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的历史和文化

剧本《京山楚原》

剧本《荆山楚原之源》讲述了三千多年前,前楚王熊逸与湖北荆山人民,使楚国从弱国成长为“春秋五霸”的故事,具有强烈的历史意义。

该剧描写了鄂西北的一座大荆山,它由南向北东转折,反映了襄阳市保康、南漳的荆山人的生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荆山楚原”成为襄樊的一个文化品牌。

地名的由来

保康,作为一个地名,追溯其起源。清代同治丙寅年东山书院出版的《保康郡新编》一书载:“宋钊太祖当时设保康军,城名由此始。”这里的“军”不是指军队,而是指宋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

当时以“军”为城名的有两种人:一种与州府同级,属“路”;一个是与县同级,属于“州”。

保康原属房县,宋永熙三年(公元986年),周放升任保康军。

清光绪初年,在原南(张苞)与康保(康保)交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祠堂,正对着保康侧的庙门。石额上有“用康保民”四个大字,寓意以保康为县名,意为“保障人民生活娱乐”。

“保康”二字虽是吉祥之词,但保康境内属于房县偏远山区,是省内外难民的避难所。

鉴于房县所辖地域广阔,县令难以治其不可及,遂上奏朝廷,提出分田。

朝廷采纳了其建议,于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年4月)对房县以东的益阳(保南)、修文(鲍贝)二里等地进行了分析,定保康县为驻地,至今已有500年历史。

保康版清明节传说

相传景山有一位秀才,他的父亲为了能让他继续求学,求贤若渴,被树砍死。

秀才安葬完父亲就出去读书了,那天清明节到了,也没在父亲的坟上挂个清明。

一天晚上,书生梦见了父亲,父亲指责书生不孝。

秀才听后,赶紧跪下来给父亲磕头,承认了自己的过错。

第二年清明节前夕,秀才在父亲的坟前放满了清明上河图,以弥补自己的过失。

从此,无论景山的农民有多忙,还是孤身一人的异地学子,总会在清明节前回到家乡,在亲人的坟头上放上一个清明的挂坠。

保康清明节祭祀活动讲究感谢前人,教育后人孝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