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皮影戏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山西皮影戏起源很早。1980至10,在孝义县城以西约50里的榆树坪村南,晋元年七面砖一室墓出土的皮影戏人头壁画显示,早在800多年前的宋金时期,孝义皮腔的纸皮影戏就已经存在,是山西发现最早的皮影戏。

山西皮影戏,主要在晋中、晋南以及吕梁、晋东南、晋北的部分地区。

晋中地区有很多皮影戏俱乐部。数百年来,以孝义为中心,广为流传,定居于汾阳、文水、交城、太原、榆次、祁县、太谷、平遥、介休、灵石、隰县、交口、沁源。许多大公司和大家族出于他们吉祥的意图和爱提供皮影戏班。有的一节课,有的两节课甚至三节课。文水县徐佳镇的源盛和公司提供两类电影,即庆忌类和成庆类。很多商号的影子剧团都以商号的名字作为班名。介休南街“增升场”租了一个铺子,供三个班的皮影戏,两个叫“增升场”,一个叫“增升轩”。至于有着“皮影戏之乡”美誉的孝义县,皮影戏俱乐部就更多了。据老艺人回忆,清末民初全县有近40个皮影戏班。能记住班级名字的有二十多人,几百人从事本职工作。民国时期,尽管战乱频仍,皮影戏活动从未停止。到建国初期,文化馆已有9个皮影戏班,学员近百人。65438年至0953年,孝义皮影戏参加“山西省首届民间艺术展演大会”。事后,孝义老艺术家那鹏飞领衔的第一部皮影戏被调回省里备案,也就是在太原月影团门前。

在晋南,宛宛羌族电影以曲沃为源头,流传到平阳、周浦、揭州等地。多少年来,深受群众喜爱,遇有婚丧嫁娶生孩子,都愿意掏钱买个木偶戏。有的富裕家庭,连大牲畜都下了驹,请皮影戏两天,以示祝贺。好像不这么做就会觉得不开心,渐渐成了一种民俗。

南北路的皮影戏社都是半农半艺的临时组织,农忙农事,农闲时唱歌。人员配备也差不多,都是“七紧八慢九慢”的团队。意思是只要有七个人,虽然紧张,但也能勉强开演。如果有八个人,就有九个人停下来。但是活动形式有区别。南路皮影戏班内容简单,只演皮影戏。但晋中皮影戏班是用皮和木头同台,昼夜不一。白天,木偶戏以晋剧的形式表演,晚上,皮腔或宛宛腔表演皮影戏。

由于南北路的皮影戏活动形式不同,对表演设施的要求也不同。最早的时候,皮影戏没有固定的场所,都是临时的。唱完拆了,再唱一遍。在晋南,有“七长八短”的说法。即七根长椽八根短椽可以搭建一个皮影戏舞台,非常简单。而在晋中地区,皮影戏和木偶同台演出,舞台太小,搬不动。所以它不仅要求音域广,而且要求有前后舞台,往往以芦苇席为对象。在孝义,早在清朝中后期就有专门的皮影戏舞台,分为皮影戏舞台和皮木戏舞台。尤其是在县城的西山区,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围墙。最大的20平米,最小的只有10平米左右。至今仍有清乾隆、道光、光绪、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皮影戏舞台十余个。这是山西其他地方罕见的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等原因,皮影戏艺术趋于衰落。南北路的皮影戏社,幸存者寥寥无几。50年代末60年代初改为真人扮演角色,搬上戏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