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镇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座大山的名字
烈山的名称是烈山历史文化资源的总和和象征,是皖北乃至全省唯一独特的地名资源。首先,古书《立国志》记载“大禹治水,凶山焚泽”。《中国汉语大辞典》中有“舜遣大禹治水,命掌火林之臣焚凶山之泽”和“辞海”的记载:“烈山沼泽遍地,野兽遍地,舜遣夷到凶山焚林,赶走野兽”。另一种考证说,舜跟随尧后,很可能是犁过骊山(烈山的别称是骊山),钓过(雷泽是烈山东北的微山湖),舜派夷先去烈山烧林中野草荆棘,再驱赶野兽到烈山开垦农田,到教人打鱼,主张以农促鱼富民生,证成了烈山地名由来的历史。
《中国古今地名词典》也有记载:“烈山,又名历山,位于濉溪以东七八十里,产煤”,这是淮北唯一的地名。
b颜地县看家乡
烈山山顶的古庙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烈山叫什么名字?或者山园比第一个更尖(底圈是尖的),像五行中的火,所以又叫古烈山氏(炎帝的名字)。这一条可以解释为炎帝以地名命名烈山氏、骊山(又名骊山),也可以解释为炎帝以自己的名字为烈山加冕。
《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烈山,名为。“国宇。《鲁豫》载:“烈山氏炎帝之名始于烈山”。全国各地的著名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颜地在大约7200年至5800年前深入黄河下游海岸(即黄淮海地区),就在两淮和蚌埠的前线。所以有“精卫填海”、“沙海烹盐”、“颜地闭关禅”等说法,还有从烈山、烈山氏形成的颜地神农的凶族文化(即颜地文化)。
经过多年的讨论和研究,国内外研究者认为烈山在地名、地质、地理条件等方面符合颜地故里的特征,从现有的遗迹和传说中的古籍文献中称颜地为故里有充分的依据,引起了省社科院和全国有关学者的密切关注和兴趣,其考证也得到了研究和上层的充分肯定。
煤炭文化
淮北市作为华东六省一市的工业能源基地(50-80年代)建在煤炭边上,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烈山也因其煤炭而闻名。70年代的“社会办工业”,80年代的“乡镇企业”,都是以煤岩建材为主。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烈山“小煤窑”衍生出的革命红色文化,为我们党在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烈山地下煤炭储量达8000亿吨。据淮北市矿务局记载,“早在远古时代,地表就有煤炭裸露。到了唐、元、三年,发现扔石头是易燃的。”北宋年间,徐州知府苏东坡下乡勘探,发现烈山煤,撰石炭纪宋,明清开始窑采。明朝天启期间,3000多名煤矿工人罢工,持续了一个多月。据记载,这次罢工是中国煤炭发展史上第一次窑主为生存而进行的革命斗争。
清朝咸丰年间,煤工与窑主的斗争此起彼伏,令清廷头疼不已,以至于总是“屡禁不止,屡开不绝”。清末民初(1906),烈山成为中国第一家何忠煤炭公司后,在政府和商业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下,工人的革命斗争仍在继续。在中国* * *生产党的领导下,领导工人徐、李时壮、王湘普、赵万、梁等与窑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同时也造就了“三结合”。
D.佛教文化。
古老的烈山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烈山山顶的“烈女庙”渊源最深。据说颜地的女儿在山顶上帮助颜地的雨师迟松子,从悬崖上掉了下来,一起死了。人们为了纪念颜地的女儿,在山顶上建了一座烈女庙(不是贞洁英雄女子的概念,是烈山氏的颜地女儿庙),解放前后还在。它是纯石头的,没有砖块,有两栋房子那么大。在泰山沈星宫毕夏真君庙建成之前,四面八方的人都来烈女庙朝拜烧香,民间邻居对烈女庙了如指掌(当地人不知道要建什么),然后又去新建的泰山庙朝拜宫庙。于是四月的第一天被定为庙会。列女庙的原庙在自然坍塌后很久没有人修建,现在只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文革期间,泰山庙被拆除。后来为了南湖公园原有寺庙的开发,把佛像搬到了山脚下,也就是南湖居士林。其次是七八座寺庙,如龙脊山、回龙观、清流寺、大方寺、塔山等。这些寺庙都有自己的庙会,如二月二的蔡丽庙会,龙脊山的龙王庙会,四月初的一烈山庙会和谢玛亭庙会等。每年春夏,庙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庙会税收逾百万元,极大地繁荣了当地经济,丰富了民间文化生活。皖北佛教庙会规模首屈一指。也起到了改善和教育当地民俗的社会作用。
e民俗文化。
烈山民风淳朴,礼仪交流。由于小城镇的文化状况,人口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这与深厚的社会文化根源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烈山传说中有几个文化板块。一、张传说和张传说系统完整,有传奇性的名胜古迹,如圣森台、仙人洞等,代代相传。张的老家是檀山,墓地在王庄后面,有墓碑记载(苏州记载)。少年在窟金边出家,在大方寺修行,在龙脊山骑驴成仙,有民歌《三山》
第二,颜地家乡的传说在烈山家喻户晓。以前孩子们上学的时候跟老师讲颜地的家乡,更是瓜棚李老人饭后的谈资,说两兄弟住在烈山匡洼村,“匡”字就是两兄弟的意思。颜地住在烈山,这被称为烈山氏,因为山分裂成火焰,最早的烈山强词夺理是基于山脚。火鸡子(即谷饶镇)是炎帝当年开的第一个集市,以物易物。后来,贝壳被用作硬币,以促进市场贸易。炎帝火炎,火姬子名传。当然,传说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考证的依据,但一个地方的传说总有她的历史痕迹。
其次,根据二十四孝蔡顺的传说,蔡顺的母亲在荒年挨饿,因病几天不吃饭,家里也没什么吃的。蔡顺去龙脊山摘野果,就是桑葚,熟了留给母亲,一半留给自己吃。赤眉军在山前造反,发现蔡顺挑沈。因为他是官方间谍,得知真相后非常感动。他给了蔡顺半袋食物。从此,蔡顺挑沈孝母,成了农村邻里佳话。后人把蔡顺的村子改名为蔡里,立碑纪念。同时出现的还有陈胜墓、宁峰治陶能烧五色火、宁启番牛等(地方志也有记载)。
民俗和故事也是旅游文化资源,是很好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