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大帆船的发展历程
1565年4月,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同年6月,大帆船“圣巴布洛”号被派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开辟了连接亚洲和美洲的太平洋航线。此后,两地之间的大帆船贸易日益频繁。每年6月,大帆船乘西南季风从马尼拉向北航行,到达北纬45 ~ 42°海域,沿北太平洋黑潮向东行驶,最终到达阿卡普尔科,行程10000多海里,历时6个月左右(回程为顺着洋流直接航行,历时3个月左右)。
西班牙商人的“Manilagalleon”号将明朝货物从福建粤港运往墨西哥、秘鲁、巴拿马和智利。马尼拉大帆船抵达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后,在那里举办了盛大的集市。明朝的生丝和丝绸很受欢迎,卖得很好。据说它的巨大影响使当地的丝绸业趋于衰落。1600年,西班牙殖民当局限制了当地养蚕户,切断了当地丝绸的供应,明丝的不断进口为墨西哥工厂提供了原料。1637年,墨西哥一家以中国生丝为原料的丝织厂,有14000名工人,可见中国生丝到达墨西哥的数量是多么巨大。这条水路东起墨西哥西海岸的阿卡普尔科,西至菲律宾的马尼拉,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这艘大帆船由从中国聘请的西班牙工匠在马尼拉建造,载重约300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盖伦贸易从1565开始,到1815结束,每两年一个往返。实际上,这种贸易是用美国的金银来换取亚洲,尤其是中国的产品。大帆船将亚洲的货物运送到墨西哥,然后这些亚洲特产从阿卡普尔科用大船运到其他地方,部分货物甚至被转运到危地马拉、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和阿根廷。回程时,这些帆船被运回墨西哥生产银元、银锭、可可籽、羊毛和其他当地产品。因为亚洲产品价廉物美,西班牙产品一度在美国被排挤。为了保护西班牙的商业,国王菲利普二世在1593下令限制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规定每年到墨西哥的大帆船不得超过两艘,每艘载重量为300吨。因此,马尼拉的大帆船贸易进入了持续两个世纪的商业限制期。18世纪下半叶,西班牙经济萧条,被迫开放马尼拉港,大帆船贸易日渐衰落。1813 10,西班牙王室下令废除大帆船贸易。持续了250多年的大帆船贸易促进了太平洋两岸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通过贸易,美国的玉米、烟草、花生和西红柿等农作物被引入中国和亚洲。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的工艺美术,对美国文化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