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中国的起源是什么?
大约在中国佛教的公历时代,佛教开始从印度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传播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时间、方式、地域、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中国佛教形成了汉传佛教(汉学系)、藏传佛教(藏语系)、云南藏传佛教(巴利语系)三大流派。汉代的佛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翻译、讲学和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流派和宗派。并传播到朝鲜、日本和越南。历史佛教何时传入中国汉代,学术界尚无定论。中国古代史籍中有记载,秦始皇时期,包括萨摩亚家族和方莉在内的18人前往中国。据《善解法度·毗婆沙》记载,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聚会后,大德玛哈勒被送弃法界。把大决战送到雪山边境国家。达摩阿育王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西藏多罗那塔命名的时候,僧人擅长在支那传教。南宣佛教史书上说他最后一次送智那。这些传教活动因为没有翻译的遗物而代代相传,无法确认。张骞在汉建元二年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39 ~ 126)出使西域期间,曾在夏季看到从胡贩运来的蜀布和琼竹签,说明当时中印之间已经有了民间交流,可能是佛教传入了汉。汉武帝还开辟了海上通道,与印度东海岸的黄之等地建立了联系。近年来考古发现,东汉四川彭山墓葬中有佛像,江苏连云港孔王山佛教摩崖造像初步确认属东汉。永平八年(65),东汉明帝给楚上谕“拜浮屠仁寺,三月与神立誓”,可见当时已有佛教传入。经典的引进据说始于汉代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当时王岳的特使一村向博士弟子卢静口述了佛经,但佛经的原因已经丢失。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派使者出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一直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端。这种说法是否是历史事实,在现代颇有争议。因为当时西域战乱,交通断绝,直到永平十六年才开通。所以只能推断,佛教是在公历时代前后开始传入汉族地区的。传播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向彭城(徐州)等地扩散。当时有人认为佛教是一种长生不老的神功,于是桓帝把黄帝、老子、佛一起拜,“念诵黄老的妙语,拜佛塔仁心殿”,把萨满奉为方士。三国时期继承汉室后,天竺居安思危的佛教高僧坦伽罗、坦迪、康僧铠等先后来到魏都洛阳翻译经书。智钱钱桑惠等人到武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弘法。芷倩得到孙权的礼遇,当上了大夫。并为僧团建寺塔。谭克甲罗、谭棣擅长法律,翻译了摩诃和尚的戒书《和尚要谨慎》。主张僧人要遵守佛教制度,受戒律约束,这是汉代佛教的开端。檀帝还翻译了一卷《白马寺坛武德噶玛》。此外,康僧铠还翻译了《鱼枷长老问经》、《无量寿经》等四本书。吴的经学翻译始于武昌,盛于建业。支谦专门翻译经典,翻译的经典涵盖的学科和规律非常广泛,118的88卷,69的51卷。康桑辉译《六度集》等9卷。当时的经典翻译和倍增是同步进行的。小乘经典强调禅,讲究养神养心(“养心”);大乘强调般若。这一阶段的佛经翻译和教义的宣传研究,为魏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此外,这一时期的寺塔建筑和佛像也有各自的尺度,但现存的很少。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等皇帝都信奉佛教。梁武帝信佛,自称“三宝奴”。他为寺庙奉献了四次生命,被国家赎回。他设立了大量的寺庙和辽朝,亲自讲学,举行盛大的斋戒。梁朝有寺庙2846座,僧尼82700多人。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有700多座大型寺庙,僧尼信徒数以万计。虽然北魏太祖和北周武帝时期北朝禁止佛教,但总体来说,历代皇帝都是支持佛教的。北魏时期,文成帝在大同发掘了云冈石窟。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纪念母亲,开始修建龙门石窟。北魏末年,流传的佛经有415卷,1919卷。当时大约有3万座寺庙,大约有200万名僧尼。北齐僧尼管辖的僧尼有400多万人,寺庙有4万多座。南北朝时期,大批外国僧人来华弘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秋莫、秋那巴德拉、珍珍、菩提六指、莲娜莫提等。中国也有一批信众去了印度学习。比如,著名的法显、智蒙、宋云、盛辉等去北印度旅游,带回了大量的佛经。隋唐时期佛教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从思想上和经济上为隋唐时期中国特色佛教宗派的建立创造了条件。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后,下令在五岳渡假村修建寺庙,并恢复了北周禁佛时毁坏的寺庙佛像。大兴善寺是执行佛教政策的国家寺庙,建立在首都大兴城(汉代长安城东南)。仁寿年间(601 ~ 604),在全国各地修建了11佛塔,广泛设置翻译场所,使中外翻译家和著名僧人能够翻译和诠释佛教经典。遵循文帝保护佛教的政策,杨迪在扬州建立了著名的慧日道场,作为传播佛教的据点,并继续发展前代的翻译,佛教兴盛起来。