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剧其实用的是日本游戏音乐。观众会喜欢吗?

这部抗战剧实际上使用了日本游戏音乐,就是吴奇隆在《走向火炮》中主演的那部,音乐来自隔壁。我以为有人在打游戏,在看抗战剧。

八年抗战,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最惨烈的一场反侵略战争,正通过我们的电视屏幕,不断为备受压力的中国人民提供各种低俗的笑话和笑料,而且似乎要升级为一场全球性的笑话。如今吐槽抗日剧已经成为一种全民时尚。一张“手撕鬼子”的照片在网上疯传,血溅如仙;26岁的“漂移”石突然成了网络名人,因为他用“越狠越好”的招数演了一个日本兵,在不同剧组一天成功死了8次。按照电视剧中日军被我军消灭的比例,估计横店一年可以“消灭”7亿鬼子,合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所以被称为“最大的抗日基地”。一向严肃的《南方周末》最近发表了一篇关于抗日事业的长篇报道,梳理了蓬勃发展的抗日剧的来龙去脉;就连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也着急了。2月26日,《旺报》批评,娱乐抗战剧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先烈的不尊重。“中国电视剧现状如何?到横店一看,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鬼子。”著名编剧高满堂说。为什么战场那么多,八路军那么忙?首先,和我们现在的电视剧管理方式有很大关系。记得大学的时候,老师批评“题材决定论”是文革遗留问题,但在这里:拍不出来的题材总是比能拍出来的多。比如反腐不能拍,文革不能拍,鬼片不能拍,警匪剧被限制,古装剧被限制;在战争剧领域,我们碰不到抗美援朝,碰不到越南反攻。国共争斗不利于统一战线,所以投资人和创作者一致的结论是:打鬼子最安全。抗日剧真的最安全吗?那不一定。规矩和潜规则数不胜数:比如不能表现国民党军队的直接抵抗,不能表现日本军人的军事素质,要表现* * *在抗日中的领导作用,等等。不然折磨你容易,拍你难。数千万的投资可能会冲击水漂,你不能承受伤害或损失。我常常觉得,在这样一个被管理者定义的狭窄而危险的鸿沟里,我们的创作者居然能编造出上千部创新的抗战剧,他们的智商和想象力真的很惊人。镜头太多,我受不了被人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观众对此也乐此不疲,因为“打鬼子是享受”!新的抗日剧,比如《不朽的连号》《抗日奇人》,在很多省市都拿到了收视冠军,赚得盆满钵满。这些作品的秘诀就是:如何在保证政治正确的前提下,自得其乐。结果战争游戏化了,娱乐化了,日本人智障了,残暴了。什么手榴弹打了飞机,一个农民打死了几百个日军等等。,没有奇迹;鬼子见女人就强奸,见女人就杀人,智商低,无恶不作。总之,我们真的不能造假,但也不能恶之。投资者想要一个安全的地方,创作者想要保住饭碗,大众在这种自欺欺人的胜利中享受淫秽的快感,最后皆大欢喜,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