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史

大同元年(535年)春正月,东魏大首领司马子如又率军攻潼关。见宇文泰准备就绪,发兵攻打华州(今陕西华县),依靠刺史王丕的辛苦打退了东魏的进攻;大一统第二年三月,高欢以千马攻周霞,归五千户。不久,攻下灵州,回迁五千户。大同三年正月,高欢率屯堡萨坎(今山西永吉县周浦镇)在黄河上架起浮桥,渡河攻潼关。高欢年年攻打西魏。虽然没有成功,但宇文泰知道,实力处于劣势的西魏再这样下去,是很难支撑下去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士气,增强战斗力,开辟兵源,扩充军队。

大同九年(543)二月,高欢率十万兵渡黄河。据邙山(今河南洛阳西北),宇文泰领兵进攻,在邙山打了一仗,损失了六万多士兵,经营几年建立起来的一支军队损失过半。当时关陇地区鲜卑人数量有限,无法大量补充军队。因此,邙山战争后,宇文泰开始从汉人中吸收军队,并于三月宣布在关陇地区招募豪绅。北魏末年的关陇起义中,有权势的地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组织了村兵。东西魏分裂后,这些地主武装并没有解散,仍然掌握在强大的地主手中。通过招募强兵来充实军队,宇文泰将这些分散的乡兵变成了中央军的一部分,并由政府选择关陇地区有威望的人物来指挥,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军队的控制,削弱了北魏末年以来的地方势力,而且促进了吴川军事集团与关陇地主的结盟。此后,到了大一统十六年(550年),征兵对象进一步扩大到所有分田户,使西魏军队中汉人士兵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546年,大一统十二年九月,高欢率领十余万大军,围攻西魏守住的玉壁(今山西稷山县西南),试图拔掉汾水下游的西魏安这颗钉子。西魏并州刺史魏孝宽,死守玉壁,顽强抵抗。高欢先后采用断水、火攻、挖地道等战术。经过50多天的围困,七万多士卒死亡,未能攻占玉壁。最后高欢得病,不得不开道。玉壁之战,高欢全力以赴,攻了一座孤城,攻了五十多天,智困,以致动怒,病倒。第二年正月,他病死了。从此,西魏扭转了以往的劣势,与东魏势均力敌。

高欢死后,子承继位。高澄与全副武装的侯景不和,想夺取他的军权。侯景在河南十三州之地投降了西魏。宇文泰接受了侯景的投降,但同时他对侯景非常谨慎,因为侯景被骗了。他源源不断地派出军队接收侯景占据的土地,并示意景交出军队,进入长安。当时侯景兵变后,高澄也派军队前进,于是侯景转向梁肖,导致了侯景之乱。在平定侯景叛乱的过程中,萧氏兄弟争夺皇位,自相残杀。宇文泰趁机占了一点地,拿下了韩栋、宜州、襄阳(今湖北襄樊)等地,控制了长江上游和汉水。大同十六年(551),元宝居死,长子秦原继位。

大同十七年(552),侯景战败,梁武帝第七子萧艺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称帝,为梁元帝。在后金未稳之前,萧艺曾与西魏有过一次协定。西魏以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南)和安陆(今湖北安陆)为界。请做诸侯,送质子。当他称帝时,他不再是一个附庸。宇文泰派使者宇文庶人到江陵询问情况。梁元帝告诉宇文庶人,梁已经统一了,西魏要把梁、夷、襄阳还给梁朝。宇文又告后,太认为梁、夷既已取得,应进一步规范江汉。萧艺的侄子萧詧进入西魏,请求出兵攻打他。魏公元年(554)九月,命金、宇文护引兵五万,攻打江陵。十一月,破城,梁元帝被处死。魏军从江陵挑选了十多万男女,驱赶到关中,只留下一座空城给萧詧,同时把原来由梁朝控制的永州诸郡恢复为西魏的郡县。就这样,西魏的疆域扩大到了今天的四川和湖北。

西魏公元年(554),秦原被宇文泰废,袁括继位,改称拓跋珪,即西魏公。西魏公元年(554年),鲜卑36国99姓由功勋将领继承。除了部分将领使用鲜卑的复姓外,在太和改制时已改复姓为单姓的,又改复姓了。那些采用了汉族姓氏或原本是汉族姓氏的人被冠以鲜卑姓氏,如李虎慈的小野,李碧慈的何,赵贵慈的等。西魏恭三年(556年)三月,宇文珏被封为太子。四月,拜为将军。十月,宇文泰死了,宇文珏由太师和大冢继位。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开始支持宇文珏,15岁的宇文珏继承父亲的位置,由宇文296护辅佐。十二月,龚伟又下诏,封宇文珏为齐阳周公。

西魏恭帝四年(557年)正月,宇文护在其堂兄宇文护的支持下,迫使西魏皇帝拓跋括退位给宇文珏,宇文珏在禅定中即位为帝,正式称为天王,国号周朝,史称北周,为北周之始。宇文泰被尊为文王,其母元氏郡王为皇后。李飞元胡末(晋安公主,西魏文帝第五女)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