仁寿年间,全国有重要寺院3792座,僧人23万人,46部藏写的经书328616卷,修复旧经书3853件,修建旧造像1508940尊。唐朝是中国佛教的全盛时期。唐朝皇帝虽然自称是道教始祖老子的后代,尊崇道教,但实际上采取的是道佛并行的政策。唐太宗在清剿割据、平定暴乱时,得到了僧侣和士兵的帮助。赵霞即位后,在全国各地的“兵戎相见之地”建立寺庙,并在慈恩寺设立译经院,邀请国内外著名僧人翻译、宣传经书,培养了大批高僧、学者。高宗继位后,在帝都和各州设立官庙,为国家安泰祈福;武则天甚至令各州设立大云寺。唐朝末年,佛教僧侣受到礼遇和奖励。非空僧曾在玄宗、肃宗、代宗任职,出入宫门封护国公;默哀后,代宗弃庭三日,以示哀悼。在唐代,中国有许多著名的高僧,他们对佛教的解释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前代,从而为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教派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佛教信仰深入民间,创造了俗语、杂文等通俗文学形式。他在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唐朝有大批外国僧人、学者来华传教、译经,中国也有不少僧人(如玄奘、易经)不辞辛苦到印度留学。中国佛教宗派开始向朝鲜、日本、越南和大礼堂(今印度尼西亚)传播,加强了中国与外州其他国家的宗教、文化和商业联系。但在会昌五年(845),由于社会、经济等原因,发生了大规模的禁佛。武宗下令没收寺庙土地和财产,毁坏佛寺和佛像,消灭萨满,还僧尼。据唐记载,当时被拆毁的寺院有4600多座,赵体、兰若等佛教建筑被没收40000多座,260500名僧尼被迫回归世俗生活。佛教受到了重创。隋唐时期佛教的蓬勃发展,促成了大乘教派的建立。重要的是志毅创立的天台宗;吉藏创立的三个学派;玄奘和窥基创立的法香宗;道宣、法立、怀素创立的法学有三大流派,即南山、项部、东塔。净土宗,北魏檀峦所创,隋随道教,唐代善导所融;弘仁弟子沈绣和慧能分别创立了禅宗,包括北宗和南宗。中唐以后,禅宗先后出现了庐阳、林佶、曹东、云门、法眼五大流派。法藏创立的华严宗;密宗佛教由印度僧侣须菩提、金刚乘、不空和慧果创立。这些教派创立后,随着隋唐时期中国对外交流的发展,很快就传播到了海外。宋初北宋时期,朝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剑龙元年(960年),普渡僧人8000人,后派157人赴印度求法,并令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从益州(今四川成都)刻制《大藏经》。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普渡僧人17万人,五年设立译经院,恢复了自唐元和六年(811)以来中断了170年的佛经翻译工作。与此同时,西域和古印度的僧人带着经书来中国的络绎不绝,净土宗(1034 ~ 1037)初达80余人。翻译经典的规模超过唐代,但成就不及唐代。禅宗尤其是林佶和云门最为兴盛,其次是天台、华严、律宗和净土。由于各教派相互融合,提供了“教(天台、华严)的一致性”和“纯禅的一致性”,所以华严禅、念佛禅等广为流行。此外,天台宗分为山甲教和山外宗,而民间的佛教协会尤为兴盛,影响很大。天禧五年(1021),天下僧尼近46万人,寺庙近4万座,是北宋佛教发展的高峰。惠宗期间(1101 ~ 1125),由于朝廷信奉道教,曾下令佛道教合并,改寺为道观,佛教一度受到打击。南宋太平,江南佛教虽然还保持着一定的盛况,但由于官方对佛教发展的限制,除了禅、经,其他流派都已没落,远非昔日。禅宗不站在文字上,不强调经学,所以在会昌禁佛和五代兵变时受影响较小。净土宗强调念阿弥陀佛的名字简单易行,而北宁之后,禅僧又回到了净土,所以一直延续到近代,一直流行。宋代理学一方面吸收了佛教、禅宗的思想,从而丰富了儒家经典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对佛教进行了批判和排斥。欧阳修是最著名的佛教放生者,但欧阳修的放生思想遭到了高僧宋祁、宋代宰相张商英、李纲和刘觅的反对。张商英在《护法论》一书中创立了三教和谐论,认为孔子的道和佛教的知心见性、菩提至上之道,与儒家治疗皮肤病、道家治疗血管疾病、佛教治疗骨髓疾病并无不同,三教并不违背初衷。刘觅的三教公平理论也发挥了同样的主旨。元明清统治者提倡藏传佛教,但在汉代也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禅宗、法家等佛教继续传播发展。寺院众多,僧尼21.3万人。中央和地方都设立了严格的僧官制度对其进行监督,并颁布了《百泰清规修订》,印制了著名的普宁寺版大藏经。明朝万历年间以后,出现了莫宏、真科、德清、徐志四位大学者,进一步发展了禅宗、宗教、法学理论,融汇儒、释、道于一身,因此受到文人和百姓的欢迎,使佛教更具中国特色。清朝初期,皇室崇拜藏传佛教,对汉传佛教采取限制政策。到了康熙,禁令稍有放松,清末隐居深山的僧人纷纷回京,让日渐衰落的佛教呈现出一段时间的活跃气氛。雍正虽然重视藏传佛教,但主张儒、释、道三家不同用,同体并用,并行不悖,以提供佛教各派的融合。他亲自制作了《辨魔录》和《御选语录》,规定不分宗派异同,一律念佛,对近代佛教产生了重要影响。乾隆时期《龙藏》的出版和《汉满蒙藏四体组合及大藏经全咒》的编辑,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清末以来,杨和欧阳在日本和西欧佛学的推动下,创办了刻经所、佛学院和佛学会,开辟了佛学义理研究的新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家,如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等,都受到佛教的影响。佛教思想曾是谭嗣同创立仁学体系的思想来源之一。此外,夏越、精进、袁颖、太虚、弘毅等一批著名僧人也纷纷起来从事振兴佛教的工作,给佛教带来了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