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背景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从65438年到0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越来越强。当时,日本正在经历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工业革命达到高潮,急需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作为岛国,日本本身资源匮乏,市场小。再加上国内封建残余势力强大,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
因此,1887年,日本总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的“清征服战略”,逐渐演变为以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第一步,攻占台湾省,第二步,吞并朝鲜,第三步,进军满洲,第四步,消灭中国,第五步,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八胜一宇宙”。甲午战争中的甲午战争是日本“大陆政策”前两步的重要环节。因为自身的实力和资源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所以实施了以战养战的策略来达到目的。
清朝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晚清,正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上与欧美并驾齐驱,于是出现了清朝“同治复兴”的景象。清朝于1888年正式成立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就连欧美列强也放慢了侵略的步伐。但是清朝没有像强兵那样改变国体,所以所谓的“中兴”没能让中国走上富国之路。此时的清朝政治十分腐败,百姓生活贫困,官场各派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强弱悬殊,纪律松弛。
19年底,东亚,一个是初露端倪的旧帝国,一个是正在迸发的现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日无法避免一战。
欧美
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帝国主义,日本的侵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试图利用日本牵制俄罗斯在远东的势力;德法也支持日本侵华,以便借日本侵华之机攫取新的利益。俄罗斯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野心很大,但还没准备好,所以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大国的默许或纵容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战前冲突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已久,准备充分。早在1867年,明治天皇牧仁即位之初,就在《诏书》中宣称要“探万里之浪,宣国威于四方”,并有意向海外扩张。1871年,中日签订了近代第一个条约《中日和解规则》,第一段就说:“后来大清国与日本越来越和睦,与世界有了无限的不同。即两个国家所属的州和领地也要以礼相待,不能稍有侵犯就获得永久的安全。”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然而,日本并没有遵守这一条约,而是开始积极向中国扩张。1872年,日军开始入侵中国的附属国琉球,并准备以琉球为跳板进攻台湾省。1874年期间,琉球漂泊者被台湾省高山族杀害。日本以琉球是日本的附庸国为借口,利用清官之糊进攻台湾省岛,这是近代历史上日本对中国的第一次武装侵略。但当时日本和中国实力相差很大,日军输了。在美英的“调停”下,日本向清朝勒索白银50万两,并迫使清廷承认日本侵占台湾是“保民之义”(即间接承认琉球人是日本公民),才从台湾省撤军。后来由于清廷的软弱,日本于1879年完全吞并了琉球王国,改为冲绳县。
随后,日军开始入侵中国的另一个附属国——朝鲜。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开朝鲜大门,迫使朝鲜政府签订《江华条约》,获得领事裁判权等一系列特权。条约第一条宣称“朝鲜为自治国家,与日本享有同等权利”,公然排斥朝鲜的宗主国清朝,充分暴露了日本独霸朝鲜的野心。1882年,朝鲜中午发生兵变,中日同时出兵朝鲜。虽然清军在此次事件中压制了日军,但日本仍然在《吉屋条约》中如愿获得了在朝鲜的出兵和驻军权。1884年,日本帮助朝鲜华凯党发动沈嘉政变,企图驱逐中国在朝鲜的势力。袁世凯率清军击败日军,镇压政变。但日本人还是利用了清廷的昏庸,与清朝订立了天津会议专条,规定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军,两国出兵朝鲜时互相通报。《吉屋条约》赋予日本以保护公使馆为由出兵朝鲜的权利,《天津会议特别条款》赋予日本在朝鲜与中国共同行动的权利。这两个条约为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铺平了道路。
两国的军备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19的七八十年代中日冲突期间,中国一直在硬实力上占据优势,但在朝鲜沈嘉政变十年后,情况悄然发生了变化。这段时间日本一直在关注中国,日本军界重要人物山县有朋指出“邻国的士兵越强大,这个国家的士兵就越不可或缺”。所以从1890开始,日本用国家财政收入的60%发展海军和陆军。从1893年开始,明治天皇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款30万,再从文武百官的薪水中抽取十分之一来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涨,志在赶超中国,准备打一场“赌民族运气”的战争。1890年,2000吨以上的北洋水师军舰有7艘,总吨位27000多吨;而日本海军只有5艘2000吨以上的战舰,总吨位约为17000吨。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从1885开始的十年扩张计划。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拥有6.3万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军队,其中包括6个野战师和1近卫。战前,日本海军拥有战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万吨,超过北洋海军。乐善堂、杨轩社等日本间谍组织和人员也潜入中国,加紧对中国各方面的情报收集和渗透。
