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古迹

东平景区东平,古称“东原”,历史悠久,古代文物丰富。1977期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四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百佛山石窟造像、北桥墓、梁墓和东平故城。1978期间,全县有一次文物普查,普查了400多处文物。65438至0985年,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5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12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四里山摩崖造像、黎明窝摩崖造像、戴村坝三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2月,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10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狗坝遗址、王村墓葬、柏木山墓葬、东王林(王献墓)、月岩寺、祥龙观、种子阅览室、腊山古建筑群、清真寺、青峰山摩崖造像。1996老县乡文物普查。同年2月,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10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百佛山石窟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02年底,全县已发现500多处重要遗址、墓葬、古建筑、石刻和革命纪念地。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待批2处;10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藏品中有2000多件文物。

一、百佛山石窟造像

位于东平县城西的白佛山阳,有大小不一的造像134尊,分为隋洞、唐洞、洞、宋洞和露天造像五个部分。其中隋洞开凿于七年,洞内主像阿弥陀佛高6.7米,系于束腰莲花座上。螺纹发髻低平,圆脸,大无畏心甘情愿的手印,双领下垂袈裟。这尊阿弥陀佛被专家誉为“中原隋朝第一佛”。左右洞壁上排列着数十个小龛,龛中神像从1-9不等。其中《涅槃图》极具地方特色,为中国唯一,而《十六王子》雕像也为国内罕见。百佛山石窟造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东平老城

位于东平县东平镇苏城村西北,是汉初东平王城遗址。城址总体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300米。城址西北角、东北角、东南角仍有夯土墙。城址遗留有丰富的文物,地表出露的器物有路钉、灰陶豆、瓮、罐、瓦、羽绒瓦片和大陶砖,还有青瓷豆、盘、罐等。近年出土的文物有泥制五铢钱扇、铁制五铢钱扇、虎符、金银器皿和锄头、犁等铁制家具。东平古镇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四里山摩崖造像

这些雕像位于东平县戴庙乡李思山,主要集中在三个巨大的悬崖周围,呈“针”形分布在山顶。大大小小的雕像有一千多尊,600多尊完整清晰。如果按年代划分,东崖上的造像多为北齐、唐宋时期所造,其中最高的是北齐一佛二弟子像。主佛像高9.8米,头戴宝冠,面庞厚实,手印语句,袍带赞带,倚在宽大的平座上。这尊佛像被高度评价为“中原北齐第一佛”。其右下方是宋代嘉祐二年的“三教相连”像,是我国最早的摩崖造像“三教相连”像。西崖多为唐宋时期的摩崖造像,一佛二弟子,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二壮士的组合。其中唐代多为武侯时期的雕像,器身打磨,面部饱满。宋代造像表情丰富,雕刻精美,其中36尊罗汉神态各异,持物各异,栩栩如生。南崖造像风化严重,多为唐宋时期的单体佛像或罗汉像。

雕像龛旁有许多铭文,最长的有500多字,其中武则天创作的有10多字。对考证我国佛像石刻的名称、年代和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四里山摩崖造像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黎明窝摩崖造像

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刘公山中段,东西向呈“工”字形排列,长14米。这里有49尊大大小小的雕像,都是唐朝的雕像。最高的是176 cm,最小的只有10 cm。

这座雕塑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长安年”雕塑,主要由阿弥陀佛三尊佛像组成。都穿着垂坠的双领衣服,瘦而合体,脸型丰满,眉眼细长,上宽下窄,显示出强烈的美感。头灯为双桃形火焰纹并彩绘,内层有七尊佛像。二期的“开元八年”雕像除了形象略逊于一期外,其他特征基本相同。《咸通十四年》第三期,衣纹为粗泥条纹,头如圆球,体胖脸丑,反映了唐代造像衰落的特点。黎明窝摩崖造像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北桥墓

位于东平县老虎镇战英村,是后汉东平王刘沧及其后裔的墓群,又称“王陵山汉群”原墓9座,俗称“九子墓”,均为高大的土堆,自南向北呈八字形分布。其中,最北的1号墓是王献墓。现有密封桩高20余米,直径300余米,夯土层明显。其他2号、4号、8号、9号都有不同程度的封土桩。5号、6号和7号墓在文革中被拆毁。

1958期间,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对三号墓进行了发掘,墓内出土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青铜雕花玉衣,以及大量的金银器皿、青铜铁器、玉杯、陶罐等文物。,都是东汉早期文物的特征。北桥墓群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梁墓

