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的历史

湘阴历史悠久。根据近年出土文物的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探险。至夏世代居住着三苗部落。周朝时,王分封为诸侯,湘阴属楚国。文王将洛子国遗民移至响水以南,郡为洛子国。秦始皇废封而去郡县,改洛子国为罗县,隶长沙县。西汉高祖刘邦迁衡山王为长沙王,吴改长沙为国。东汉建武七年,恢复长沙郡。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郡,罗都是它的领地。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刘备跑到荆州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罗郡归刘。刘备和孙权以响水为界分荆州后,罗郡归孙,仍划归长沙郡。到了晋代,隶属关系还没有改变。南朝宋二年(474),襄州刺史为安置坝下(在本县苇田埝州中部)流民,设新县,名湘阴,属长沙内史。南朝梁元年(502),县城迁至黄花城(今濠河口镇黄花岭)。隋开帝九年(589),湘阴入岳阳县,县城迁至长乐古城(今汨罗市长乐镇)。开帝十一年(591),岳阳县改为湘阴县,县治移至春秋都城洛子县,秦时移至洛县,管辖古罗城(今屈原行政区马头草)。唐武德八年(625),罗先入湘阴。此时县域辽阔,土地车辙。如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唐中宗神龙三年(707),由于地域太广,难以治理。于是分析湘阴县东部位于昌江县(今平江县),属越州。同年,湘阴县迁至江城(汨罗市船山坪镇长弓村)。五代以后,周三年(953),县治迁至(今汨罗市穿山坪镇)。宋太宗淳化四年(993),湘阴改潭州(今长沙)。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县城迁至瓦岁滩,即现在的县城(文兴镇)。元成宗元稹统治时期,湘阴升为州,属潭州道,文宗时改为田林道。明洪武二年(1369),江州成郡,属长沙府。清朝仍属长沙府。民国初年,湘阴直属于湖南省管辖。26年(1937)末,湖南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29年(1940),湘阴为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湘阴属长沙社,湘潭社1952,岳阳社1964。1966年,因县域广,人口多,湘阴县东部划出5个区,建汨罗县(后改为市)。1983年2月,湘阴与浏阳、宁乡县一起划归长沙市管辖。见“中国长沙-长沙市政府门户”,不过当时湘阴县划归岳阳区。-1986,岳阳市与汨罗土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