这一时期的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初见成效,开始轻敌。在与西方国家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认为西方人“对我国人民不好”,只是想在贸易中占点便宜,所以更加放松了军备意识。北洋水师自1888年正式成立以来,没有增加过任何舰艇,船龄逐渐老化。与日本新增加的战舰相比,火力弱,射速慢,速度慢。当时北洋水师有25艘舰艇,4000名官兵。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口、阿哈瓦、旅顺基地相继建成。而清朝的军事改革基本停留在改进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有80余万人,但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懈怠,战斗力低下。1891年后,北洋水师甚至停止购买枪支弹药。这是因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为了准备1894年的60大寿,用这些费用修建了颐和园,以“养老”。中日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与明治天皇形成鲜明对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中国失败的命运。
甲午战争开始时,清军总兵力达96万,而日军总兵力为24万,清军与日军之比达到4:1。但清军前线战场的实际参战兵力主要是淮军,只有10多万人(据说最多有20万人),实际参战兵力可能还不如日军(1.7万人)。
对失败的原因缺乏远见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资本输出意义重大,这必然导致更加激烈的殖民地争夺。列宁分析说:帝国主义列强“除了周期性地重新划分已分裂的世界之外,对于半独立国家的争夺也必然会变得特别紧张。”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地大物博,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眼中的一块肥肉。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未停止过。但在1884的中法战争之后,因为列强之间的忙碌争斗,相对平静了大约10年。清政府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当人们为西方列强的“友好”而欢欣鼓舞时,东方的一个邻国却虎视眈眈。
日本65438+1960年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与封建武士道精神相结合,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
侵略并打败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1855年,日本维新派政治家吉田松阴就主张:“军舰大炮一旦稍加充实,就容易开虾米洋人...告诉琉球,让它成为朝圣地;指责朝鲜,让其进贡;割满华南之地,取台湾省、吕宋诸岛,占全中国,来印度。”吉田的思想对后来成为日本政治家的伊藤博文(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参议院议长)等弟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维新之初,日本就制定了大陆政策。1887年,日本总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军征服总计划》,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准备。攻击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省和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了侵略战争,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日本几十年来一贯执行上述国策,做好了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前后实施了八次“扩军备案”。甲午战争前的几年,年均军费高达365438+总收入的0%。1887年,皇帝下令从皇家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贴。这笔钱虽然不是很多,但表达了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势必对整个国家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果然,在皇帝的感召下,全国各地的富人纷纷捐钱,一年有654.38+0多万元。这不仅增加了军费,也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士气。日本在扩充军队的同时,向中国和朝鲜派遣了大量间谍,并在甲午战争前,绘制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渤海在内的每一座山头、每一条道路的详细地图。日本就像一台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一直不停运转。一旦时机成熟,它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相比之下,中国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非常不足,对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性和警惕性。
当时清朝的一些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沈葆桢、台湾巡抚刘铭传等,看到了“日本人不可轻视”,但朝廷和大部分政治家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小国”、“对日本人不感兴趣”的阶段。在日本全力扩军、战争危险临近的关键时刻,清朝放松国防建设,以财政短缺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停止购买军舰,从1891停止拨付海军装备弹药经费。
战略原因