位于东平县老虎镇林良村西部,西邻蚕尾山。是宋代梁官员及其后代的墓群。太平军从宋太宗到道道三年的使臣梁伟忠为遗址而建,“父子状元”梁浩、、和梁葬于此。大部分墓葬在文革中被毁,包括一些宋代的壁画墓,出土了青铜骆驼、铜罐、砚台和墓志。墓区内有梁伟忠、墓碑、梁墓碑和几个大型龙头碑帽。其中,梁的墓碑高6.5米,宽65438±0.5米,厚0.6米,上有斩首座。还有太宰的侍郎白敏,少宰的中书侍郎李邦彦,尚书的宰相赵晔,他写了一篇文章,写了一本书,写了一额。梁墓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戴村坝

位于东平县彭几镇南城子村北温江上,原为明代永乐九年土坝,万历元年改建为石坝,一直保持至今。主坝南北长438米,向东弯曲。分为三段,北为玲珑坝,中为乱石坝,南为滚水坝,三坝一体,滚水坝水平高度最低。坝石采用铁扣腰绑法筑成,增加了坝体的阻力。大坝北面有两座东西向的大坝。一条是斗拱坝,石坝西接北坝头,全长863米。最东边的大坝是“三土坝”,实际上是一个石头坝,旧名,长260多米。这两座大坝都是防洪、泄洪峰和保护主坝的副坝。主坝两端有几处明、清、民国重修的碑文。戴村坝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红顶山摩崖石刻

位于东平县旧县屯村铺村东红顶山西部山谷两侧,清三年北齐河开凿。刻经占地1500多平方米,内容多为一段佛经。比如《文殊般若经》就是从“文殊师利解脱佛言”到“无念无因”的一段,还有七佛、佛、安乐佛等佛名,还有东平和尚安、印度和尚法鸿。其中四字佛名“大天王佛”高9.6米,是我国北朝摩崖石刻最多的经文,堪称“书单之宗”。原刻字1200多字,但由于自然风化,有700多字。红顶山摩崖石刻是拟批准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项羽陵墓楚王霸墓

位于东平县旧县三村村东,当地人称之为“霸王墓”。墓室最初是密封的,高约10米,直径100米。墓前原来的碑文是方形的,几棵柏树在文革中被毁。今墓前留有石碑,约为原碑三分之一,碑文曰:“楚霸王口口声声。”李芹一剑拔弩张,却能以重瞳爬千年。秋风怜行人,也是此草眠点。有两个王墓,一个在河州浯口,武神春,一个在汶阳,过古城看村碑苔,古墓...“此墓记载为楚之首墓,即汉刘邦“与鲁葬于故城(今旧县)王。“楚霸王项羽陵墓,是待核定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狗坝遗址

位于东平县梯门乡沟坝村西的山间梯田上,面积约6300平方米,是商周时期的遗址。文化层厚约0.5-2米。土壤呈灰褐色,地表出露的遗物有带砂的涛哥足和泥灰色陶器粗豆柄、厚壁罐、动物骨骼、贻贝等。一般陶器都有绳纹装饰。南面有一个正方形的灰坑,边长1.5m..狗坝遗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XI。王村墓葬

位于东平县东平镇王村南、北,为汉代土墩封墓。有两个现存的坟墓,汤姆布诺。村南1,土堆高14m,直径40m北村二号墓封土堆高12米,直径60米,土质为灰色淤泥质。两座墓葬均有明显的夯土层,基本保存完好,墓葬结构和随葬品不详。前王村周围有许多汉代土墩墓,它们都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王村墓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穆白山汉集团

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白松山村白希墓山。相传该山周围有100多座汉墓,故该山俗称“百墓山”。其中,近年发现的一座墓葬为全石结构的中型汉画像石墓。墓葬完整,早些年陪葬品已被盗。它南北长近9米,东西宽6米,高3米。墓门朝东,分为前室、后室和左右耳室。后屋外有回廊。画像的内容主要分布在前室和左右耳室。内容包括崇拜图片,音乐和舞蹈图片,丰收图,白虎,方石翔和五铢硬币。采用浅浮雕和平面线雕两种雕刻技法。前室中间的石柱上刻着“此马与马皆食大仓库”四个字。穆白汉墓群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3.东王林(王献墓)

