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帝抛弃了扫罗而选择了大卫?
(扫罗)[问[神];问[上帝]]
1.本杰明;耶利(又名亚伯)的子孙,通过尼珥和基士所生的子孙(代上1。8: 29-33;9:35-39;见Abbey 1);上帝为以色列选择了第一个国王。(1山姆9: 15,16;10: 1)扫罗家很有钱,比其他以色列人都帅,高一个头,身体强壮,体格健壮,动作敏捷。(1山姆9: 1,2;扫罗的妻子名叫亚希暖。扫罗至少生了七个儿子,就是约拿单、伊施维、玛吉舒亚、亚比拿达、伊施巴力、亚们尼、米非波设,还有两个女儿(米拉和米甲)。押尼珥似乎是扫罗的叔叔(见押尼珥),也是以色列军队的总司令。(14: 49, 50;撒下2:8;21:8;8: 33)
扫罗年轻的时候,正是以色列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以色列人饱受非利士人的压迫,无力自卫。(1山姆9:16;亚扪人的王拿辖来攻击他们。旧约--撒上第撒母耳记下第12章(本篇共有12章)6:1撒母耳虽然忠于职守,为以色列人断案,他的两个儿子却收受贿赂,颠倒是非。(撒上8: 1-3)因为以色列人以人的角度看事情,忘记了耶和华有能力保护他们,所以以色列人的长老去见撒母耳,求他立一个王治理他们。(撒上8: 4,5)
膏立为王后,主引导局势发展,要求撒母耳膏立扫罗为王。扫罗的父亲丢了几头驴,所以他派扫罗去寻找。索尔到处都找不到,正准备回家。服务员说附近的城市里住着一位“上帝的使者”,并提出向此人求助。因此,扫罗有机会见到撒母耳。(撒上9: 3-19)当扫罗第一次和撒母耳说话的时候,他所说的话显示出他是一个谦卑的人。(撒上9: 20,21)撒母耳和扫罗一起吃了祭肉之后,继续和他说话。第二天早晨,撒母耳膏立扫罗为王。为了证明神与扫罗同在,撒母耳预言会发生三件事。那一天,接连发生了三件事。(1山姆9: 22-10: 16)
后来,撒母耳在米斯巴抽签选了扫罗为王。(sa 10: 21,22;[和合]扫罗害羞,藏在行李中,不想见人。找到他后,撒母耳把他介绍给人们,人们齐声喊道:“国王万岁!”扫罗和几个勇士回到基比亚。有些没出息的人看不起扫罗,说他坏话,他却一句话也不说。(sa 10: 17-27)
在早期胜利后约一个月(据流传于马赛丽的希腊文版《七十子与死海古卷4 q sama》11:1),亚扪人的王拿辖率领军队攻打基列的雅比,要求雅比投降。(见拿辖1)有人将这事告诉扫罗,神的灵立刻在扫罗身上工作。他很快聚集了33万人,带领他们打败了亚扪人。这大大巩固了扫罗的国王地位,人民甚至要求把诽谤扫罗的人处死。但扫罗知道胜利其实是耶和华所赐,所以他不同意惩罚那些反对他的人。后来,人民在吉甲重新立扫罗为王。(sa 11:1-15)
于是扫罗采取行动,要摆脱非利士人对以色列人的统治。他挑选了3000名以色列人,自己率领2000人,剩下的1000人由他的儿子约拿单率领。约拿单似乎是受了父亲的命令,“去杀迦巴非利士人的驻军”。非利士人不愿意被打败,聚集大军,在密抹安营。(sa 13:3.5)
这时,扫罗已经从米莫撤退到约旦河谷的吉甲。他在那里等了撒母耳七天,但撒母耳没有在预定的日期到来。扫罗害怕他还没来得及向上帝求助,敌人就已经进攻了;他也担心再拖下去,人民会离他而去,于是擅自献上了全烧的祭品。撒母耳赶到后,斥责扫罗犯罪,“做了蠢事”。耶和华通过他的代表撒母耳,明确命令扫罗等候撒母耳献祭,但扫罗逾越了他的傲慢,违抗命令,先献祭,犯了大罪。(见撒上一10: 8)因此,扫罗的国不会长久。(sa 13: 1-14)
