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花聚于顶,五魂在元”?道教内丹是怎么修炼的?
在一些武侠小说中,常用“三花聚于顶”来形容一个人的武功之高。比如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三花聚顶”是全真教最厉害的掌法,丘处机就用这个掌法击退了一个千手侠——屠彭连虎。此外,在神话电影《哪吒。魔童降临人间”,太乙真人为了救哪吒和敖丙,导致自己的“三花”被打散,失落了几百年。那么“三朵花聚在顶端”既然这么厉害是什么意思呢?
“三花聚于顶,五气在元”是道家内丹修炼的一个术语。众所周知,道教作为一个地方教派,自东汉张道陵石天正式创立以来,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随着道教的发展和融合,道教最终形成了以斋福祐实践为主的正统学派和以丹道实践为主的全真学派。炼丹的做法分为内丹和外丹,外丹也叫仙丹,是在人体外燃烧药物而成。古代道士甚至皇帝都热衷于炼制外用药。《神农四经》中记载:“服药可延年益寿,促人成神,行上下,服万灵……”石天始祖张道陵在龙虎山炼制九天仙丹,药王孙思邈撰写《太清仙丹经要》、《淮南王刘庵太* * *《炼云母方》等经典。内丹则以人体为炉鼎,以人的精、气、神为药,使三者混为一大丹。
所以在内丹的修行中,“神与灵”是最重要的三个因素,“精”是生命的根本,是最根本的功能。《养生录》说:“道以精为宝,施之则生人,守之则生人。生则求在仙位,生则退。”“气”是人体活动的基本元素,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神”是人类活动的主宰,关系到生命的存亡。金丹四百字说:“精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精气神的道理合而为一,达到一处,故称“三花聚于顶”。所以“三花”指的是人体的精、气、神。因为道教遵循“法门不传刘二”的原则,所以《内丹》里的名家会用抽象的方式写一些古书,以防天机泄露。“三花”之花其实是“花”,表达的是人类精神的光辉。
另外,“三花”的内在含义是“三阳”。如《钟繇传道集》中记载,记载全真祖师钟离权对传道:“金液归丹炼金沙,五气临元,三阳聚顶,是炼气成神,而不只是练形而活于世。”金液归丹之术,为修仙之法。为了怕泄露秘密,在后面写了“以真仙之法藏天地不期之机,而忘了文字、图像的玄妙目的,无妙理可问可答。”“三花聚顶”的“顶”是鼎,指人头顶上的百会穴,又称泥枕宫。经过“炼气、炼气、炼灵、化虚”三个境界,体内的精气最终合二为一,到达一处,达到无我的境界。
五气五代中的五气是指体内的心、肝、肾、肺、脾之气。《金丹四百字序》中有这样一句话:“目不见则魂在肝,耳不闻则肾,舌无声则心在目,鼻不香则魂在肺,四肢不动则脾,故名。”道教认为,普通人的五气分散在五行所属的部位,无法合二为一。人的五脏本来是由五帝守护的:青、红、黄、白、黑。“狄青受制于甲、乙、木德三气,赤帝受制于丙二气,白蒂受制于庚欣金德四气,黑帝受制于桂仁水德一气,黄帝受制于无极图德五气。”五气与元会是金德四气与水德一气的汇合,木德三气与火德二气也是五。中央自有五旗,“三五”会,四旗会和,五旗会元在顶,体现了一种内丹修炼的高境界。
道教认为,达到“三花聚于顶,五气在元”的境界后,便可成仙。道教创始人钟离权认为修仙可分为五种神仙,即神仙、地仙、神仙和鬼仙。“仙人,厌倦了与俗世仙人同生共死,努力学习,连接关节,引铅添汞,炼其金。玉液归丹,炼而成气,五气迎元,三阳聚顶。得意忘形,胎儿成仙。阴精阳精,身外有身。精致而不朽,非凡而神圣。拒俗归三山,乃神仙也。”“神仙”是二等神仙,是修行者超脱俗世神仙,超凡圣洁,成就阳神无体可独活的象征。他们脱离世俗,升上三山仙人。炼成“三花聚于顶,五气对元”的境界,便可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