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夫子庙国子监——在古韵中探寻历史遗迹。

如果去帝都,逛地坛公园,自然会去附近的景点感受皇家建筑的风格和历史魅力,而夫子庙国子监博物馆是必不可少的行程。从地坛公园步行约700米,即可到达雍和宫。整条雍和宫街都是皇家遗迹和胡同。因为早年参观过故宫和颐和园,所以对皇宫没那么感兴趣。更何况现在的永和宫是一座欣欣向荣的佛寺。25元的门票虽然不贵,但我不想烧香拜佛,只是看了门前的介绍就走了。

我在百度地图上定位了附近的景点,对孔庙国子监博物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雍和宫出来,过马路,沿着国子监街走大约300-400米,就到了夫子庙。夫子庙毗邻国子监,西有国子监,采用“左庙学,右庙学”的古代制度。抬头看了看以前老师前面的孔庙,看到参观时间还剩两个小时,就买了票去参观。门票30元,夫子庙和国子监合二为一。从夫子庙原主人处进入景区后,参观完夫子庙可以直接参观国子监。

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始建于元代,符合古代“左庙右学”的制度,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两组建筑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沿中轴线左右对称而建,形成一个完整的、宏伟壮丽的古建筑群。

细碎的脚步走在红墙黄瓦的建筑里,皇家园林的气势迎面而来。看那古树,雕柱削壁,画的精致。跟着导游,听听历史悠久的孔庙。红门石阶入寺,有序进院。整个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桥台上,中间御石上的高浮雕海龙图案栩栩如生。大成前廊两侧有10个石鼓,每个石鼓的鼓面上都刻有一首古代狩猎诗。在大成前,鲜花簇拥着孔子的白色石雕,孔子是几代人的典范,看起来非常和平。

进入大成门就是夫子庙的核心建筑,大成殿。据说每次举行祭祀孔子的仪式,钟鼓齐鸣,乐舞放平,仪式凝重。正殿内外,清代从康熙到宣彤的九位皇帝的御匾高悬,都是皇帝亲笔书写的对孔子的四字赞歌,是国家珍贵的文物。这说明,这些曾经有过历史的皇帝,是尊重孔子的。

绕过大成殿,后院是神龛,是一个独立的院落,但因为在筹备展览,所以关闭了。顺着导游的讲解,我一个人逛了一圈夫子庙,又回头看了看。前院东侧有碑亭、神厨、省祭亭、井亭。西面有碑亭,斋戒之所,朝拜之门,与国子监相通。两侧有、明、邀三代进士题写的198块碑文,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在大城门外,有乾隆石鼓和与之相关的两块清代石碑。中院主要建筑有东西部和13御碑亭;后院崇圣寺成为一个独立的院落,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北京夫子庙古建筑群。站在大城门的亭子上回望夫子庙,对整个建筑有了清晰的认识。游览乾隆石经十三经,190块手工雕刻的石碑矗立在展厅内,蔚为壮观。

参观完夫子庙,跟着导游进了国子监。建筑风格与孔庙相似。指南介绍,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建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又称“太学”、“国学”。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明代在永乐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扩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加了一组名为“碧涌”的皇家建筑,形成了现在的条例。国子监整个建筑坐北朝南,是一个有三个入口的庭院。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2号门)、玻璃牌坊、碧雍殿、义伦殿、静宜阁。国子监内的主体建筑历经700多年仍保存完好,是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最高学府遗址。国子监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内涵深厚。

我习惯于从头到尾从右到左参观这些建筑。所以,从集贤门开始,想到它是一所古老而至高无上的学府,我就忍不住赞叹。从国子监大门进入,最引人注目和独特的是玻璃牌坊,它矗立在主楼前,似乎为里面的建筑设置了一道天然屏障,无形中增加了一些神秘感。进入琉璃牌楼,可以看到国子监的主体建筑——碧雍殿。白玉围栏环绕,玉水相隔,碧涌堂多了几分灵动。

参观完碧涌堂,来到了义伦堂。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青铜铸造的孔子雕像,它永远矗立在大殿前。义伦堂是学校图书馆。红门紧闭,不可能发现,只好作罢。许多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崇拜孔子。据说他们会向以前的老师要一个好的开始,有一天他们会成为第一名。

旅游,欣赏自然风光,可以感叹山川之美,天地之辽阔。看历史建筑,能在古韵中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底蕴。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红墙里演绎了多少跌宕起伏。此时我所看到的风景,已经穿过了很多人的眼睛,进入了漫长的梦境。我曾经遇见过,在历史的瞬间或一千年的触摸中。这组建筑,真实的存在,古韵中的余香,多少奇异的脚印重叠在亭子里,堆积成我们历史的遗迹。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