有一次,以色列和非利士人打仗,扫罗宣布,谁在打败敌人之前吃东西,谁就要受到诅咒。这个鲁莽的誓言导致了不幸的后果。以色列人筋疲力尽。虽然打败了非利士人,但是战果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大。因为他们非常饥饿,所以在宰杀牲畜后并不放血,甚至带血吃肉,这违反了不吃血的神圣法律。乔纳森吃了一点蜂蜜,没有听到他的父亲发誓。扫罗想杀他,但人民救了他,因为他为以色列而战,并且得胜。(sa 14: 1-45)
被上帝唾弃的扫罗,在位期间多次与非利士人作战,也与摩押、亚扪、以东、亚玛力等外族作战。(撒上14: 47,48,52)扫罗在攻打亚玛力人的时候,又一次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救了敌人的上等牛羊,没有处死他们的王亚甲。撒母耳问扫罗为什么不听耶和华的话,但扫罗声称自己是无辜的,并把责任推到百姓身上。撒母耳必须向扫罗指出,他的罪行非常严重,因此,耶和华会拒绝他,不立他作以色列的王。直到那时,扫罗才承认他犯了一个错误,因为他害怕百姓。扫罗恳求撒母耳和他同去,好使他在长老和以色列人面前得荣耀。撒母耳同意和他一起去,亲自处死亚甲。此后,撒母耳和扫罗分道扬镳,再也没有见过面。(sa 15: 1-35)
这件事发生后,神派撒母耳膏立大卫为以色列未来的王。耶和华的灵离开扫罗。从此“有恶灵从主[主]而来扰乱他”(鲁译)。自从主收回扫罗的圣灵后,一个「恶灵」操纵了扫罗,夺去他内心的平静,使他不安和迷惑。扫罗不顺服主,说明他在内心和思想上有不良倾向;神的灵不再保护他,也不再约束他。由于耶和华让“恶灵”取代了自己的位置,使扫罗感到不安和不安,所以这“恶灵”可以说是来自耶和华,扫罗的仆人也称之为“来自神的恶灵”。扫罗听从了他仆人的建议,召大卫到宫中作乐师。每当他被“邪灵”困扰,变得焦躁不安,头脑混乱时,大卫就为他演奏音乐,以平复他激动的心情。(sa 16:14-23;17:15)
与大卫的关系非利士人大规模入侵,威胁着以色列的安全。他们在以拉平原这边扎营,扫罗王的军队在平原那边扎营。四十天来,每天早晚,歌利亚都从非利士人的营盘里出来打仗,要求以色列军队派一个人来和他打仗。扫罗王许诺,如果任何一个以色列人能杀死歌利亚,他将得到丰厚的奖赏,并可以娶他的女儿。另外,这个人的父亲家庭也可以“免税”。(见撒上8: 11-17)大卫带着他父亲的食物和给指挥官(可能是大卫哥哥的老板)的礼物来到营地。他问别人杀死歌利亚会得到什么奖励,这似乎表明他有兴趣接受腓力斯巨人的挑战。结果他得以见到扫罗,后来又杀了歌利亚。(sa 17: 1-58)
在与大卫交恶后,扫罗派大卫带领他的军队去打仗。结果,大卫受到称赞,甚至超过了扫罗王。扫罗开始怀疑大卫,嫉妒他,恨他。有一次,大卫弹琴的时候,扫罗开始胡言乱语,言行变得像先知一样。这并不是说他开始预言了,而是他表现出了一种不寻常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类似于先知即将预言或者正在预言的情况。在这种不寻常的状态下,扫罗两次向大卫投掷长矛,试图将他刺死。扫罗没能把大卫钉在墙上,所以他同意让他的女儿米甲嫁给大卫,但要求他交出100个非利士人的包皮作为嫁妆。扫罗的本意是要大卫死在非利士人手中。但扫罗的阴谋失败了,因为大卫交的不是一百个,而是二百个非利士人的包皮,成功娶了扫罗的女儿。此后,扫罗更加惧怕大卫,对他恨之入骨。扫罗就告诉他儿子约拿单和众臣仆说,他要杀大卫。约拿单为大卫求情,扫罗答应不杀大卫。然而,在扫罗第三次向大卫投掷长矛后,大卫不得不逃命。扫罗甚至派人去监视大卫的家,并命令第二天早上把他杀死。(sa 18:1-19:11)
