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地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高中地理三门必修课主要是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也就是从不同的划分中总结地理空间中的* * *情况。

以下是一个大纲

地理必修3主考点

●地区和区域差异

考点详解

区域的含义

l是指地球表面的一个空间单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数方法划分的。这些空间单元之间的边界是清晰的和过渡的。

区域差异

1,地区间差异明显,采用地区比较法研究;区域存在整体性,用综合分析法研究;

2、区域比较法:

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1,纬度位置;2.陆地和海洋位置;3.相邻关系

气候

1,温度特性;2.降水特征;3.气候类型概述;4.特殊的气候现象。

地带

1,地形单位;2.地形特征;3.主要地形类型;4.特殊的地形和景观。

水文学

1,主要河流水文特征;2.主要湖泊的水文特征;3.其他湿地的水文特征。

植物动物

1,地带性植被;2.典型动物;3.特殊物种。

土地

1,地带性土壤;2.特殊非地带性土壤;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2.资源优势和问题;

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民族和民俗

1,人口规模和密度;2.人口分布;3.国籍。

语言和文化

1,语言类型;2.宗教信仰;3.民俗文化;4.现代代表性文化活动。

生产活动

1,农业(作物、种植制度、农业类型、在世界农业区域分工中的位置、农业区域、农业区位条件);

2.工业(工业部门的构成特点、工业区位条件、工业区及其重要工业城市)

其他的

其他地域特色明显的地理事物。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青藏高寒地区

地形学

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在二、三级台阶上交替分布。

大部分海拔在2000米左右,主要是高原和盆地,位于我国的第二阶梯上。

海拔4000米以上,主要是高原和盆地,位于我国的第一级台阶上。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随季节变化明显。雨热同期,暖湿。

生活在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少,日温差和年温差大。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大,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水文学

河流湖泊众多,大部分由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补给的雨水是主要来源。

大部分是内陆河,湖泊以咸水为主,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的供水形式。

既有流入区,也有流出区,山多湖多。高山冰川已经成为许多河流的源头。

植被、土壤

主要是森林和森林草原,有大量的农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发育土壤。

森林、草原、沙漠、戈壁从东到西依次出现。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

高山草甸、灌木和山谷森林广泛分布在水分条件较好的高山沙漠中。冻土很宽。

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温度随纬度位置的变化是该地区自然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

干湿状况随离海洋的距离而变化,是该地区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垂直地带性是决定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产业转移和跨区域资源配置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本知识和原理

一、跨区域资源配置:

1.背景: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另一方面,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往往与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不匹配。因此,为了适应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供给之间的平衡,需要跨区域配置资源。

结论:资源区域分布不均,供需矛盾是资源跨区域配置的根本原因。

2.方案:主要是工程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如各种工程方案的优劣比较,结合区域地理考察相关内容,影响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等。这部分内容一般不是课程标准的重点。

3.影响:这部分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问题,着重培养学生在现实中探究和评价地理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资源的跨区域配置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需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和区域特点,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的正负影响。

资源跨区域配置既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也要关注对资源配置所涉及的相关地区(项目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对拉动沿线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再比如,北煤南运,会增加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压力,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

归纳法:解决跨区域资源配置问题的一般方法:

结合世界和中国各种能源和资源的分布图,要求学生注意沿线各种能源和资源的分布、交通路线、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重点是这类资源的特点和分布;输出、输入、沿线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线路走向和影响线路选择的主要因素;沿线该资源的供给需求;部署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第二,产业转移

1.概念: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地区的部分企业适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将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地区,从而呈现出产业从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的空间分布的现象。

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营销网络、建厂和设立R&D机构,其中设立R&D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R&D机构,有利于生产开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的生产周期。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环境因素、资源问题等。

相关案例:

(1)二战后,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2)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部和南部转移,主要是因为东北部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这个产业的转移有利于东北环境的改善,但如果不重视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和经济衰退。

(3)近年来,台湾省大量机电、IT企业向大陆转移,主要因素是寻找新市场。

(4)近年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山区和两翼转移。主要因素是实现区域内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当然也有山区和两翼的比较区位优势)。

3.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一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西德,集中发展半导体、通信、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是上世纪六八十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电、汽车等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将自己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重点发展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20世纪80年代,中国抓住了以纺织产品为代表的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完成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20世纪90年代,中国承接了大量的制造业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机电产品成为中国出口的主导产品。

新世纪以来,中国积极承接以IT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也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球IT制造业基地。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快速上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4.目前,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三个特点:

一是越来越多的产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制造业仍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产业。在制造业中,高耗能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从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和税收等方面限制高耗能项目,以减轻其环境压力。此外,在《京都议定书》生效后,这些国家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完成减少温室气体的任务。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产业,服务业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

二是越来越多的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东部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一直占据优势地位。然而,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低的优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投资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外商再投资西部地区,也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第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消化,发展国际经济合作等。

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5.国内产业转移

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下降。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部崛起的推进,部分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投资环境,促进该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出口基地,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产业转移地。

6.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大量传统制造业(服装、纺织、电子元器件等。)被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这种产业转移一方面加速了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珠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上世纪90年代,大量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广东乃至泛珠三角地区欠发达地区转移,而珠三角地区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珠三角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表现为政策支持力度减弱、长三角经济区压力加大、珠三角经济自身缺陷(地理空间有限、资源约束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因此,珠三角地区必须调整和优化承接国际产业的结构,全面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着力优化和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空间,有步骤地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进行产业转移。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广东省及珠三角山区、东西两翼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产业转移迅速成为各级政府和各地企业广泛关注的热点。《意见》主要提出了支持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措施:一是给予用地政策支持。二是对园区外部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支持。三是保障园区电力供应。四是加强对园区企业的就业培训。通过教育扶贫或委托培训、培训等方式。省内和珠三角地区的有关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将为山区和东西两翼培养紧缺专业技能人才。第五,加大对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从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自然方面: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

