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的历史

赵武灵王、赵惠文王不是名字,是谥号。那些帝王蝶有自己的名字。赵武灵王叫赵勇,赵惠文王叫赵贺。

谥号是一个人死后对他的评价,所以说“死者在动”。它产生于周代(当然谥号的产生现在还有争议,就不细说了)。到了周代,皇帝、王公、贵族都有谥号,并产生了相应的规范,就是“谢法界”。如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齐桓公、晋文公、赵襄子等。

谥号刚出现的时候,都是一个字,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两个字。此后,谥号一直延续了几千年。比如刘邦,谥号叫“高”,就是汉高祖。这是石的字,就像春秋时代的和。和赵武灵王一样,刘秀的谥号是汉光武帝。曹操和谥号“魏武帝”是一个字,而刘备和谥号“汉昭烈”是一个字。

到了唐代,谥号的字数大大增加,变成了七字、九字、十一字甚至二十字。比如唐玄宗,谥号“至圣大孝”,是七个字,是十六个字,嘉靖谥号“帝之道荣英圣宣文广,武之大孝”是十七个字,努尔哈赤谥号是“承天广运圣德奇功李稷仁济吴小瑞段毅秦安弘文”。

为什么这个东西越来越长?没有他,其实就是一个从简单到宏大的过程。谥号最初的作用是评价死者,这也是它的“质”。所以可以分为美与恶,字数也比较简单。但后来,它的评价功能逐渐丧失,变成了一种炫耀和浮夸的工具,字数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