当夜,大卫从窗户逃走,来到拉玛找撒母耳。他和撒母耳在拉玛的拿约住了一些时候。后来,这消息传到扫罗耳中,他就派人去捉拿大卫。但到了他们那里,却一反常态,“言行变得像先知。”似乎神的灵作用在他们身上,使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任务。扫罗又打发两个人去,他们也遭遇了同样的事。于是扫罗自己往拉玛去,他也被神的灵控制了。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以便大卫有足够的时间逃跑。(sa 19:12-20:1;见“先知如何被任命和启发”下的先知的文章)
因为扫罗是被神膏立的,大卫不会取他的命。扫罗多次试图杀死大卫,但都失败了。约拿单又为大卫说话,扫罗却甚发怒,拿起枪向约拿单扔去,要杀他的儿子。(撒上20: 1-33)从那时候起,扫罗就毫不留情地追赶大卫。他知道大祭司亚希米勒帮助了大卫,就下令杀了亚希米勒和他所有的祭司。(撒上22: 6-19)后来有人告诉扫罗说,大卫住在犹大的基拉城,他打算攻打这城,但因大卫逃跑及时,就放弃了。扫罗追赶大卫,在旷野寻找他。后来因为非利士人进攻,他被迫回去打仗,大卫才有机会休整,逃到恩革底的旷野。之后大卫有两次杀死扫罗的机会,但他不想伸手伤害耶和华所膏立的王。第二次扫罗得知大卫对他很仁慈,他甚至答应不再伤害大卫,但他的承诺并不真诚,因为他继续追捕大卫,直到他得知大卫逃到了非利士人的城市迦特。(1山姆23:10-24:22;26:1-27:1,4)
在向通灵者求助大约一两年后(撒上29: 3),非利士人来攻击扫罗。因为扫罗得不到主的灵和指引,他的思想处于不健全的状态,他求助于灵媒,尽管他知道这是死罪。(Lev。20: 6)扫罗改了身,去见隐多的一个通灵的人,请她把已经死了的撒母耳带上来。根据通灵者给出的描述,索尔认为她看到的人是塞缪尔。然而,我们应该记住,因为上帝没有回应扫罗的询问,所以很明显,上帝不会用一种在法律上被定为死罪的方法来指引他。(Lev。20: 27)因此,通灵者所说的一定是来自一个邪灵。扫罗听到的话没有给他任何安慰,反而让他充满了恐惧。(撒上28:4-25;参见《灵媒》
扫罗死后,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打仗。扫罗在基利波山受了重伤,他的三个儿子也死了。扫罗求替他拿兵器的护卫长杀他,护卫长不敢,扫罗就伏在刀上自杀了。(Sam 31: 1-7)大约过了三天,一个年轻的亚玛力人来见大卫,夸口说他杀死了受伤的扫罗王。他显然撒了谎,想向大卫索要报酬。大卫照这人所说的杀了他,因为他以为他杀了耶和华所膏立的王。(1: 1-15)
非利士人将扫罗和他三个儿子的尸首挂在伯坦的城墙上。基列雅比人的勇士将尸首从城墙上取下来,用火焚烧,将骸骨葬埋。(sa 31: 8-13)
扫罗试图毁灭基遍人,结果欠下了自己和家族的血债。几年后,在大卫统治期间,他将扫罗的七个后裔交给基遍处决,从而抵消了血债。(21: 1-9)
2.小亚细亚的主要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