人文: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

比如河流中上游的特点——河谷狭窄,坡度大,急流多,水力资源丰富。

下游河道特点——河谷宽阔,通航方便。

2.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

◆资源开发:

水力资源的开发——发电、水产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水产养殖、航运等。

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

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农业。

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使用廉价电力)。

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生态(修复)建设:

矿产资源开采:①矿产资源开采导致植被破坏,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

(2)不合理开采造成地面沉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

(3)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废渣、废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环境。

●区域经济发展-农业

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或图形资料,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根据与区域农业发展的关联程度,从光热、降水、水源、地形土壤、人口密度、农产品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等自然条件评价农业区位条件。

2.区域农业布局特征分析:

区域农业布局反映了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和改造,适应是主要因素。农业生产必须适应自然条件,才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否则就会陷入经济效益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

不同的自然因素对农业布局有不同的影响,主要控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地形:从宏观角度(区域图)——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湿地(湖泊、库区等。)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从微观上看(小面积,通常是等高线图)——坡度较大的山区适合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如茶树、果树等。)或平缓地区可发展水平梯田,山盆河谷地区可发展种植业,湿地可发展养殖业。

气候:热——不同的热有其典型的作物品种。水分——不同的干湿状况决定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湿润区——水田,半湿润区——旱地,半干旱干旱区——草地。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能源概述

1.概念:任何能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量。

2.分类:

(1)按地层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能、水电、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热能和核能。

(3)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潮汐能。

(2)根据利用的技术状况:

①常规能源:人类已经使用多年且仍在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生物能等。

(2)近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沼气等;还是过去用的,现在有了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比如风能。

(3)按性质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使用后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生物能、风能等。

(2)不可再生能源:上亿年地质作用形成的,开采后短时间内无法回收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二、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存在的问题:不加选择地开采和滥用矿产资源,造成浪费甚至耗尽矿产资源,废物处理不当,污染环境。2.解决办法:合理开发利用,加强勘探,跨区域部署,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矿区土地复垦。

三。世界能源问题

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区域差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俄罗斯、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为代表。南半球常规能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南非和澳大利亚。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能源的生产大于消费,而发达国家的消费大于生产,这是严重不平衡和不合理的。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以核能为例,美国总发电量最大,法国能源消耗比重最大。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核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行水平显著提高,核电产业基础初步形成。目前有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

世界上能源完全自给自足的国家很少,主要是俄罗斯、加拿大和英国。中东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主要出口西欧、美国和日本,其中绕好望角的海上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由于石油比煤更易运输、更易使用、热值更高,而且基本上是无灰燃料,因此石油是目前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费构成,在未来仍将是主要的能源消费构成。中国现在以煤炭为主,未来仍将以煤炭为主,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因为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采利用方便。但石油储量有限,不仅要用作燃料,还要用作化工原料。

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构成都是以常规能源为主。但对中国来说,除了保持和发挥煤炭的优势外,还应因地制宜地大力开发水资源,发展新能源,通过能源结构多元化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关注中国当前的能源问题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中国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中国不仅需要进口其石油消费量的65,438+0/3以上,而且由于生产发展对电力的过度需求,电力需求缺口很大。为了弥补电力供应的不足,缓解近两年的电力短缺,各地纷纷增加发电机组和发电量,增加了电煤的需求,从而使得煤价不断上涨。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能源和保护资源已成为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一要坚决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二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四,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第五,大力倡导节约能源和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此外,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多渠道扩大中国的能源供应。

说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工业化和城市化

1,城市化的内涵:

从农村人口到城市人口集中和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

2、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1)城市人口数量增加;(2)城市人口比例增加;(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1)农业产值/GDP

(2)农业就业人口/总就业人口

(3)城市人口/总人口> 60%

4、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反作用于工业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5、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⑴一般规律: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已经超越工业化,然后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⑵发达国家:城市化领先于工业化,相互协调发展是合理的。

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产生严重的“城市病”(交通拥堵、住房困难、污染严重等。).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中国珠江三角洲和江苏省为例)

1,存在的问题:

(1)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2)工业发展造成环境问题。

(3)乡镇工业分散发展,造成服务设施效率差、基础设施成本高等问题。

(4)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特大城市较少,难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城市化建设思路:

(1)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2)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提升城市群,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3)适度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重点培育中心镇。

3、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1)调整行政区划,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⑵组团发展城市群,建设都市圈。

(3)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4)保护城市农民的利益,使农村城市化有坚实的基础。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全球定位系统

1.概念:利用卫星网络获取地面某点的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

2.构成:

空间部分:由分布在距地面20200公里的6个轨道平面上的24颗卫星(包括3颗备用卫星)组成。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接收机。

3.特点:提供精确的经纬度和高度,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测量的特点。

4.应用:确定巡检点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

二、遥感技术

1,概念: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

测量、记录和分析电磁波特性的技术。

2.链接:目标-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遥感影像)。

3.特点:检测范围广,数据采集速度快,周期短,适应性强。

4.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预防监测等。

三。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依靠计算机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的系统。

2、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地图,

三维视图、多媒体)。

3.应用:解决与地理事物的分布和位置相关的问题;分析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

潜力;揭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组合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第四,数字地球

1.概念: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再现和再认识,就是遥感技术。

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

的综合应用。

2.基础:全球网络和分布式存储。

3.虚拟现实技术。

4.信息来源:高分辨率卫星图像。

5.应用:使人类拥有一个数字空间实验室,为国家大型工程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为人类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