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变化中的构成

最近总是下雨,总是阴沉沉的,心情也是闷闷的。今天我爸爸家,他看着窗外,感慨地说,那年就是这样下雨的。于是,他的话匣子打开了。

他说,1985年,怀中揣着300元钱,只身一人从家乡来到深圳这个新开发的渔村,开始了他在异国他乡的奋斗故事。

有人感慨地说:“每个闯入深圳的人,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是啊!深圳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历,独特的品味。他们把事业绑在这片土地上,把命运绑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离开故土,离开亲人,来到男孩彼岸的新城市,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爸爸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很快就花了300块钱。本来想回老家算了,就去旅游一趟。然而,他说,他并不信服,他觉得在这样一次旅行后这样回去是可耻的。最后,我在停车场找到一份工作,开出租车。深圳毗邻香港,而且当时有很多香港商人来深圳寻找商机,所以坐得起出租车的大部分都是香港人,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晚上,所以我父亲的工作时间特别长,经常是从早上到半夜。爸爸还说,当时他们住宿很困难。一月份,为了节约用水,他们只在洗车的停车场用冷水洗澡。就这样,他慢慢熬过来了。一年后,父亲带着我和有深圳户口的母亲。那时候我三岁。

可能那些日子太深刻了,我还依稀记得。我和妈妈来到了深圳。我们一家三口住在一个铁皮房里,单间,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只有十几米远的空走廊,我妈给我们做饭,当然还有洗澡。三四岁的时候,我经常坐在小红盆里给自己洗澡。我妈妈在做饭。虽然地方小,但我的童年很快乐,充满乐趣。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家有一台18寸的彩电。每天下班,吃完饭,一些工友陆续把自己的小板凳搬到我家。大家围在一起看电视,好不热闹。即使没有什么好看的,他们都盯着发光的电视屏幕,仿佛这是他们辛苦一天后唯一的乐趣。

我经常想,深圳现在这么繁华,很难想象当初的落后和贫穷。现在很少看到铁房子,也很少看到人拿着小板凳看电视。今天的深圳,不得不说,靠的是那些不顾困难坚持到最后的先行者。这样看来,父亲应该算是其中一员了。

自从我们来到深圳已经二十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我一点一滴地看着深圳的建设。我记得它是深圳最高的建筑,国茂也是创造深圳速度的象征。我妈妈偶尔会带我去国茂的免税商场,我会兴奋一整天。在我当时的孩子眼里,那里很美,有其他地方没有的自动扶梯,顶楼的旋转餐厅永远是我渴望去的地方。在高餐厅,边吃边看深圳风景,惬意!

目前深圳的消费水平高于其他地方,也是25年发展起来的。以公共汽车票价为例。从小学开始,我就一直坐公交车上学。我有印象,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票价是20美分,一二年级只有10美分左右。然后很快就变成了三毛钱,然后是五毛钱;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涨到七毛钱。那时候分段收费还不普遍,公交车上就卖票了。我现在可以用IC卡坐公交,但当时用的是月票。让我们在公共汽车站一次付10元左右。办张卡贴张照片,就可以坐相关公交,不管坐多少次。

爸爸因为家里穷,读完高中就不读书了。正因为如此,爸爸一直当司机。在深圳期间,他换了几家公司。直到1995年,我们才有了自己的套房。十年后,现在想想真的很不容易。

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

二十五年,一个初生的婴儿成长为深圳朝气蓬勃的青年!二十五年,我是如何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二十五年来,深圳走上了一条阔步迈向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今天,25岁的深圳被历史的潮流赋予了新的起点。

深圳是一片热土,很多年轻人都渴望在这片热土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希望能在这里立足、扎根。在这里,他们洒下汗水和鲜血,展示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我的一个表妹,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认可了深圳这个城市和地方,放弃了分配到老家的正式教师岗位来到深圳,最后找到了一份代课老师的工作。虽然还是代课老师,但她无怨无悔。她迈出了实现目标的第一步,留在了深圳。只有留下来,她才有机会成功。

一个城市的故事就是所有市民的故事。随着城市一天天的成长进步,这里的人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与这座城市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梦想、创业、成长、快乐、成功、挫折...25年来,深圳演绎了无数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像一个个小浪花,一个个小音符,汇成了这座城市25年不可阻挡的洪流,形成了这座城市25年波澜壮阔的乐章。

翻阅深圳人的故事,就像翻阅深圳25年的历史。

让我们记住深圳的历史,记住我们奋斗的足迹!

让我们一起想象深圳的未来,想象我们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