迹斑驳,里面的木头也露了出来,但是牌匾外面包裹的油漆和麻布就像新蝉的壳一样,坚韧光滑,没有被腐蚀剥落。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并受到了启发。如果你先塑造一个物体的模型,然后用夏布上色,粘贴在外面。于是,他根据塑造佛像的原理,用泥巴做了一个模型,在模型表面涂上颜料,用夏布包裹起来,再涂在夏布上,再裹上一层夏布,这样颜料和夏布就一层一层地贴到了一定的厚度。阴干后,他把它放在水中一定时间,当里面的泥胎变软后,他把它挖出来,用水清洗。从此,人们也把这种脱胎漆器称为“沈少安漆器”。
福州传统漆器绘画技法有黑推、彩推、薄颜料、漆晕金、粉条绘金、嵌银并彩、嵌螺铀、仿古铜、棉纹等。解放后发展了宝石闪、暗花、堆漆浮雕、雕填、仿窑变、仿青铜,并与玉器、石雕、木雕等工艺水晶相结合。早在清末,沈绍安的后人就开始在漆料中加入泥金、泥银,使漆器光亮夺目。他们脱胎于漆器的作品《松瓶》、《桃花盘》、《普陀观音》在南洋倡导协会展出,并在巴拿马博览会、美国芝加哥、法国巴黎圣路易斯、日本东京、德国柏林等地获得多项金奖等奖项。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著名艺术家李志清创造了“台花”和锡纸闪沉花等绘画技法,对当代福州漆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贡献。
脱胎漆器质地坚牢,重量轻,色泽鲜艳,装饰性强,在温度由沸点变为冰点后仍能保持不变形,不上漆,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传说鸦片战争后,一位英国商人带着一个一米高的大花瓶乘船回国。不幸的是,船沉了,人获救了,花瓶却随船沉了。三年后,男子不惜重金委托打捞公司从当年的沉船中打捞出这个大花瓶,却看到它依然光彩夺目,光芒四射!因此,福州脱胎漆器的名声传遍了英格兰和欧洲。另一个故事是,抗战前,美国芝加哥举办了一次世博会。福州脱胎漆器和日本漆器陈列在同一个展厅。中日两国的漆器似乎质量都很高,无法由评委来评判。后来有人建议,把两国的漆器放入锅里煮三个小时。结果日本的漆器变成了泥,而福州的漆器完好无损,自然得了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