在挑起这场战争之前,日本的战时大本营制定了海军和陆军统筹考虑的“总作战方针”。其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直隶平原与清军展开决战,打败清军,压迫清朝屈服。人们认为,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海军作战的结果。为此提出了两个作战方案:一是派一支陆军部队进入朝鲜牵制清军;海军正在寻找机会与中国海军主力决战,迅速夺取黄海制海权。后来的战斗,取决于海军的胜败:如果海军胜利,掌握了黄海制海权,陆军登陆渤海湾,进行直隶平原决战;如果海上决战胜负不分,舰队将控制朝鲜海峡,协助主力部队占领整个朝鲜;如果舰队决战失败,制海权归中国,陆军主力实施本土防御,海军守卫本土海岸。并努力实现第一种情况为基本战略方针。
另一方面,中国在战前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由于统治集团对主战、主战、主战意见不一,相互掣肘,事先没有形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没有统筹规划的战略指导。他先是寄希望于俄、英等国的“调停”,后又在陆海早已开打的情况下仓促宣战,并命令北洋大臣李鸿章“严令各路人马,速速剿之”,“日舰驶入沿江沿海各港口时,迎头痛击,一网打尽”。其实就是守海攻陆的作战方针。在战略规划上,日本已经领先了。
就海战而言,掌握制海权在现代战争中非常重要。所谓海权,简单来说就是一方可以在某个海域自由航行,而另一方不能自由航行。能否掌握制海权,取决于海军的实力和正确的战略。甲午战争中的制海权主要是指黄海。黄海与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个半岛的海上交通相连,因此黄海的制海权非常重要。
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朝鲜和中国一边,日军隔海作战,补给线很长,必须海运。虽然中国是在内线作战,但是扰乱和切断敌人的海上交通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措施。因此,不仅要集中海军主力,寻找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必要时决战以牵制敌海军。当时也是有实力和可能的。如果战略正确,指挥得当,应该可以取得一定的胜利,取得很大的战果。
设备劣势
在双方争夺制海权的黄海海战中,清军以劣势兵力迎战日军(清军3000吨以上战船2艘,3000吨以下战船10艘,日军3000吨以上战船8艘,3000吨以下战船4艘)。而且由于军舰制造的技术条件,北洋军舰的有效射击距离不到3000米,而装备新型测距仪的日本军舰吉野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5000米。日军还装备了新型速射炮。
在北洋舰的设计中,由于火炮威力不足,也强调舰首对敌,依靠撞角打击敌舰,火炮的布置也以充分发挥正面火力对敌为主。但是,弓对敌人的横阵不利于机动。此外,北洋水师的舰艇比较老旧,配备的蒸汽机不足,保养不善,所以舰队的平均航速只有10.2节,而日本舰队的主力舰艇比较新,使用方便机动的纵队更适合火力,速度也更快,所以日本舰队的机动性在实战中比北洋水师更强。北洋水师陷入了打不过又走不掉的窘境。在实战中被一个个打败。海战中,北洋水师击沉的致远舰、靖远舰、朝永舰、扬威舰几乎全部被日军第一游击队击沉或重创,日军第一游击队由吉野舰、苏朗舰、秋金洲舰等四艘射速高、航速快的新型快舰组成。
党派斗争
清廷内部
晚清时期,以光绪皇帝的恩师翁同龢为首的清派与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
当时李鸿章虽然有宰相的头衔,但当时的清政府没有宰相,皇帝之下的最高机构是兵部。李鸿章虚名宰相,但只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他的长期居住地是天津和保定,没有皇帝的召见是不允许进京的。
清派是晚清政坛上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以主管军部和国子监的户部尚书翁同龢为首,又称御党,实力雄厚。兵部领主对翁同龢十分敬重,光绪皇帝甚至说“凡事必求翁同龢,尤当及早倚重”。
早在对日宣战之前,当时由国子监编修的帝国党重要成员张謇就向翁同龢建议,将李鸿章调到威海前线,由湖南部尚书接任李鸿章为直隶总督,“以分淮部制之,以制之。”出于对李鸿章和淮军的怀疑,将湘军北移以分化淮军,从而巩固都城,防止内部变动,成为帝党的一贯观点,抑淮崇湘成为帝党的一贯主张。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前期淮军孤军奋战全部日军的怪现象,李鸿章对此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作为翁同龢的门生,光绪皇帝深受其思想影响,并以刘清官员的意见为依据。光绪皇帝认为李鸿章在对日作战中胆小怕事,过于谨慎。于是在1894,16年7月,光绪皇帝向沈洪章颁布了一道敕令,要把北洋所有的军队都送上前线,做好战斗准备。“将布置入侵的一切事宜...如果你犹豫,拖延,拖延战斗机,但部长在问。”
从朝鲜战场到丰田海战,淮军和北洋水师赢少输多,引来清廷清派的一波骂潮,斥责淮军朝鲜统帅叶志超和北洋水师提督丁,称之为“残丁败叶”;并再次指责李鸿章“贪生怕死”。但讽刺的是,1894年8月23日,清派听说渤海出现了一艘日本船,立刻慌了。光绪皇帝下令:“北洋关是大沽的门户,所有海军船只都要在此巡逻,严防死守,不要让一船(日舰)闯入。如有任何危险,丁将严惩不贷!”当时还在渤海外围巡逻的北洋水师被锁定在渤海湾。
为了打击北洋军事集团,帝国党的清派官员不惜通过夸大事实甚至造谣中伤的方式来打击李鸿章及其下属的北洋将领。
八月初九(1894年9月8日),江南道御史张奏陈北洋种种可疑之举,其中指出“李鸿章之子李在海上冲突已发生后,在上海由候补道售予日本,但李鸿章订购平煤三万块,因战事兴旺,张哲夫特别指出,李曾经做过倭国使,他离尽快宫还是很近的。他曾认明治天皇的女儿为义女,并提出要聘她为儿媳妇。在日本开了一家资本800万的洋行,当时的天津海关路盛宣怀也插了股,依然照常交易;前后对比,似乎仇人之罪不假。”
为了攻击李鸿章,连李鸿章之子李让自己的儿子做日本人“许”的故事,都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就连皇党领袖翁同龢看了这份奏折后也评价说:“语言绝奇。”
当然,这份奏折传播出去后,把李鸿章塑造成“日本间谍”的效果非常明显。至于李鸿章的儿子是否以如此离奇的方式成为“日本徐”,当时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这种毫无根据的恶意攻击的目的呢?
甲午战争期间,清派为了限制李鸿章的权利,请来光绪皇帝,将与李鸿章不和的李秉恒调任山东巡抚。辽宁人李秉恒与翁同龢是密友,同属于清朝官员。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处处遭到反对,各种奇葩借口不派援军,以至于刘公岛成为孤岛,最后在惨烈的抵抗后沦陷。