位于东平县梯门乡梯门村西,望山前山坡上。土堆高1.5米,直径6.5米。建于明嘉靖十九年,上刻“光禄大夫饰柱,中皇子、太保兵部尚书献少保康舒义王静珊陵园”碑文。墓前神道上有一对石人、一匹石马、一只石羊和一对石虎,彼此相对,高大,其中国武官石像高近3.5米。还有一个石门广场和一对中国手表。原墓区有石门、林墙、墓碑、柏树,均在文革中被毁。东王林(王献墓)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4.昆山月岩寺(王献墓)

位于东平县银山镇昆山西麓,是一座寺庙建筑。寺庙坐北朝南,大门朝西,占地约3000平方米。寺内有大雄宝殿、藏经阁、左右侧殿和后殿,为双院落。其中大雄宝殿坐北朝南,宽三间,进深7.4米,高8米。它有一个梁提升木结构,休息山式灰色瓦屋顶,和砖雕双龙玩珠和花卉图案的山脊。院内有明代万历七年全石钟楼一座,高4.5米,四角有顶棚,宋代小虚观景塔一座,全石高3.5米,花砖顶棚,造型精美。还有几处摩崖石刻、碑文,是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东源文化”的重要史料。昆山月岩寺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五、祥龙观

位于东平县银山镇腊山半山腰,是一座道观建筑,面积约654.38+0.4万平方米,南临东平湖。这座寺庙建在山上,大门朝西。有玉皇殿、三清殿、天王殿、藏经阁等。,而且南面还有一座南天门楼,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院内有几处明清碑刻,院外有龙吐蕃、仙井等自然奇观。香龙观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六、腊山古建筑群

是一座道教建筑,位于东平县银山镇腊山山北,东临东平湖。建的时候没有检测,明清民国时期修过。有风云寺、玉皇殿、毕夏袁俊殿、虎穴等古建筑,分布在曲折的石阶周围。其中,风云寺内的主要建筑三清宫和秋祖阁为连体建筑,总高7米,宽3间。砌体结构,楼阁,平顶,边带垛口。在北面,有一个由明郑德建造的音乐平台。柱上有对联曰:“声止云作千圣曲,曲翻雪留万民乐。”腊山也是一个风景奇特的旅游胜地。它以奇柏、奇木、幽景著称,被历代名人誉为“小泰山”或“小戴锋”。腊山建筑群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7.清真寺

位于东平县城,是县城回族群众的宗教活动场所。占地约6亩,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明、清、民国、近代都有维修,是鲁西最大的清真寺。寺庙坐西向东,从东向西依次是大门、天井、前堂、后堂、观景台。其中前殿为正殿,灰瓦屋顶,依山而建。五室宽三室深,内部为四梁八柱梁框架结构。左右各有一只耳朵,用木柱支撑,盖着灰瓦。后厅与前厅由天沟相连,五脊护肩屋顶,斗拱结构,造型巧妙。其装饰具有独特的阿拉伯民族风格。清真寺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8.中子的阅览室

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子路村,又名鲁兹寺,始建于宋嘉佑四年,后一直维护至今。占地面积约46000平方米。坐西向东,依山而建,进院,以正门、二门、忠字寺正殿为轴线,左右各有一瓦厅,形成严谨的建筑群。正殿中子庙是一座竖山建筑,三间房宽,灰瓦屋顶,滴水檐。大门上有清光绪年间刘题写的匾额“中子阅览室”。中字读书处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九。青峰山摩崖造像

位于东平县南部青峰山西谷北侧。佛教悬崖雕像。有两组雕像。第一组靠近山顶,呈扇形分布,为宋代塑像。中间是一尊佛像和两个弟子。佛像高1.5米。系在须弥座上,两耳垂肩,高髻。它穿着齐肩袈裟,手无所畏惧,愿意封印。左右崖上有九罗汉,共十八罗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第二组雕像,在第一组下方60米处,为三代佛像,均高近2米。他们挂在须弥山上,袈裟下垂,双领,脸型凸起,圆圆胖胖的,很丑。这三个雕像都比较晚。青峰山摩崖造像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无盐古镇、许昌古镇、郾城古镇、后羿古镇、遂城遗址、杨古驿古镇、朱樵遗址、丁屋遗址、屯村铺遗址、旧县三村遗址、樊村墓葬、石马墓葬、一丹土葬墓、交道口墓葬、赵桥墓葬、焦村墓葬、虞寺墓葬。龙山石窟、玉寺石刻、长山石刻、黄石摩崖石刻、尧陵寺石刻、华岩洞石窟、灵泉寺石刻、双塔山石刻、界山泉石刻、清泉寺石刻、周城石刻、观音寺石刻、东平公冉子寺石刻、莱山石刻、尧陵寺、永济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